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沒有一條公路,像新藏線這樣,艱難困苦而又充滿奇異魅力,它的高陡達坂,它的蒼涼荒蕪,它的風霜雪雨,它的奇異風光……沒有親自去感受一次!絕對不會終身難忘!

新藏公路介紹:

新藏公路(喀什-獅泉河)219國道是1957年開通的新線,可謂新藏西線:全長1455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途中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5座,其中最高的界山達坂海拔高達5248米,是幾條進藏路線中最危險的,特別是界山達坂和死人溝。在短短的3天時間裡,從海拔900多米的新疆翻過5200多米的山口再停到4500多米的阿里,加上覆雜多變的氣候,肯定已經超過了很多人身體正常承受的極限。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新藏線沿途的海撥和距離:

從拉薩出發,新藏線各點之間的距離:拉薩(起點)→日喀則(273)→拉孜(430)→薩嘎(737)→仲巴(882)→帕羊(953)→霍爾(1203)→巴嘎(神山)(1231)→噶爾(獅泉河)(1600) ——國道219線:噶爾(獅泉河)→日土(1717)→界山達坂(2002)→泉水溝(死人溝)(2144)→大紅柳灘(2201)→三十里營房(2274)→庫地達坂(2480)→葉城(2637)終點。

或者從葉城出發:

新疆葉城—69km—普薩—88km—庫地大坂—83km—麻扎大坂—339km—甜水海—110km—界山大坂—177km—多瑪—143km—日土—87km—獅泉河—331km—巴噶—334km—仲巴—145km—薩噶—293km—拉孜(G219國道結束,接G318國道)—157km—日喀則—337km—拉薩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下面開始咱們的旅程吧!

新疆段

葉城縣0公里碑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著名的景觀大道G318起點始於上海人民廣場,而G219(新藏線)的零公里處位於新疆葉城。在葉城縣零公里處,一盞巍峨的金屬標誌聳立在路邊,"從這裡走向世界屋脊"。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繼續向前,遠遠就可以看到一塊巨大的藍色路牌豎立在國道上,寫著:"西藏阿里",外加一個筆直的箭頭。它意味著葉城到阿里的距離是1100公里之外。新藏線之所以被稱為"死亡天路",便是由於新疆葉城到阿里的行政中心獅泉河這1100公里。

庫地達坂(K111 海拔3250)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又名阿卡孜達坂,是庫地區域開始的山口。開始真正地上高原了。一百公里後開始上達坂區域,很長。是新藏線第一個冰雪達坂因地勢險要而得名,維吾爾語意為“連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雪山”,坡長27公里,人到這裡高原反映不太明顯,但氣壓反差大。

庫地鄉K160

麻扎達坂K217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有的人到此就有比較嚴重的高原反應。新藏公路K217處是麻扎達坂(它南方數十里之外的一個地方叫麻扎,麻扎區域上下幾十裡),也叫賽力克達坂,是第二個高山口,是新藏線最長的達坂。海拔4950米(或說海拔5100米),與庫地達坂相比,其兇險更勝一籌。“麻扎達坂尖,陡升五千三”。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麻扎達坂高山陡峭,直入雲天,"麻扎"是"墳墓"的意思,因此地原有兩座維吾爾人的墳墓而得名。

麻扎路口有一塊牌子指著前面的方向是“普蘭”,兩邊的景象極其的荒涼。到處是不盡的岩石山寸草不生,滿山敷滿褐色礫石。那是一種極其寂寞的景象,荒坡,塵土,白色的山頂,沒有一絲生命的跡象,只有偶爾經過的貨車才能提醒我們這裡還是地球。

喬格里峰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這裡是新藏公路和進喬戈裡峰的邊防公路分叉口,麻扎是通往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海拔8611米)的必經之路。在這兒可以好好觀賞一下這座世界第二高峰,它和珠峰其實只差了200多米。可以遠眺到世界第二高峰—喬格里峰,它是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是最難攀登的山峰,被登山者譽為“殺人峰”。喬戈裡峰在新疆葉城縣境內,是“新疆第一高峰”。

麻扎兵站K254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喬戈裡峰40公里左右之下的南方是麻扎兵站K254,連續的坡道。麻扎達坂海拔4982米,陡然降低到麻扎兵站海拔3980米。雄偉的崑崙山脈,巍峨聳立於藏北羌塘高原與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之間,是中國的龍脊。崑崙山脈擁有數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7000米左右的山峰也有不少。新藏公路崑崙山段最艱難。

黑卡達坂K309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葉爾羌河谷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麻扎沿葉爾羌河谷到黑卡。葉爾羌河谷是塔里木河的正源。滔滔的塔里木河就發源於喀喇崑崙山的北麓,彙集了涓涓的雪水後順流而下,最後變成了湍急的塔里木河。

黑卡道班K290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黑卡達坂也叫黑山達坂,山體呈黑色,海拔近5000米,道路彎多,路況差。對面的山上能看到規模不小的冰川。這裡的301公里處有個鐵礦的辦公場所。

黑卡達坂的盤山路,這種連續的回頭彎其實坡度並不是特別大。K324道班有7間道班房子,不知道後來道班合併後它是否還在,不然可以住宿。再往前就是賽拉圖,海拔3620米。

賽拉圖哨所遺址K340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和田地區皮山縣的賽圖拉鄉(後改為賽圖拉鎮)轄區很大,路上可以看到清代左宗棠時期以來的賽圖拉哨所遺址。很險要的一個位置,清朝和民國時期防止統治印度的英國人侵略。

三十里營房K363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麻扎達坂到三十里營房,它海拔3660米,是新藏線上比較大的食宿點。三十里營房屬於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處於喀拉崑崙高原的腹地,是219國道線上的一個標誌性的地名,距葉城縣330多公里,已經是新藏公路上比較繁榮的小小的鎮,已經改稱賽圖拉鎮,水從喀什喀爾河裡取,電靠柴油發。常年在此駐守有邊防團並有醫療站,醫療站的護士曾獲南丁格爾獎。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三十里營房相對於公路上幾個鄉鎮來說,還算繁華,有較大點的超市。賽圖拉哨所遺址離三十里營房,按公路計算大約12公里,按以前的騾馬便道計算應該是30裡左右。這裡叫營房真貼切,這裡就是兵營多,比沿途任何一個都多,規模也大。三十里營房去康西瓦75公里。這地方有營房,所以拍照只能拍普通的畫面,不能任意,否則可能被沒收相機。從三十里營房沿著喀拉喀什河西行一個半小時,可到全軍海拔最高的邊防哨所—神仙灣哨所(地處海拔5380米的喀喇崑崙山口)。

康西瓦達坂K425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康西瓦達坂(K425 海拔4250),康西瓦道班(K437)。從三十里營房的謝衣拉到大紅柳灘,公路大多是在喀什喀爾河邊走,當然,高山口(達坂)路段不同。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康西瓦達坂埡口

康西瓦,維語的意思是“有礦的地方”。它位於崑崙山與喀喇崑崙山交會點的正北方向。康西瓦是一片茫茫的大戈壁灘,夾在喀拉崑崙山的群山之中,是個交通要道。中印邊界距離此地僅有一百公里左右,從這裡可以直通中印邊界的幾個重要的邊防哨所。康西瓦道班(K438,H4010)。這裡開始進入阿克賽欽區域。

康西瓦烈士陵園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康西瓦烈士陵園—下219國道右拐不到2公里上坡就到,是為在1962年中印戰爭中犧牲的戰士修建的,這裡長眠著為祖國的和平而犧牲的烈士們,其中包括中印戰爭中犧牲的78位戰士和以後在雪域高原為國防建設犧牲和病故的27位戰士。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座落崑崙山下,面向喀喇崑崙山,巍峨雄偉。1962年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保護阿克賽欽區域,一場戰役打響,當年陣亡的官兵,一部分安葬在獅泉河,一部分安葬在葉城,還有一部分就安葬在了康西瓦。走到這裡,是一定要進來祭奠一下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靈的。司機們經過這裡早已習慣鳴笛致哀致敬。

大紅柳灘(K487 海拔4200左右)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兩邊高山相對,盡是風化岩石,河谷滿灘砂礫,中間一線流水(屬於喀什喀爾河的小支流)。以前的紅柳灘到處都是紅柳,不過在缺少煤炭的五六十年代,生存第一,全都做了燃火的木柴,成了今天的“紅柳灘上沒紅柳”。現狀,河谷中,偶爾會有一棵紅柳的樹苗,孤獨地頑強地長著,給人信心,傳遞希望。離開公路的遠處才有較多紅柳。將來可以恢復那種植被。紅柳灘一天有四季:7月16是盛夏,黃昏太陽掛山巔,但很冷,披上棉大衣,有時下雪和冰雹。有點“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感覺。大紅柳灘兵站向東200公里就是7284米的慕士塔格山。

509達坂:海拔5500米

這裡有兩條河流,一個是遠近聞名的玉龍喀什河,流向和田;一個就是墨玉河,是葉爾羌河的源頭之一。

奇台達坂(K535,H5186)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新藏公路奇台達坂段

是奇臺縣的西崑崙山山口。奇台達坂跟黑卡不一樣,沒那麼多剪刀彎,漫長的緩坡,搖搖無邊,得有耐心。過了奇台達坂後,可以跑到180公每小時的,又沒有限速,但一進入西藏,就全程限速條。

泉水溝(死人溝)K540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奇台達坂不遠之外是泉水溝。康西瓦到泉水溝記錄是108KM,在540公里處左右。只有五頂帳篷能為過往行人提供簡單的飯菜麵食。有個茶館房子。對面有一個兵站。含氧量只有沿海平原的四分之一,許多人由於強烈的高原反應在此長眠。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不時出現過路者意外猝死,機車失事。一些人走路很搖晃,意識模糊,頭和胃很疼。看地形,這裡是一條几十公里長的山溝,兩邊是險峻的高山。這裡氣候多變、條件異常惡劣、危險性很大。羚羊、野驢遠遠地奔跑,野兔、旱獺人立在路邊好奇地張望。

甜水海兵站(K580,H4800)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舊道班在575公里。575道班合併到紅柳灘公路段了,廢棄的道班房後面就是所謂的甜水海。沒有甜水,是苦水海,飲用水要到幾十公里的地方拉。1994年的甜水海有狼、野驢和野犛牛。2012年有的說:九十年代初,曾先後有五六家來自內地的民工到這裡依傍兵站開飯館做生意,可沒有一家能堅持到兩天以上,現在兵站周圍仍然沒人做生意。從甜水海到界山達坂是漫長的無人區,經過阿克塞欽盆地。新疆和田縣界線離開不久,就到界山達坂。

界山達坂K705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至此,要穿過數百里的無人區,基本屬於阿克賽欽區域。界山達坂是新疆與西藏的界山,705公里處,海拔5347米。一說:界山達坂(K717 海拔5248),應該是這個達坂包括不同地點。死人溝到界山大阪141KM,即在685公里,可能是這個達坂的開始,而修路部門說法的705則是負責到西藏的終點,那麼,這個達坂長度是21公里,有不同的標誌牌。

阿克塞欽盆地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阿克塞老縣城

從康西瓦、大紅柳灘過來到界山達坂,奇台達坂、泉水溝、甜水海、界山達坂,都處於阿克塞欽區域,有的是盆地,有的是山地。一路過來的數百里無人區大體都在阿克賽欽區域。阿克塞欽(Aksai Chin Basin, 突厥語,意為“中國的白石灘”,突厥語稱中國為Chin,英語為China,大體一致),屬新疆和田地區、西藏阿里地區。阿克塞欽地區位於崑崙山與喀喇崑崙山之間,面積有3萬多平方公里,是半封閉性的山間盆地,海拔幾乎都在4000米以上。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阿克賽欽地區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本來沒有不同意見的,二十世紀60年代印度總理依據一個十九世紀英國人的私人願望而對該地區提出領土要求,放出來攪局的,無非是想給自己找個“受害者”的籌碼,為此而爆發了戰爭。現在阿克賽欽地區有小部分為印度控制,大部分為中國管轄。阿克塞欽湖很有名氣。

西藏段

松西村K732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經過K705公里處,進入西藏區域,路上有標誌性建築表示歡迎。然後到松西達坂,海拔5248米。有尼瑪堆,彩色經幡在風中飛揚,所以老界山向新疆方向移動一點距離是正確的,因為這個周圍區域除了戰士就是是藏族人在生活。不遠是松西村居民點,在730公里,海拔5218米。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松西村行政上隸屬於日土縣東汝鄉,村子不大,屬典型的藏式建築,民風淳樸,從大人們忙碌的神態、孩子們天真的笑容可以看出,這裡一片祥和。石碑寫著藏家第一村。房屋建築都是藏式結構,門上掛著XX茶館的招牌,提供食宿。茶館裡打麻將、喝酥油茶、吃小吃、聊天,猶如內地的酒吧一樣。晚上食宿都在松西唯一的一家藏式茶館。

紅土達坂—新藏線上最高的埡口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松西村經過十餘公里左右的爬坡,到達紅土達坂,它長度好幾公里,養路部門寫:紅土達坂(K743 海拔5230)。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碑上寫著海拔5280米,不準確,因為松西村海拔為5218米,到達紅土達坂,這一路一直在爬坡。有739公里等多個石碑。再是幾公里下坡。下山不久,經過一片溼地,見到了黑頸鶴,以及其他幾隻叫不上來名字的禽類,應該都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過了這裡直至獅泉河,海拔逐步下降到4300米左右。

多瑪村K829

從松西村到多瑪鄉(K829 海拔4600),101公里。夜行者繞過一座大山之後,眼前出現了很多燈光,多瑪鄉的多瑪村終於到了。是一個半農半牧鄉。多瑪是西藏境內一個村,與死人溝差不多;在低地,再往前開,海拔又再攀高起來。多瑪是個寧靜的小村,一排公路客棧的後面,有一長片草甸溼地,和牧民的住所。在藏族人家裡喝很多酥油茶,消除高原反應的問題,酥油茶很有幫助。頭痛時候,吃葡萄糖就立即好。藏族同胞說,對付高原反應,要多喝白開水。

班公錯K895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K895處著名的班公措湖:湖水非常清澈,也有很多的水鳥不時在湖面掠過。

湖面大部在我國境內,少部分屬印控克什米爾。有意思的是,班公措在中國境內是淡水湖而在印度境內則是鹹水湖。班公錯湖名氣大。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班公湖上風光迷人,景色奇麗,歷來為探秘旅遊者的嚮往之地。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著名的高原鳥島就在該湖之中,每年5-9月份,班公湖鳥島成為西藏最佳的觀鳥旅遊地點,吸引著大量遊客特別是外國遊客來此觀光旅遊。

日土縣城K934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日土縣城日土鎮。一說日土縣城K934。日土縣政府說自己:東距拉薩1800公里,南距阿里地區首府獅泉河鎮120公里(是取整數好記,而行車儀記錄是117KM)。日土藏語意為“槍叉支架狀山下”。有很大的溼地。

阿里首府獅泉河鎮K1058,海拔4255米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為阿里地區行政公署駐地,已成西藏西部的中心。獅泉河鎮是新藏公路、黑阿公路、阿日公路的交會處。219國道在此是阿里南線。阿里北線(301省道)是獅泉河鎮至革吉。阿里因英雄孔繁森而聞名全國。當年這個地方本無人煙,近臨獅泉河,又有一片茂密的紅柳,水源充沛植被良好,才被選定為阿里的首府的。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獅泉河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1964年,新藏公路通車後,這裡開始建設營房和簡單的公共設施。1966年,阿里地區行政公署從噶爾昆沙遷來此地。1988年,噶爾縣也將政府所在地遷到這裡。阿里首府的蔬菜以前都是從新疆的葉城運過來的,後來自己種大棚菜。沿著平坦的柏油路前行,過了噶爾河橋沒多遠就來到了通往阿里機場的路口。

那木如K1134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那木如村溫泉-古格王朝

那木如在岡底斯山脈底下,西到獅泉河鎮約90.2公里,東到帕羊鎮約373.8公里。

巴爾兵站K1192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獅泉河到巴爾兵站140來公里,海拔4700米。巴爾兵站到扎達縣,跨過岡底斯山脈的路都在5000米海拔以上。修路的工人真偉大。從219國道拐進扎達公路後有一片彩色的山非常迷人。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臨近扎達幾十公里時,遠遠的有一排雪峰在那聳立著,那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北端。離扎達縣城大約不到20來公里吧。大片的土林就驚現在眼前。而後是穿越土林區進到扎達縣。

扎達縣城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扎達縣城

扎達縣整個都不在國道線上,在西邊,但有兩大名勝。那木如到阿里地區扎達縣城託林鎮大約一百公里。全縣人口1萬,比較那種新疆段漫長的數百里無人區,差別很大了。扎達縣名勝:古格王國遺址。遺址離扎達縣城只有十多公里。

古格王國遺址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古格王國遺址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王朝的建立大概從9世紀開始,在統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後建立的,到17世紀結束,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 實地來到這裡,讓您感到驚奇的是,在這個廣無人煙,幾乎是與世隔絕的荒原西部在公元十世紀前曾經有過繁榮鼎盛的歷史,如今是一片殘存的遺址,600多座建築主要佛塔和洞龕,還殘存有精緻的壁畫、塑像以及經文等文物,顯示古格王朝時期的燦爛文化和人民生活。

它是吐蕃王室後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範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後重新找到立足點,並由此逐漸達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巴嘎鄉(神山)K1343

塔爾欽村路口K1304,巴嘎K1343都可見神山崗仁波齊峰。轉山的人趨之若鶩。 塔爾欽村和巴嘎鄉,在普蘭縣東北部,是神山崗仁波齊峰所在地,還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瑪旁雍錯。距離普蘭縣城140公里左右,距離獅泉河鎮大約270公里。屬高山宗教朝聖風景區。神山、聖湖周圍各教派的寺廟林立,古蹟眾多。

神山崗仁波齊

位於西藏普蘭縣境內,南臨瑪旁雍錯和拉昂錯。山頂海拔6721米,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藏語意為神靈之山。岡底斯山主峰崗仁波齊峰—西藏眾神山之首!同時被佛教、印度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佛教世界中的須彌山、極樂淨土指的可能原來便是此處。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數百年來,崗仁波齊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崗仁波齊峰是獅泉河和印度河的源頭,而印度河在宗教故事裡是神河。每年來朝拜的人多,印度一些人因此來西藏朝拜。拉薩遊客很多,拉薩往阿里有管制。人多,要保護環境,限制人數:如果邊防證簽註1,是不允許轉山的。新疆人轉崗仁波欽神山:要在阿里辦邊防證,從新疆葉城辦的邊防證只能去阿里。

聖湖瑪旁雍錯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普蘭縣瑪旁雍錯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深81米,周長90公里。坐落在岡仁波齊峰東南30公里,面積400多平方公里,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

霍爾鄉K1363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阿里地區普蘭縣霍爾鄉很小,上海寶鋼援建的一條街,兩邊有幾家招待所和飯館。霍爾距離帕羊約250公里,位於神山崗仁波齊峰東南,聖湖嗎旁雍錯的東岸邊。

馬攸木拉山口K1500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日喀則地區和阿里地區以5216米的馬攸木拉山口為分界,山口以西第一個大的食宿點就是普蘭縣的霍爾區。拉若鐵橋K1519:橋頭有藏民茶館。

仲巴新縣城K1684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這個仲巴指仲巴縣的新縣城。仲巴縣政府駐地,1962年建縣時駐崗久,64年遷扎東,86年遷刮那古塘,90年遷託吉,後遷帕羊,又在遷。新仲巴縣城。K1644左右下坡,路右邊是江,正面是開闊的江面分叉和草甸,剛到坡底看左方遠處的山腳下好多建築就是仲巴新縣城。仲巴到帕羊,有的說110公里,有的說70公里。

薩嘎縣城K1846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薩嘎縣在日喀則市的西北部,地處喜馬拉雅山北麓,岡底斯山脈以南的西南邊緣,屬邊境縣之一。

拉孜縣查務村K2140

拉孜縣屬於日喀則市。新藏公路或219國道在西藏拉孜縣查務鄉查務村的終點樁號為2140公里,離昂仁縣城不太遠。G219國道與G318國道在拉孜縣的查務鄉查務村交接,沒到縣城。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珠穆朗瑪峰

旅行者到達這裡可以稍作休整。時間緊的一個方向是沿著G318國道過日喀則去拉薩,時間夠而體力好的可以沿著G318國道另一個方向到定日縣,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就在那裡,無論你此生有沒有機會攀登珠峰,去珠峰大本營近距離一睹珠峰風姿,也是三生有幸的快事!

日喀則市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日喀則隸屬西藏自治區,地處中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的西南部,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地區、東鄰拉薩市與山南地區,外與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國接壤。

日喀則建城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後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後藏生活,日喀則被譽為“最如意美好的莊園”。

拉薩市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拉薩隸屬西藏自治區,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東與林芝市相連,西與日喀則市交界,南與山南市接壤,北與那曲地區毗鄰,是藏傳佛教聖地。

詳細自駕路線--拉薩到烏魯木齊

新藏線,荒蕪的美,卻讓人如此心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