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父母的愛情(23)

我父母結婚至今已經30多年了。1976年正月初六,是他們結婚的日子。在這三十多年中,父母經歷了很多坎坷,也一起分享了很多幸福和快樂。母親自己曾經說過:“和你爸結婚這麼多年還可以,總體來說合作的還不錯。”

父親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的莊稼人,他對生活充滿了熱情,是個很樂觀的人。我認為,在父親的性格中還蘊含著善良和單純。母親是一位很勤勞的農村婦女,有著寬容、執著、善良的品質。

父母結婚幾年後才有了我大姐。對於第一個孩子,夫妻倆很喜歡都很喜歡。從來不捨得動一根手指頭。後來又有了我和弟弟。父母並不重男輕女,但是那個時候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想生一個男孩。如果家裡沒有男孩,很受其他人欺負。在三個子女中,大家都一致認為父親最喜歡的是我。但是,當初我剛出生時,情況可不是這樣的。

我比大姐小四歲,我出生的那天父親出去賣菜,不在家。等他回來聽說又生了個女孩,心裡非常不高興。聽我母親說,父親連著三天都不願意看我一眼,他很希望是個男孩,得知又是個女孩時,心情簡直跌到谷底。那時,外公剛去世幾天,外婆仍然趕來我家照顧母親。她生怕父親因為我是女孩的緣故而對母親不好。

父親剛開始確實是不高興的,但是也很快接受了現實,很用心地照顧母親。外婆看到父親的表現,放心了才回家了。父親骨子裡是個善良的人,即使一開始不接受,也絕不會作出讓我母親傷心的事。

弟弟比我小一歲。他剛出生時,別人告訴父親是個男孩,他根本不相信。確認後才真的高興起來。

我們家姐弟三個,我是女孩,還排在中間,卻是父親最喜歡的孩子。我們家所有的親戚都知道父親最喜歡我。我猜因為我和父親最像。

鄉村往事 | 父母的愛情(23)

小的時候,弟弟和姐姐長得非常像,都是圓臉,胖乎乎的。吃飯也不用大人操心,倆人都能吃能喝。我從小挑食,很多東西都不吃,長得很瘦弱。父母想了很多辦法希望我能多吃,長得壯一些,但是效果都不好。他們當時肯定想象不到,我長大了之後這麼能吃。

父親個子不高,只有1米7出頭,腦袋很小,溜肩膀,樣子並不好看。我剛好隨了父親這些特點,也是溜肩膀,腦袋小小的。現在,連4歲的女兒都對我說:“媽媽,你的腦袋真小”還有一點,讓父親非常喜歡。我從小喜歡看書,去哪裡只要有書就會安安靜靜地待著。父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也是沒有讀大學,他小的時候成績也很好。看到女兒像他一樣愛讀書,讓他很高興。

小時候,父親總是抱著我出去,在村裡轉。看到好朋友總要顯擺一下,展示展示女兒有力的小腿,看看女兒白白的皮膚,一定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女兒有多好。這個時候,他的臉上總是掛滿了笑容。完全不介意別人眼中我只是個很普通的孩子。我出生的那個夏天,母親把我放在一張小席子上睡午覺。因為出汗,我身下的席子溼了,留下了一塊汗溼的印記,很多年都沒下去。這些年來,父親總要提幾次,我小的時候像個小猴子一樣,小小的一團,那麼多年那個印記都沒下去,也像個小猴子。這件事讓父親很感慨。

父親並不在意他的溜肩或者小腦袋,但是母親總喜歡打趣父親,說大男人長個溜肩太難看了。父親的反擊也很及時。我母親的鼻子長的不好看,有一個肉呼呼的鼻頭,鼻樑並不挺。只要她說父親的溜肩,父親馬上就回擊:“你的鼻子像半頭蒜扣在臉上,再沒有那麼難看的了。”每次聽他們拌嘴,我們都會哈哈大笑。

我印象中父母很少吵架,每次吵架,很快就能結束。他們的流程一般是這樣的:父親做了讓母親不高興的事,母親開始生氣,一直帶著怨氣數落父親。而父親呢,在一旁不出聲,任憑母親發洩,中間還會附和母親幾聲。這樣的架很難吵起來,等母親數落完了也就結束了。等到下次,還是這樣的模式。我想父親早已經掌握了吵架的精髓:不主動發聲,母親說什麼就是什麼,絕不反對。通常,母親發洩完了,這件事就過去了,直到下次依然如此。

真正讓母親生氣,無法釋懷的事情總是發生在過年的時候。每年正月初二回孃家,我們一家老小都去外婆家。父親喜歡喝酒,但是每次並不多喝。過年的時候,他每次都喝醉,而母親,總是因為這件事大發雷霆。

說起來,其實父親也非常不容易,一年到頭只有這個時候才可以完全放鬆,其餘每一天都忙於生計。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要去縣城送牛奶,一天都沒有斷過。過年的時候,親戚聚在一起,總愛說起自家的孩子。這是父親最高興的時候,每個孩子都讓父親覺得很驕傲。大姐有了國企的工作。我和弟弟雖然還在讀書,但是我們倆的成績都很好,父母都堅信我們能考上大學,後來也確實如此。過年聚會時,說起子女,讓父親非常有成就感,不知不覺總是喝多。雖然是過年,但是回家仍然要跑一趟縣城,喝得酩酊大醉太耽誤事。母親生氣是難免的。

等我們回家了,父母的大戰就開始了,母親比以往每一次都更生氣,大聲指責父親,越說越難受,最後嚎啕大哭,還說要跟父親離婚。他們吵架時,我們並不害怕,但是當母親說出離婚,我們都很害怕。弟弟也幫著母親指責父親,安慰母親,父親呢,還是一言不發,他不想就著母親的話說下去,希望趕快讓母親平靜下來。

其實,作為子女,我很理解父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等母親氣消了之後,我跟母親聊起來,母親也說她知道父親很不容易,過年的時候看到子女個個讓他驕傲,他很高興,她很理解父親,只是不願意父親這樣耽誤接下來的活。

鄉村往事 | 父母的愛情(23)

我一直覺得父親的性格中還帶著一些單純。如果有他非常想得到的東西,哪怕價值已經超過他能承受的,他仍然會做。90年代時,父親非常想要一件皮夾克,但是很貴,遠超我們家的經濟能力。我以為父親想想就算了,沒想到有一天晚上真的買回來了,300百塊錢!母親當時很震驚,但是隻說了父親幾句,也就接受了。母親的態度讓我覺得,她對父親的那份愛,不僅僅表現在吃穿住行上,她也在摸摸地成全父親。

前幾年,父親得知還有情人節這麼一說,居然在當天買了很多母親喜歡吃的東西,對母親說,買花太不划算,還是買吃的更好。母親自然高興地合不攏嘴。這個活了半輩子的農民居然也浪漫了一回。

我和弟弟大學畢業工作了之後,父母身上的重擔才終於卸下來,兩個人的日子開始好起來。我們家有一條馬路直通縣城,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來往往,姐夫在這條街上開了一家店,父母住進去幫忙看店。他們每天把家裡收拾乾淨,父親招呼村裡的老人來這裡聊天、下棋。有一年,先生出差去西安,順便去了我家一趟。回來跟我說父親的小日子過得很愜意,每天喝喝茶、下下棋,再不就是擺弄幾盆花。

大家的經濟條件普遍好起來之後,村裡經常會組織一些旅遊活動,收費比較低,其實去的地方並不理想。但是對於一輩子沒怎麼出過門的農民來說就非常好了。父母經常跟著村裡一起到處旅遊。我給家裡打電話,經常聽到的就是今天去山上看花了,明天要去泡溫泉了,他們的聲音裡有著掩飾不住的笑意。

弟弟的兒子出生後,老兩口從陝西來到北京帶孫子。兩個人一起帶孩子,不感覺累。弟弟兩口子休息時,父母就一起出去逛逛。附近的廣場、公園、菜市場被他們逛遍了。哪裡有人下棋,哪裡有人打牌他們都很清楚。

孩子的外公外婆來了之後,父母從北京回家。我們家有幾年沒住人,需要好好收拾,老兩口又商量怎麼收拾,需要安裝什麼,需要增加什麼。總之,生活仍然是充實的,但是卻充滿了幹勁。母親有的時候對我說,一想到孩子們都這麼好,我幹什麼都有勁。

鄉村往事 | 父母的愛情(23)

我一直覺得,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眾多子女當中,我父母是最幸運的。我父親兄弟三人,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除了我們姐弟幾個,我大姑家的大表哥,我小姑家的兩個孩子讀書出來,其他人都在辛苦的為家庭打拼,老人也沒辦法安享晚年,讓然用自己的方式減輕子女的負擔。我母親有三個兄弟,三個姐妹。小舅家的兩個女兒都不再以務農為生,走出了農村。其他兩個舅舅的孩子比我大很多,甚至孫輩已經出生了,也沒脫離農村。而我大姨呢,很久之前已經去世。我二姨家的幾個表哥非常優秀,從小在社會上打拼,積攢了很豐厚的家業。兄弟幾個都很孝順,也很和睦,他們的下一代相處的仍然如親兄弟姐妹一樣。只是,我姨夫在我小學的時候去世了。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如意。

父母六十多歲,孩子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都能自食其力,靠自己在城裡扎穩腳跟,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安慰。我父母經濟仍然沒有非常寬裕,但是身體都很好,還可以四處看看,過著自己幸福的小日子,在人生道路上一路走來,相互扶持。我覺得這是上天給我們一家最好的獎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