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校對:朱溥儀

二十年前,互聯網還不像現在這樣。

谷歌還是Alta Vista和Lycos的新對手。蘋果電腦看上去像是夾心糖果,我們需要撥號「上網衝浪」,用CD裝軟件。

1998年的電影世界也有點不太一樣:票房被末日電影和亞當·桑德勒統治;哈維·韋恩斯坦還是個奧斯卡贏家;「復仇者」還是拉爾夫·費因斯和烏瑪·瑟曼演的糟糕復古間諜喜劇。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復仇者》(1998)

也恰逢這時,Senh Duong創立了爛番茄——業界稱為RT——這個網站改變了電影世界內外,儘管沒人清楚它帶來的改變是好是壞。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Duong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彙編影評——這仍驅動著爛番茄。

他受到自己對成龍和李連杰電影喜愛的啟發,甚至願意搜索整個網絡來尋找對他們的評論。為啥不把它們放到一起呢?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Senh Duong(右)

Duong說,他那時候已經有一個全職工作了。「爛番茄是每天傍晚我才會做的副業。」他僅用兩週就獨自設計並且編寫了整個網站。「那很費勁。每一頁都是用HTML親手碼出來的。每一篇影評都是手動蒐集、閱讀並且引用的。」

爛番茄採用了類似於lastminute.com和Expedia比較票價的方式,它集合的影評實則非常有用,尤其在於它將所有的評論都精確到了一個唯一的、便捷的百分比分數。

它還將這一分數再次細化成一個番茄的圖片。就像Siskel和Ebert能給出「贊」或「踩」,或像德爾蒙食品公司裡的員工品嚐一口菠蘿然後說「行」或「不行」一樣,爛番茄的「爛番茄影評人」們可以將電影分成「新鮮」或「腐爛」。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如果至少有60%的影評是正面的,電影就會被評為「新鮮」,由一個熟透的紅番茄代表。少於60%的影片就會被評為「腐爛」,由一灘綠色的油彩表示。超過75%的正面評價會帶給電影一個「合格」的圖標,像是優質蔬菜上的標籤。(如果你想知道的話,1998年的《復仇者》新鮮度是5%。)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如今,電影的成敗取決於這個虛擬番茄的成熟度。爛番茄成為了唯一一個集結一切的網站。

爛番茄影評人不僅出現在爛番茄網站上,還出現在一些類似AMC電影和Fandango這種票務網站上,後者在2006年收購了爛番茄。它出現在谷歌搜索上、iTunes上、SoundCloud上、推特上、聊天室裡,(要是評分為「新鮮」的話)還會出現在電影公司的市場宣傳活動中。

如果一部影片得到了「100%新鮮」的評分,比如最近的《帕丁頓熊2》還有之前格蕾塔·葛韋格的《伯德小姐》,那可是個大新聞。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爛番茄的統治和顯著地位讓它成為了傳奇——儘管不一定總是好事。

例如在《伯德小姐》得到了100%評分之後,一位影評人決定往上扔一灘爛番茄,倒不是因為他討厭這部電影,而是因為別人都太喜歡它了。「我不得不考慮是該給《伯德小姐》一個新鮮還是腐爛的評分,因為人們給了它一個完美的分數,冠以它有史以來在爛番茄上評分最高的名號,」科爾·史密西發推寫道。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伯德小姐》(2017)

換句話說,當它開始影響影評人的評價時,爛番茄這種中立的態度就會受到質疑。

最近,爛番茄評分裡的潛在的手段也呈現出了陰險的另外一面。

這個月早些時候,臉書宣佈他們關閉了一個名為「打倒迪士尼續集和它的粉絲」小組的頁面,這個小組準備對《黑豹》展開一系列評分攻擊。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除了影評人評分之外,爛番茄還給每部電影設立了一個「觀眾評分」,它由註冊用戶評出,以一桶爆米花代表:滿滿的紅色爆米花桶代表評價正面;綠色翻倒的爆米花代表評價負面。

反黑豹小組企圖用負面評價襲擊網站,以拉低這部電影的觀眾評分。它宣稱自己製作了機器人來創造虛假的用戶賬號。它還稱,它以DC的名義進行此舉,DC是出品《黑豹》的漫威的競爭對手。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黑豹》(2018)

但極右派的動機可能仍然存在,因為同一個小組之前還劍指《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也是迪士尼家的),為了它們所謂的「社會正義勇士思想」。

爛番茄否認攻擊取得了成功,但目前《最後的絕地武士》爛番茄評分是91%(算是影評人中的高評價了),但它的觀眾評分只有48%(公眾們的噓聲很高)。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這種差距是來源於極右派的機器人,還是確實因為觀眾們分歧明顯?

不管怎樣,這也無關緊要:《最後的絕地武士》是目前歷史上總票房第九高的電影。《黑豹》也可能成為破十億美元的電影。(譯者注:文章寫就的時候黑豹的票房還沒有破10億美元,現在已經破12億美元,成了北美票房最高的超級英雄電影了。)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2017)

但當電影撲街時,電影公司會賴到爛番茄頭上。

去年夏天,好萊塢不得不因為他們巨大的失敗,而求爛番茄饒過他們。例如《海灘遊俠》(爛番茄評分:18%)、《新木乃伊》(爛番茄評分:16%)、《亞瑟王:鬥獸爭霸》(爛番茄評分29%)還有《加勒比海盜5》(爛番茄評分30%)。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集合影評的網站在慢慢減緩爆米花電影的商業潛力,」Deadline網站如此抱怨道。導演布萊特·拉特納稱爛番茄為「我們如今電影文化中最壞的東西」。或許他是被華納兄弟的大片《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刺激到了,影片由拉特納的公司合作出品,只得到了27%的糟糕評分。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這樣的狀況在2017年的續集《正義聯盟》達到高潮。對於華納兄弟來說,這部電影是件大事:預算約3億美元的超級英雄集結電影。因此,當正義聯盟的爛番茄評分並未在網站如約出現、影評人評論紛紛被禁的時候,人們都十分驚訝和疑惑。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正義聯盟》(2017)

儘管當這些評論出現在其他網站、電影已經在影院點映時,爛番茄《正義聯盟》的網頁上仍然是空空如也。反而,有藉口稱《正義聯盟》的評分將在爛番茄的新網絡節目「See It Or Skip It」上公佈,節目中主持人將會在公佈影評人評分前一週對電影展開「內容交流」。

對於《正義聯盟》來說,43%的分數毫無疑問是糟糕的。當它出現在網站上時,分數又降到了40%。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有些人感受到了其中的陰謀,因為華納兄弟擁有爛番茄總公司Fandango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環球影業擁有另外的70%)。

而爛番茄卻否認了是華納兄弟作出這一決定的指控:「這完全是我們自己的決定,正如其它的新聞組織一樣,」它表示,「我們放在網站上的內容不受任何外部影響。」如果電影公司確實想要秘密地掩蓋負面新聞,是不會奏效的。這一事件最終給《正義聯盟》、華納兄弟和爛番茄都帶來了負面的宣傳影響。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正義聯盟》(2017)

Duong在2007年放下了爛番茄,轉而從事其他的數碼媒體項目。「在我開始的時候,」他回憶,「我只考慮到了它的積極影響——它或許對於影迷真的有很大幫助。

對於電影公司:它們可以利用爛番茄影評人來宣傳它們的好電影。我壓根沒有想過這會對那些評價較低的電影產生怎樣的影響。」他提到,華納兄弟從未抱怨過《神奇女俠》92%的評分,它還在自己的宣傳裡用過這一評分。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儘管電影公司經常能找到一些狡猾的方式來控制爛番茄的信息,或若是必要的話,來阻止它傳播信息。它們可以在電影正式上映之前把它放映給樂於接受的觀眾——或許是在擠滿了影迷的電影節,或是放給精挑細選出的有同情心的影評人——來提前得到一個還不錯的影評人評分,指望這能定下打分的基調。

在臨近發行日期之前,鉅製大片都不歡迎影評人,或者說會禁止他們評論。有時候(當公司知道自己的作品真的很爛的時候),他們完全不給影評人看片。因此,直到最後一分鐘才會出現爛番茄的評分。

比如說,去年夏天,直到《表情奇幻冒險》上映前幾小時,索尼才解除該片在美國的評論禁令。影評人給這部電影的評分僅有6%,但它在美國依舊收穫了不錯的開畫週末票房,高達2450萬美元。閤家歡電影通常受爛番茄的影響較小,畢竟:很少有家長會因為評分而勸阻滿是期待的六歲小孩。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表情奇幻冒險》(2017)

爛番茄真的能夠成就或毀掉一部電影嗎?

它當然有影響,伊森·提特門說道,他是好萊塢市場調查公司國家調查組(NRG)的高級副總裁。根據NRG的年度調查,常去看電影的觀眾中有50%的人經常會在買票之前查看爛番茄。

82%的人「更願意」看爛番茄上評分高的電影,而三分之二的人會受到低分影響。除此之外,提特門補充道,「它的影響越來越大,範圍越來越廣。早些時候,它還只是玩轉網絡的人才會用的,但是在過去兩年裡,它對45歲以上的觀眾的影響翻了一番。」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另外,南加大的娛樂科技中心還做了一項研究,他們分析了2017年前150部電影的票房成績和爛番茄評分,發現兩者幾乎沒有關係——也就是說,一般來講,爛番茄不會對電影造成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除了《最後的絕地武士》等電影以外,該項研究還發現影評人的評分和觀眾的評分緊密相關,這意味著當電影很爛的時候,大家的意見是差不多的。「當好萊塢的老闆們抱怨爛番茄評分的時候,」研究人員總結說,「他們真正抱怨的是觀眾的品味,因為大家的品味基本都差不多。」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2017)

《綜藝》的執行編輯史蒂芬·蓋多斯對公司的抱怨嗤之以鼻:「這完全就是遷怒於傳話的人,」他說。「如果爛番茄反映了觀眾對某部電影的共同看法,然後這部電影又恨爛,其票房表現自然會不好,那爛番茄做了什麼罪惡的或糟糕的事情嗎?」

蓋多斯還指出,公司現在依賴的電影少了,而且喜歡製作更大的電影,每一部電影在製作和營銷上的花費動輒五億美元。此外,一部電影開畫週末的票房通常是總票房的三分之一。「所以,你能想象開畫週末不被爛番茄低分毀掉的壓力有多麼的大。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賭博。」

爛番茄可能不是在殺死電影,而是在殺死電影批評。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忽略專業影評人而在乎影迷的口碑,還因為其內在的前提。爛番茄只記錄一篇影評是好是壞(相反的是,其對手Metacritic記錄每篇影評的分數,最後計算平均分)。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每個人單純評論一部電影「很好」,那它在爛番茄上就能獲得100%的新鮮度,而那些更加具有挑戰性、爭議性或實驗性的電影就更容易評論不一,從而得到較低的分數。這樣的系統偏向於安全性和共識。

除了電影外,爛番茄還會給影評人打分:如果一個影評人與主流意見不一致,那爛番茄評分就是證明他錯了的證據。

「這是自我審查,」《綜藝》的蓋多斯說道。「影評人鍛鍊自己,讓自己(假裝)嚴肅對待那些他們並未嚴肅對待的電影,因為不這樣做的危險是丟掉工作和『脫節』,跟不上討論的步伐。」

數據可以證明這種傾向。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期間,票房超過200萬美元的電影在爛番茄上的評分中位數是51%,二十一世紀最初十年的這一數字為53%。2017年,雖有《海灘遊俠》和《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這樣的滑鐵盧,但這一數字達到了71%。要麼是影評人更喜歡電影了,要麼是電影變得比以前更好了。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蓋多斯擔憂爛番茄正在取代細緻入微、富有深思的電影寫作。「我們以前看的是安德魯·薩里斯和寶琳·凱爾,但是現在看的卻是綠番茄或紅番茄的圖片。各位,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已經失去的東西!」

電影人也表達過相似的憂慮。馬丁·斯科塞斯抱怨過爛番茄之類的網站「和真正的電影批評完全無關。他們評論電影的方式與在《消費者報導》上評論家電的方式毫無二致……電影人退化成內容製造商,而觀眾變成了不願冒險的消費者。」

其他人則不同意。《紐約客》影評人理查德·布羅蒂認為爛番茄的「優點是兼顧小眾的影評和大眾的影評,這是一件大好事。」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Duong也為自己的發明辯護:「在擔憂人們只看分數不讀評論這方面,是沒有數據證明的。我還在爛番茄的時候,85%到90%的用戶在爛番茄上找到一部電影后都會點開評論,再離開。如果你這麼想並不令人驚訝:頁面上到處都是鏈接和引人注意的引語。」

Doung在1998年創立爛番茄的時候,好萊塢產的影片比現在多多了,但僅有為數不多的著名影評人來評論:主要的報紙和雜誌,如吉恩·西斯科爾和羅傑·伊伯特這樣聯合起來的影評人。你可以將之稱為媒體精英。

別崇拜爛番茄,它可能是在殺死電影和影評

羅傑·伊伯特

如今,情況不一樣了。好萊塢發行的電影少了,卻有上百、可能上千的影評人。你可以把這看作民主化和媒體的多樣性,或是嘈雜的批評性聲音的出現。

然而,評論的激增在頂端創造了將大眾簡化並聚集在中心的機會:本質上,這是新的媒體精英。

爛番茄要麼是像家高檔雜貨店一樣展示了有機的、原生的多樣性,要麼將所有差異同質化,很容易地變成了易消化的濃湯,這取決於你怎麼看。

這顆水果要麼是熟了一半,要麼是爛了一半;這完全是品味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