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8年教師工資能漲多少錢?

人在囧途698


年初,國家出臺了《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教師工資至少應該達到8000元,我認為,2018年教師工資能漲3000元。



我是一名普通的歷史教師,2002年晉升中學高級職稱,教齡30年,目前每月打入工資卡里的就5000元多一點。與相對好一些的事業單位,同樣工齡和職位人員比較相差1500元;與同齡和同樣職務的公務員相比較相差3000元。

《教師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意見》再次強調:“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由此不難看出,教師工資待遇亟待提高,並且不低於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意見》得到全面落實,教師工資至少應該漲3000元。

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教育振興大業是惠及百姓的重大民生工程。教師是教育振興的關鍵所在,但就目前而言,教師,特別是廣大一線教師付出的艱辛勞動與所獲取的報酬不成正比,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相對不高。尤其是教師職稱評定製度暴露的突出問題,績效工資發放的不公之處,教師社會地位偏低……這一切,挫傷了廣大教師的工作激情,令教師缺乏職業自豪感和榮譽感,教師工資待遇提升迫在眉睫。


俺油菜


漲是肯定要漲的,但是具體漲多少,這是要看你個人情況和當地的政策。

依據來了:

2018年2月初的新規:《關於全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這是目前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

文件中有一條特別引人注目——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

這個文件的發佈,就表示國家開始對教師這樣的靈魂工程師開始加重對待了!

職稱面對改革,不再像以前一樣。

1、高校教師職稱評定權利下放,職稱評選更合理;

2、教師職稱評定向一線教師傾斜

3、改變以往把外語、計算機和論文當做硬性評價標準,探索以教案等老師的實際工作作為評價的標準。

這樣的改革,就不會像以前那樣,老師在教學生的同時,還奮力的考職稱,辛苦的一塌糊塗。

績效工資改革

國家明確指出管理人員和骨幹教師的津貼不再從教師的績效總額的30%中分配,而是有教育局另外劃撥資金髮放,實行績效增量工資,這樣教師們不但可以拿回屬於自己30%的工資,還可以通過績效增量考核增加一部分工資收入。

困擾大家多年績效工資不知道發的什麼,發了多少,到底怎麼發的,怎麼發的一點也不對賬的困擾,在這樣的文件規範下,老師們做到心中有數,多勞多得。

總得老說,2018年的教師改革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說明我們國家的發展也越來越好,社會進入知識的時代,越來越重視教育和知識,但是,教師的待遇也就越來越好了!

看今天的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紅燒肉加碗飯


2018年,對於教師來講確實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年。這一年,國家教育部發出“要讓教師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的振奮人心的聲音。這讓廣大教師對“漲工資”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眼看2018年最後幾天就過去了,人們本以為2018年老師的工資是漲不上了。但是就在今天——2018年12月28日的早上,我市下屬各縣突然接到市教育部門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縣教育財政部門務必在12月31日之前將廣大老師的“調資”工作落實到位。要求各縣將所有老師的新上調的工資彙總造表,並在兩天內全部上交財政部落實到位。

調資標準據說以下圖為標準,依然按職稱高低來核發所漲工資的高低:

由此表可見,教育人員的工資要比公務員等行政人員的工資高10%,僅就此次調資來看,也真正落實了教師工資高於當地公務員的政策。只是對於廣大教師來說,職稱大多在專技十二和專技十級之間,因此能漲到手的工資也就259-361元之間,雖然不多,但尤可暖心,要知道從2008年到2018年漫長的十年間,我市僅漲過一次鄉補,一次績效。一共不過500元左右。

就在各教育口會計們緊鑼密鼓的統計核算“調資表”時,今天下午,上級部門又下發了新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縣、鄉鎮教育口會計暫按每人300元上調,並且要補發2018年7月到12月的所上調工資。具體差異等2019年再多退少補。如下圖所示:

據悉,之所以暫按300元來補發是因為按職稱來調資的話太過繁瑣,而所涉老師眾多,各地會計恐怕無法在兩天內統計到位,也不能保證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將“調資”工作落實到位。因此才化繁為簡,先趕到2018年底前把這部分上調的工資下發給老師再說。

所以,2018年我們本地教師工資有所上漲,二級教師即專技十二級,應漲259元;一級教師即專技十級,應漲361元。不知各位同行,你們那裡年底有沒有漲工資,是按職稱漲的嗎,又漲了多少呢?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指尖教育帝國


年關將至,多數企事業單位都將為職工發放年終獎,有些行業職工的年終獎甚至比一年工資還高。作為教育事業單位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些教師能拿到年底績效補助,有些老師能領取績效津貼,而有些老師就只能每月拿到2000多元的工資。

關於教師地位提升、教師漲工資、教師職稱評定、教師績效工資改革等話題的討論,從年頭貫穿至年尾。有些地區的教師確實上漲了工資,也有地區正在開展試點工作。教師工資上調,主要集中在績效工資、班主任崗位津貼、鄉村教師補貼、艱苦邊遠地區教師補貼等方面。部分區縣將班主任崗位津貼由每月15元提高到100元,鄉村教師補貼在每月100元基礎上按教齡每年增加10元。即使如此,高校畢業生還是不願意去鄉村學校任教,當地教師也是通過各種渠道調往縣城或城區。

2018年1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全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到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確保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但實際上,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並沒有得到很好地體現。

“我是一名普通的歷史教師,2002年晉升中學高級職稱,教齡30年,目前每月打入工資卡里的就5000元多一點。相比好一些的事業單位,同樣工齡、職位的人員比較相差1500元,與同齡、職務的公務員相差3000元。”

1、教師績效工資改革。管理人員、骨幹教師的津貼不再從教師的績效總額的30%中分配,而是由教育部門另外劃撥資金髮放,實行績效增量工資。這樣教師不但可以拿回屬於自己30%的工資,還可以通過績效增量考核增加一部分工資收入。

2、鄉村教師補貼上漲。我國制定了“2015到2020年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提高待遇留住優秀教師,各地開展試點工作,切實增加鄉村教師薪酬。福建補助標準從200元到600元不等,還可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鄉鎮工作津貼。除福建外,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天津、遼寧部分地區也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人均補助標準達到766元。

3、教師目標考核獎。公務員、國企職工、私企職工在年底會得到年終考核獎(年終獎)。為踐行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的要求,安徽合肥、蕪湖部分地區探索實行教師年終目標考核,每人每年大約能拿到3萬元。

4、教師車補暫未實行。各地公務員車補方案已經實施,事業單位車補方案也陸續公佈,但事業單位車改將教師和醫療工作者排除在外。雖然部分地區在變相實施教師車補試點,根據教師教齡和居住地確定發放額度,但收效甚微。

據今年的中國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為68993元,2017年上漲到76121元,上漲幅度在600元左右。2019年教師工資上調的文件還未見發佈,但每月上調600元應該得到保障,這是對教師辛勤付出的肯定!


重慶中公教育


又是年關將至,圍繞教師漲薪的話題從年頭貫穿至年尾,有紮紮實實落地到口袋的真消息,也有部分地區試行的真希望,藉此稍作盤點。

2018年確定要漲的漲多少錢

1.兩年一次的機關事業單位的基本工資普調

這是國務院確定的兩年一次的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調標,通俗意義上的陽光普照獎,這項工作從11月底發文後,各地人社部門、教育部門和財政部門以講政治的高度迅速落實(畢竟也涉及到他們自身利益),並將於年底之前預發一筆,從今年的7月1日開始補發,預發標準大約教授及相當職務3500元、副教授及相當職務2500元,講師及以下職務1500元,工人、高級技師和技師2500,高級工及以下1500元。2019年開始人均每月漲300元左右。

2.針對鄉村教師的補貼大幅上漲

在2015年,我國制定了“2015到2020年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目的是為了以提高待遇留人,明年是計劃完成前一年,各地已經在試行探索切實增加鄉村教師薪酬。福建省走在了前列,其補助標準從200元到600元不等,還可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鄉鎮工作津貼。除福建外,北京、上海、浙江和廣東等經濟發達省去以及天津、遼寧部分地區也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人均月補助標準為766元。

2018年可能要漲的漲多少錢

1. 部分地區探索實施年終目標考核獎

公務員與事業單位不同,年終會有一筆數目不菲的年終目標考核獎。對標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的要求,安徽的合肥和蕪湖兩地部分地區探索實行了教師年終目標考核,每年大約3萬元左右。

2.車補暫無定論

目前,各省的事業單位車補方案已經陸續公佈,但此次事業單位車改人員範圍將數量眾多的教師和醫務工作者被排除在外。不過現在也陸續有地區變相實施了教師車補,即根據教師的教齡以及教師居住地和學校的位置來確定,根據個人不同情況享受到不同得到補貼。總之車補之事任重道遠,2019繼續努力。


碼上風


一、教師群體體量大

教師這個群體是我國財政供養人數最多的一個群體,這樣多的人數就決定了這一群體必須要穩定,當然也決定了這一群體的工資待遇並不會太高,否則的話,這個國家的財政壓力就會太大。如何確定教師這一群體足夠穩定,一方面可以採用免費師範生要求就職年限達到六至十年以上,另外一方面就是通過不斷的提高待遇,讓教師看到希望。但是待遇提升的幅度應該不會太大,否則的話,財政吃不消。基於這樣的分析,教師待遇只會緩慢提升,而不會陡增。



二、教師工作強度大

作為一線教師,工作的強度是非常大的,很早就要到學校,除了上課,還要備課,教研,準備各種材料,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應對家長。很多時候晚上和週末都要加班加點。


教師除了自身工作壓力大之外,還有來自於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因為教師的工資待遇普遍不高,而現在的物價水平又非常的高,以我為例,我是中級職稱,每月的收入3000多元。年終績效能拿到1萬元左右。最近查了一下我的銀行賬單,從2018年2月到3月這一個月花銷都是3萬多元。確實不容易啊。

備註:這月收入含當月工資+年終績效+收到的房租(以前買的房,和父母擠在一起,把自己的房租出去了。)

三、教師待遇必然漲

不漲沒人來啊,不漲教師待不住啊。就像我在我的頭條號文章裡面寫的那樣,每學期都有教師會離職,離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待遇太低。

教師的數量如此龐大,不可能每一個老師都拿高待遇。就像金字塔一樣,人數多的人收入必然不會太高,而在塔尖上的人數少,漲工資就比較容易,比如給少部分領導和優秀名師漲工資所花的財政肯定少於給全體教師漲工資所花的費用。所以教師漲工資也不會搞平均主義,一定會有一些差異才能夠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動力。所以,我們當老師的平時要注意努力工作,積累自己的成果,各種評優都要去參加。


2018年我估計一般老師的漲幅在500元以內。學校校長和名優教師的漲幅可能會到每月500到2000之間。

當然,還要視各縣級政府的財力而定,各地的漲幅會不一樣的。

老師們,努力幹吧!相信未來會更好的!


教育好文


2018年教師漲工資,好!能漲多少?誰說了算?教師說了算還是媒體說了算,還是被平均掉?教師說了算,漲的越多越好,省的天天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騎著破自行車上班看著開寶馬的學生跟您說聲:老師,辛苦了!

被平均?那就苦了農村教師了!一線城市的老師工資除了五險一金已經過五位數了,還有十三個月的全工資。一年好像十二個月,是吧?再平均加工資,農村老師會不好意思說:大城市的老師,拖您後退了,恕老衲脫了布鞋跑個幾萬裡,看能追否?


改革春風拂遍大江南北,發展特區,對外貿易。經濟快速發展起來的大城市,繁榮富裕。尊師重教,政府支持,老師隊伍強大穩定。人才房,保障房,政府想盡辦法解決後顧之憂!

我們的農村教師呢?盼春風幾春秋了,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簡陋教室育國樑。無怨無悔幾十載,黑髮兩邊變白鬢。2018年,政府終於有風吹過來了,農村教師迎來了春風。這最好的風就是給農村教師實實在在加工資,不是平均後的加工資,不是媒體統計後的賬面加工資。是實實在在的到手工資。

2018年,教師能漲多少工資就漲多少吧!老師們,最重要的是堅持我們熱愛的講臺,對得起信任我們的家長,保重我們養活妻兒老小的身體。老師們,辛苦了!


領悟教育


教師的薪酬和社會地位問題,一直是社會尤其是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兩會報告多次提到,人民群眾熱議不斷。今年初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是該《意見》給出的核心觀點,但《意見》也明確說了是要建立工資待遇增長的長效機制;從現實來看,短期內工資待遇大漲的可能性很小。



教師工資為什麼一直不高呢?我們從兩個最突出的角度來分析:


  • 財稅體制

從財稅角度看,義務教育支出遵循“以縣為主、中央補助”的原則,而我國多數縣級財政是“吃飯財政”,應付各項社會事業支出已經捉襟見肘,根本無力承擔數額巨大的義務教育支出。


  • 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優先級

教育是百年大計、長期工程,投入產出並不能立竿見影。現實情況是我們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有很多迫在眉睫的民生問題亟需解決,比如貧困、環境、公共衛生、安全等等等等。這些方向都需要很大部分的財政支出,所以也就不得不降低教育發展的優先級。



在今年的兩會的“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長陳寶生也回應了這個社會十分關切的問題:“提高待遇就是要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要健全教師工資長效聯動的機制,要確保中小學教師的工資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要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還要落實連片貧困地區教師的補貼政策。另外要加強督導,確保這些政策真正落實。落實到教師的心裡面去,讓他們臉上能充滿笑容。”


我們要看到的是,人民教師的權益正越來越被社會關注且不斷完善,但改革方案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涉及到教師隊伍的長期穩定問題。站在發展的角度,今年兩會中代表們提出的調編制、放開職稱評定、納入公務員體系等議案就很有可能成為改革的新方向,教師工資的整體提高或許已經近在眼前,相信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園丁們的臉上一定會充滿笑容。


決勝網


教師的工資主要與教齡和職稱有關,同一所學校,一名50歲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一名剛入職的教師,工資可能差兩倍!!現在本地區新教師轉正工資大約在4000塊錢左右,如果當班主任或者在偏遠地區,可能每月會多四五百塊錢!

2018年,教師工資漲幅,答主估計在500元左右,主要可能是補助會漲一點,再就是農村偏遠補助以及班主任費可能會調整幾百塊!如果沒有新的政策,估計也就漲這點工資了!

無論漲多少,答主認為,教師的職業會越來越好,遲早會追評公務員,祝我國教育事業大發展!!!


人社小達人


已經2019年了,回顧2018年,教師的工資改觀不大,至少我們這裡還是沒有看到什麼改變,除了給予了鄉村教師補貼。

提高教師,增加教師職業幸福感一直從國家層面再推進這個問題。但是各地方發展差異很大,有些地方是得到不小的改革,教師地位和薪資也增加不少,然後讓教師的工作有了不少的變化。但是本地區,沒有改觀太多,只是按照教師的績效考核,班主任費,人才津貼等,其他沒有看到改革,或許地方財政能力有限,但是教育都得不到保證的話,那麼人才培養怎麼持續,所以國家的改革方向是讓教師期待的,但是無法避免還是有不少地區財政和政策執行不到位,讓教師的問題沒有得到改變。

只有加大執行力度,不僅是從國家層面改革,也要不斷監控地區的教師問題的改革,特別是偏遠地區教師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