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對蝦有拖便怎麼預防?

家有狗崽


在與養殖戶聊天的過程當中,發現很多養殖戶都反映自家的蝦塘中都出現過拖便情況。而且對拖便的處理可是五花八門,結果也差強人意!得拖便的對蝦攝食明顯或者停食,嚴重的還會出現空腸空胃的情況,最後死掉了!

那麼拖便,該怎麼治呢?

拖便的形成:

拖便一期:在池塘旁邊可以看到對蝦在遊伐,並能在料臺上看到細微的拖便現象。

原因分析:水質惡化是導致對蝦白便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平時需要穩定水質穩定,避免水質突變、水體分層等後果。平時加強水環境的治理,可以採用光合細菌、芽苞菌等菌控制水環境,單使用某個菌種效率低,可以採取交替使用菌種的辦法,增強效果。

拖便二期:拖便爆發的集中期在暴雨後或者高溫期間,這兩個時間段,如果我們在料臺上發現拖便情況,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了。

原因分析:在強風暴雨的前後,天氣對池塘的影響還是很嚴重的,我們需要做好防應激、穩定水質的工作。高溫期間需要關注底質變差,防止藻相變化過快!給對蝦帶來安全隱患!

拖便三期:對蝦開始不吃料,並且出現空腸空胃的情況。

原因分析:由拖便引起的空腸空胃的情況是對蝦嚴重病變的情況,影響原因有很多:池塘內含有有害病菌過多(如:弧菌超標)、投餵飼料不當等等。導致對蝦上皮黏膜拖落,與糞便排出體外的一種現象。

處理建議:

一、 溶氧不足是導致池塘爆發拖便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需要在天氣變化前後增強底部溶氧惡化。在治理對蝦拖便的生活,第一也是應該給池塘增加溶氧。

二、使用表面活化劑,打破水體通透性,並且底改。(最好採用氧化型底改產品)

三、如果是倒藻引起的拖便,我們可以先用有機酸解毒保藻,(有條件的引進新水或含優良藻相的水源),然後使用黑土+EM菌+紅糖調水,並排掉池塘底部水,最後追肥、培藻,重新構建藻相平衡!

四、如果是弧菌超標,我們可以採取下列措施:①使用低劑量的消毒殺菌類產品(不能影響藻類的生長為宜),分幾次滅殺蝦塘菌的總數量,一天後再補充多元化的有益菌,抑制弧菌的生長。②同時引進新鮮的水源,最好有優良藻相的水體。③使用乳酸菌等有益菌拌料,整理肝腸,減少其弧菌對蝦體內的繁殖。

五、內服外潑利於對蝦消化、修復腸胃,增強對蝦體質。


新楚留香傳


首先保持一個水質的良好,定時檢測水的各項指標,調水是關鍵。

投餵優質的飼料,不要投餵劣質、發黴變質的飼料,避免對蝦攝食殘餌和變質飼料而患腸炎。

平時多觀察,仔細觀察蝦糞情況(粗、短為好),定期使用(調水、改底)解毒、抗應激的生物製劑。

加強管理:保證每天至少巡塘三次,檢查料臺時注意觀察對蝦的攝食、活力及糞便的情況;關注天氣預報,以及時對氣候變化做出預防措施。

提高免疫:平時在餌料中添加含中藥成分的水質改良劑,可以大大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平時多用乳酸菌拌料,調節腸道

穩水改底:多觀察,定期進行塘底消毒。



海參姐


對蝦“偷死病”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發的症狀,對蝦會毫無徵兆地、少量地死亡,或者在進出水口、排汙口、料臺上發現少量的死亡個體。其在學術上稱為EMS(對蝦早期死亡綜合症)或“急性肝胰腺壞死症”,多發生在養殖期60天以內,病蝦病症一般表現為體色呈白濁並微紅,肝胰腺腫大,質地鬆軟,顏色淡白或淡黃色,繼而萎縮。

什麼原因?

1、致病性弧菌感染

由弧菌感染引起的偷死,主要症狀是對蝦腹節和尾部的肌肉呈現不透明、壞死症狀、蝦體色加深、斷須,以及足變紅。

2、水質惡化

池塘底部出現死蝦現象,死蝦肌肉白濁,同時伴有脫殼不完整的、斷須等現象,這種現象常見於高密度養殖池塘,其主要原因是:晚上底層缺氧,底質管理不善,有機物積累過多;氨氮偏高,亞硝酸鹽高;水質管理不善。對蝦出現鰓腫、黃鰓、黑鰓等,造成對蝦生理性缺氧,從而導致偷死。

3、肝腸病變

池塘水質、底質管理不善,導致有害菌大量繁殖,另外養殖過程中的營養得不到補充,導致對蝦處於亞健康狀態,再加上池塘有害物質,比如藻毒素等不斷積累,導致對蝦肝胰腺發生病變。如果不及時對對蝦的肝胰臟進行保護,那麼腸道也會開始發生病變,出現白便等腸道病害,從而發生偷死。

從蝦殼的軟、硬來判斷偷死情況,可以分為三點:

①硬殼死蝦通常是由細菌感染後引起的;

②軟殼死蝦通常是在蝦大量脫殼時塘底缺氧,水質、底質惡化或因氣候突變等情況下,蝦急性脫殼而引起的;

③硬殼死蝦和軟殼死蝦都有,通常是脫殼不遂引起的。

如何防治?

1、苗種選擇

選擇高質量的苗種,最好是使用過蛭弧菌的苗種,不要選擇使用過抗生素育的苗種,因為肝胰腺及腸道已經受到了傷害,後期管理中會非常困難。

2、水質管理

水體裡的毒素(尤其是藻毒素,比如藍藻毒素等)會影響對蝦的肝胰腺、腸道健康,從而影響對蝦的健康生長。

3、底質管理

池塘底部是南美白對蝦的主要活動區域,因此做好底質管理非常重要。池塘底質管理不善,會出現寄生蟲(纖毛蟲)感染、缺氧,以及毒素積累等情。要做好定期改底,同時也需要合理使用底改產品,例如乾界“底淨片”,迅速改善池底,降解毒素,淨化水質。

4、定期消毒

養殖過程中要做好定期消毒,可以使用乾界“蛭弧菌”減少細菌數量,尤其是副溶血弧菌,使用乾界“塘清散”有助於消除藥物和藻毒殘留、降氨氮、以及抑制細菌等的生長繁殖,細菌數量過多有可能會導致對蝦發病。





黃輝龍vlog


對蝦拉白便是腸炎病的一種,是對蝦腸道中上皮細胞脫落隨著糞便一起排出的現象,檢測腸道往往有大量的副溶血弧菌、哈維氏弧菌、創傷弧菌等致病菌。與水質惡化、飼料變質,或者池塘本身就有病蝦死蝦等因素有關。有養殖戶單純用抗生素處理往往效果不佳,容易反覆。

1.細菌感染

2.藻毒素

3.水質惡化

4.黴菌毒素

5.濫用藥物濫用抗生素、消毒劑、殺蟲劑

6.品種不良,體質欠佳

2/4

預防措施:

1.保持水質穩定,避免水變

2.控制藍藻等不良藻相發生

3.選擇優質飼料,避免過量投餵

4.長期內服乳酸菌助消化防白便:

只有從提高對蝦體質、改善和優化水體環境、切斷病原體傳播途徑等方面著手,開展綜合和推廣健康養殖模式,才能達到杜絕“白便”治療“白便”的目的。


逆流的草魚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加強管理:保證每天至少巡塘三次,檢查料臺時注意觀察對蝦的攝食、活力及糞便的情況;關注天氣預報,以及時對氣候變化做出預防措施。

合理投料:投餵適量丁酸乳酸菌,投料量和投料次數要合理。

保肝健腸:加強營養,及時補充礦物質及維生素等。

穩水改底:定期進行塘底消毒。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奇夏村長


、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每天要養成檢測水質的好習慣,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多觀察一些生活中的細節。

2、每天要關注天氣預報,看看天氣變化是否會引起對蝦應激,在發現天氣突變時要注意抗應激,補鈣和微量元素,要開足增氧機,保持充足的溶氧。



湖南胖胖


常見的白便有以下四類:

(一)急性中毒:對蝦長期處於嚴重惡化的池底環境裡就會慢慢中毒,消化道就會分泌大量濃稠的粘液形成白便。這種情況在水質、底質突變時較為常見。應大換水後用過硫酸氫鉀淨水爽水,次日解毒緩解。

(二)黴菌影響:高溫潮溼季節,飼料原料及飼料容易黴變,黴菌及其毒素會令對蝦中毒排出白便。可定期拌喂多維+三黃+小蘇打+粗鹽。同時選擇優質飼料並乾燥通風存放。

(三)肝臟病變:長期飼餵超負、環境不適應激、病害影響等等原因導致肝臟壞死,隨著消化道排出病變組織、粘液、毒液等就會形成白便。應適當減料,內服外用保肝中藥+海洋紅酵母+多糖寡糖慢慢調理。

(四)急性腸炎:物理性腸炎、中毒性腸炎、急性細菌性腸炎都會有白便現象。用氟苯尼考或氧氟沙星+三黃內服外用即可

上述這些都是針對性處理白便的針對性方案。但大部分的養殖戶都無法判斷區分其中的差別。

那我這裡有個比較簡單的今年見到切實效果的處理方案:

先停料2-3天(土池嚴重的可停料一週,高位池最多三天),停料期間氧化改底(可用片劑過硫酸氫鉀);停料後,料量減半拌餵食鹽(家用加碘鹽)+小蘇打+生薑汁(都是1斤拌10-20斤料)連喂2-4餐;拌喂糞腸球菌(30億以上的)1克一斤料+水溶性多維(一定要是標準的多維,必須要有維D3、維K、維B2、維E等;最好選質量最好的)5克一斤料+海洋紅酵母(含量至少200億的)1克一斤料,一天兩餐連用三天;最後拌喂三黃+寡糖。希望能幫助養蝦的朋友。


藍天浮雲66


隨著全國的氣溫的升高,白便、拖便問題是南美白對蝦養殖的主要病害之一。出現白便時,南美白對蝦食慾下降、生長緩慢、產量低、餌料係數高,狀況嚴重可導致對蝦體重下降,出現“乾癟蝦”,以致發生“偷死”,造成巨大損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水產專家和養殖戶朋友也是想盡了一切辦法,都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祺茂堂小編就對蝦白便問題和廣大的養殖朋友一起探討交流一下,如何應對這一難題。

一、對蝦“白便”的主要症狀

初始階段對蝦攝食正常,但隨著病情加重,出現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蝦身瘦弱,且伴隨遊塘、趴邊或偷死。蝦糞細長呈白棉線狀、有粘性、浮在水面、嚴重時成片漂在水面、有惡臭味。典型的腸道病理變化為粘膜下層細胞增生,上皮細胞脫落;增生並纖維化的細胞層整體脫落,且可多次脫落,形成白便。“白便”成分複雜,主要有肝胰臟排出的病變組織、粘液、毒液,腸道中脫落的黏膜以及一些糞便。

二、對蝦“白便”發生的原因

經研究及實踐經驗總結,發生白便的原因常見有:

1、肝胰臟的健康程度

大家都知道肝胰臟是對蝦體內最大最重要的內臟器官,具有解毒、消化、免疫調節等功能,對蝦大多數疾病都和肝胰臟有關。肝胰臟的組織和細胞遭受侵害而發生病變,就會引起解毒功能下降,引發消化液分泌失常,直接導致消化液中消化酶特別是蛋白酶成分結構和功能異常,而異常的蛋白酶會導致腸道內蛋白質消化分解異常,於是蛋白質不會徹底地被分解為最終產物氨基酸,就被分解為中間產物。這些成分存留在腸道中短時間內得不到進一步分解,受理化因素影響,就很快變性或變質,形成粘性聚合物,產生髮臭的異味。這種聚合物含刺激腸粘膜的有毒成分,會引起腸粘膜脫落、增生、腸道發紅等,這種聚合物難溶於水,密度比水小,或者說比重輕。如果排出體外的蝦便中佔的比例過大,就會懸浮水中或漂浮於水面,這種聚合物在腸道內一般呈淺棕色,排出體外經水解氧化發生顏色反應後呈現乳白色,稱之為“白便”。

2、藥物使用問題

由於養殖戶習慣於用抗生素西藥來治療養殖中出現的病情,導致了濫用抗生素、消毒劑、殺蟲劑均能導致對蝦肝胰臟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肝功能障礙。

3、養殖期間水質底質、天氣是否惡化,尤其是弧菌是否超標。

南美白對蝦是底棲動物,在它們生活的中下層水體,由於殘餌、糞便、死藻的大量累積以及濫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導致該層水質、底質發熱、發臭、泛酸,生物和化學耗氧量大,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嚴重超標,成為原生動物、細菌、病毒的滋生地,若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就會加重肝胰臟負擔,腐蝕腸粘膜,最終導致“白便”拖便。

4、養殖期間對蝦是否吃到腐敗黴變的飼料或其它含化工成分的傷肝食物等。

由於劣質的原料和貯存方法不當等原因,往往會造成飼料中黴菌毒素超標。長期食用黴變的飼料,造成肝細胞壞死,肝胰臟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礙。導致腸內黏膜和血細胞的壞死,這些細胞可以產生胰腺,胃腺,使一些器官顏色變淺。這些副作用反過來又導致對蝦生長緩慢,飼料效果變差。黴菌毒素使對蝦機體免疫受到抑制,容易誘發大規模的疾病。

三、預防措施

(1)加強管理:保證每天至少巡塘三次,檢查料臺時注意觀察對蝦的攝食、活力及糞便的情況;關注天氣預報,以及時對氣候變化做出預防措施。

(2)提高免疫:平時在餌料中添加含中藥成分的水質改良劑,如樂活素(黃芪免疫多糖)仲能(杜仲提取物)欣達安(楊樹花提取物)等,可以大大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3)飼料品質:選擇大品牌飼料廠,可以保證飼料的品質和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滿足蝦體的營養需求。

(4)穩水改底:多觀察,定期進行塘底消毒。

四、抑制辦法:

如果一旦發生白便、拖便現象,儘量選擇含中藥成分的水質改良劑,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可以用魚賦康+菌立克+樂活素拌料,連用3-5天,基本可以消除,抑制病情,後期可以定期在餌料中添加樂活素+仲能拌料,以此來提高蝦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周遊世界的魚


近來許多朋友發現自己的小蝦苗發現拖便,到底什麼原因才是會小蝦苗產生拖便哪;在日常生活中又該怎麼去預防拖便哪?老蝦農就和大家自己分享自己的經驗,探討拖便產生的原因、拖便的預防及應對措施!

一.蝦苗拖便產生的原因

1、水體產生的原因

(1)PH值過高

Ph值在正常範圍內是7.5----8.5之間,當PH值一旦超過9.0以上,則會引起對蝦吃料減慢,水體中有害藻類大量繁殖。

(2)亞硝酸鹽超標

當氨氮高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亞硝酸鹽增高;亞硝酸鹽如果不及時控制會促使對蝦產生亞硝酸鹽中毒;產生拖便、空腸空胃等情況的發生。

(3)藻類毒素

水體中有害藻類大於有益藻類時,有害藻類大量繁殖,吸收大量的溶氧,對蝦在池塘底部會造成缺氧;對蝦也會吃有害藻類,造成對蝦藻中毒引起拖便、嚴重者可出現偷死

2、應激反應

蝦苗在運輸的過程中,外體的環境和塘口的環境不一樣的時候;會產生相應的應激反應。一般情況下,在放入蝦苗之後,會潑相應的抗應激產品,來提高蝦苗的抗應激能力。如果在放蝦苗的時候忽視這一細節,蝦苗很有可能產生應激反應導致拖便。

3、天氣原因

南美白對蝦在養殖過程中由於颱風,下雨等天氣的影響,南美白對蝦苗期體質較弱會出現應激性拖便。

4、飼料的選擇

在小蝦苗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蝦苗自身的成長選擇適合的飼料,在最開始的時候一些客戶選擇用蝦片或發酵料。蝦苗長到一定公分之後要選擇O號料、1號料進行投餵。控制在蝦苗1個小時左右吃完即可,對蝦相對大一些的時候要選擇較好的飼料;目前飼料成本逐漸增加,許多養殖戶為了減少成本,購買一些相對劣質的飼料進行投餵;蝦體對飼料的轉換能力弱,此時吃不完的飼料就會在水體中變質沉落在水底,使水體中的底部變質;當再次投餵飼料時,會使飼料沾染底部的淤泥,蝦吃到體內,會影響腸道中的粘膜脫落,形成拖便。俗稱“一分價錢一分貨”,建議蝦農選擇知名品牌飼料,有質量保證。

二、拖便的預防方法

1、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每天要養成檢測水質的好習慣,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多觀察一些生活中的細節。

2、每天要關注天氣預報,看看天氣變化是否會引起對蝦應激,在發現天氣突變時要注意抗應激,補鈣和微量元素,要開足增氧機,保持充足的溶氧。

3、水體中要定期補充活菌調水,定期改底;補充有益藻類。

4、在小蝦苗的時候可使用腸衛士-丁酸酶肽潑水,為小蝦苗提高免疫能力,增強體質。

三、拖便的建議方案

1、使用生物型改底,第二天進行解毒。

2、內服腸衛士-丁酸酶肽,改善蝦苗腸道系統。

3、外潑營養性產品來增強對蝦的抵抗能力。

4、使用EM調節水質,使水體中的各項指標維持穩定。

5、對蝦拖便期間要控制料比。

此方法為個人養殖經驗,僅供大家參考;在遇到對蝦蝦苗拖便的時候,不要使用化學性藥品及抗生素,後期對蝦的影響較大;大家應以“預防為主”的養殖理念,健康養殖。控制好水體的各項指標及藻相。

在對蝦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亂用藥,要找到其根本原因,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最好找當地的技術員看一下具體的情況再對症下藥。


我是心情卡片


近來許多朋友發現自己的小蝦苗發現拖便,到底什麼原因才是會小蝦苗產生拖便哪;在日常生活中又該怎麼去預防拖便哪?老蝦農就和大家自己分享自己的經驗,探討拖便產生的原因、拖便的預防及應對措施!

一.蝦苗拖便產生的原因

1、水體產生的原因

(1)PH值過高

Ph值在正常範圍內是7.5----8.5之間,當PH值一旦超過9.0以上,則會引起對蝦吃料減慢,水體中有害藻類大量繁殖。

(2)亞硝酸鹽超標

當氨氮高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亞硝酸鹽增高;亞硝酸鹽如果不及時控制會促使對蝦產生亞硝酸鹽中毒;產生拖便、空腸空胃等情況的發生。

(3)藻類毒素

水體中有害藻類大於有益藻類時,有害藻類大量繁殖,吸收大量的溶氧,對蝦在池塘底部會造成缺氧;對蝦也會吃有害藻類,造成對蝦藻中毒引起拖便、嚴重者可出現偷死

2、應激反應

蝦苗在運輸的過程中,外體的環境和塘口的環境不一樣的時候;會產生相應的應激反應。一般情況下,在放入蝦苗之後,會潑相應的抗應激產品,來提高蝦苗的抗應激能力。如果在放蝦苗的時候忽視這一細節,蝦苗很有可能產生應激反應導致拖便。

3、天氣原因

南美白對蝦在養殖過程中由於颱風,下雨等天氣的影響,南美白對蝦苗期體質較弱會出現應激性拖便。

4、飼料的選擇

在小蝦苗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蝦苗自身的成長選擇適合的飼料,在最開始的時候一些客戶選擇用蝦片或發酵料。蝦苗長到一定公分之後要選擇O號料、1號料進行投餵。控制在蝦苗1個小時左右吃完即可,對蝦相對大一些的時候要選擇較好的飼料;目前飼料成本逐漸增加,許多養殖戶為了減少成本,購買一些相對劣質的飼料進行投餵;蝦體對飼料的轉換能力弱,此時吃不完的飼料就會在水體中變質沉落在水底,使水體中的底部變質;當再次投餵飼料時,會使飼料沾染底部的淤泥,蝦吃到體內,會影響腸道中的粘膜脫落,形成拖便。俗稱“一分價錢一分貨”,建議蝦農選擇知名品牌飼料,有質量保證。

二、拖便的預防方法

1、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每天要養成檢測水質的好習慣,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多觀察一些生活中的細節。

2、每天要關注天氣預報,看看天氣變化是否會引起對蝦應激,在發現天氣突變時要注意抗應激,補鈣和微量元素,要開足增氧機,保持充足的溶氧。

3、水體中要定期補充活菌調水,定期改底;補充有益藻類。

4、在小蝦苗的時候可使用腸衛士-丁酸酶肽潑水,為小蝦苗提高免疫能力,增強體質。

三、拖便的建議方案

1、使用生物型改底,第二天進行解毒。

2、內服腸衛士-丁酸酶肽,改善蝦苗腸道系統。

3、外潑營養性產品來增強對蝦的抵抗能力。

4、使用EM調節水質,使水體中的各項指標維持穩定。

5、對蝦拖便期間要控制料比。

此方法為個人養殖經驗,僅供大家參考;在遇到對蝦蝦苗拖便的時候,不要使用化學性藥品及抗生素,後期對蝦的影響較大;大家應以“預防為主”的養殖理念,健康養殖。控制好水體的各項指標及藻相。

在對蝦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亂用藥,要找到其根本原因,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最好找當地的技術員看一下具體的情況再對症下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