03.06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記憶:鹹菜就粥

湖北農村出來的人,想必都吃過榨菜吧。曾經物質貧乏的年代,家家艱辛,那時的農村,榨菜吃的時間最長,製作方法簡單,是家家戶戶必備的食材。農戶院子的粗瓷大缸,大罈子,這些醃榨菜必備器具,應該算是解決家中溫飽的固定資產了。

如今生活富裕,四季鮮蔬,異域瓜果,應有盡有......但我也還是會常常想起榨菜炒肉的味道,那種榨菜鹹香味,彷彿是一種記憶。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年到中年,記憶裡中清淡歡愉,必定少不了家鄉榨菜的味道。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醃榨菜:時間的魔法

榨菜,膨大的根部能製成四季可食的美味。鮮榨菜頭現炒或燉煮,也是美味,但因為有股苦澀味,許多人吃不習慣。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家裡種的榨菜大豐收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去除榨菜葉和榨菜根鬚,圓鼓鼓的鮮菜頭露出可愛的笑臉。

醃製的榨菜,需要多道工序,經歷了鹽水浸泡,陽光照曬,老壇發酵,在鹽和陽光以及微生物的作用下,榨菜原本濃重的辛辣味減弱,變得微辣鹹香。

如今,在宜昌農村,我們醃榨菜還是用最傳統的做法,讓鮮榨菜在鹽水中發酵,將生榨菜的苦澀味醃得五味俱全。醃製榨菜方法簡單,易於操作,一口大缸,一口老壇,一堆榨菜再加些鹽,就齊活了。下面看看我們家的榨菜變成美食的過程吧:

第一天:修整

將鮮榨菜去除較老的葉子和根鬚,晾上一天。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為了充分醃製,菜頭根部需要切個十字花刀

第二天:醃製,入缸

將榨菜再逐一灑上鹽揉制,待鹽分搓勻,將它們一個個堆放在大缸裡,直至缸裡堆滿了榨菜,再用大石頭壓上。用石頭”壓榨“出水分,這或許是榨菜名稱的由來吧。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榨菜用鹽醃漬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大石頭也是醃榨菜必備工具

第三至五天:“壓榨”。

一兩天後,在大石頭的作用下,鮮榨菜的汁水壓榨出來,原本堆得滿滿當當的一大缸榨菜,似乎已經少了四分之一。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榨菜水份逐漸壓出

第六天:沖洗,晾曬

當水分充份滲出,就要開始製作醃榨菜的重要一步:晾曬。

晾曬榨菜必須趕在有好天氣的日子,將鹽水泡過的榨菜從大缸取出,用清水沖洗乾淨後,放置於竹床上,晾曬三五天。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湖北雨水多,要趁著晴天,趕緊晾曬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剛醃漬的榨菜,新鮮翠綠

第十天:食用

在陽光的作用下,榨菜漸漸由鮮綠轉成了土黃色,此時的榨菜已經可以食用了。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陽光讓翠綠的榨菜變成了土黃色

十天後:入壇

為了讓榨菜更長時間保存,同時獲得更佳豐富的口感,晾曬好的榨菜必須及時入壇保存。

榨菜入壇後,用乾淨稻草封口,倒置於裝水的盤子中。只要保持水不幹,榨菜就一直處於密封狀態。

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壇裡的榨菜先經酒精發酵,後經乳酸發酵,產生特殊酸味與香味,所以農村的老人們都知道,買榨菜一定要買頭年醃製的,因為經過在壇中的發酵,榨菜會越陳越香。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乾淨稻草封口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倒壇:農村常見的鹹菜醃製方法

吃法:百搭配菜

榨菜醃製後肉色金黃,清香爽脆,味甘香淡。榨菜醃製後的特殊風味使它成為最百搭的配菜,其食用方法也多種多樣。

榨菜炒臘肉是宜昌農村最常見的下飯菜。其做法是將榨菜切片或切絲,清水浸泡20-30分鐘,再與臘肉、青蒜同炒,少量鹽調味,即可出鍋。

榨菜巧妙地化解了豬肉的肥膩,臘肉肥而不膩,榨菜脆韌辛香,再加上青蒜配合,幾種食材交匯,鮮香四溢,三兩碗白米飯下肚,也不一定覺得飽。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一盤榨菜炒臘肉,極下飯的農家小菜

除了炒臘肉,榨菜也可以燉魚,做成湯酸魚鮮的酸菜魚,都是宜昌人最愛的家常美味。

當然,即使沒有任何搭檔,將其切成小粒直接食用,同樣是飯桌上最提神的小菜,夏季佐粥尤為適宜。

幸福:最是清粥小菜

願有人與你共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

這句出自清代文學家沈復《浮生六記》的名句,總讓我想起最平淡無奇的家鄉鹹榨菜。

雪沫乳花,蓼茸蒿筍,一碗清粥小菜......就著清粥小菜一碗,咀嚼一片脆韌鹹香的榨菜,這滋味,不是幸福,又是什麼?

願每一個日子,都有人問你粥可溫,而粥邊,又正好有一盤彌散著家鄉味道的鹹香榨菜......


人間至味是清歡,又聞家鄉榨菜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