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些人,在廠裡幹了好多年基層,明明領導要提拔他,結果他卻辭職了呢?

凡人視誡


原因很簡單,就是看不到希望。即使被提拔又如何?人們往往被表象的東西所迷惑。。

我相信領導在提拔之前,這位員工必定是已經向公司提出了辭職。而為了挽留這位“有用的”員工,公司做出了努力,決定加薪升職提拔他。然而這位員工應該是已經找好了下家,並且工資福利待遇已經遠超原來的公司。所以還是毅然決然的離開公司。

公司在員工辭工前主動提出升職加薪,我相信誰都不會拒絕這份好意。因為這代表公司對員工一直以來辛勤工作的認可----公司沒有忘記這些“老員工”。因此員工同樣有理由相信公司,跟著公司一直幹下去會更好.. 但是現實中,往往是“媳婦熬成婆”,“望眼欲穿”,老員工更多的感受是“鋪路板”,“絆腳石” ,有我沒我無所謂。感覺繼續付出不值得。當離開的時候,你覺得我有價值想提拔留我。但工作那這麼多年,為工廠付出那麼多,你們卻一直都看不見...誰“稀罕”你的提拔?

其實每個工廠,每個公司都有這樣的老員工。當他在的時候,你感覺不到他的價值有多少,然而一旦他不在的時候,可能2-3個人都處理不好同樣的工作。這些員工其實是公司的真正“財富”。他們流失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公司管理水平的低下,員工業績考核不到位。

所以當一個工廠經常出現這樣問題的時候,老闆及管理者應當要反思日常管理有哪些方面不足?特別是績效考核方案存在哪些漏洞?要儘快改善和補上漏洞---“亡羊補牢,尤未晚矣”。



飛翔的世界


我過去的同事,是一個非常有為的年輕人,很陽光,也很有才,在現場當班長,他表現都非常出色,但是,當領導要提拔他時,他卻辭職了。後來我問了原因,發現原因在他自己,也在領導。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的分析。

一、“是金子都要發光”,基層的鍛鍊為提拔奠定了基礎

尼采:是金子埋在哪也會發光!

我的同事進廠裡時才20歲,他做什麼都想辦法拿第一,因此在現場他乾的最好,乾的最快,很快就在一班人裡鶴立雞群,很快,就被車間領導列為培養對象。

第二年,他被提拔為工長,這個時候,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跟孫少平一樣的敢抓敢管,車間的刺頭都放他這裡管理,他都管的服服帖帖的。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到了煤礦點當了曠工,他在底下從一名普通職工成長為班長,是靠他的實力取得的。

他懂得管理,比如,對付刺頭,他敢使狠招,抱著他的腦袋在鋼軌上,等著煤車溜下來,嚇得刺頭使勁求饒,他的大膽瞬間在礦工裡樹立很大的威信。

班組的任務完成的最好,大家和和睦睦,集體氛圍濃厚,領導也都聽說了,看到了,眼含欣喜的想要多栽培他,讓他成長。

二、辭職的“導火索”是領導的掛在嘴邊的承諾

領導的口頭承諾暫時給了力量

由於領導經常給他口頭承諾,說只要有位置空出來,一定提拔他,讓他坐上位置,改變他現在艱苦的窘況。

有了領導的口頭承諾,年輕的同事在心裡有了暗示,這樣的暗示起了非常積極作用,就是促進他更加努力去工作,更加積極的去表現,活幹的越來越好。

眼看著領導的承諾就要兌現了,真正要提拔的時候,卻被其他人臨門一腳,把位置奪走了,我那個朋友他鬱鬱寡歡好一陣子。

領導也看出他的不開心,給他做思想工作,可是他的心已經開始變了,他覺得領導都在欺騙他。

工作他正常開展著,他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希望了。

三、辭職的“始作俑者”是“第三者”的出現

那年,突然間新媒體的出現,他每天關注手機,關注著某個主持人的故事,他著迷了,他自費掏錢到深圳去聽某個主持的千人演講。

現場觀眾都痴迷的聽主持人說,大家非常瘋狂揮舞著雙手,主持人說什麼就回答好,特別是聽他主持人這麼說,“要聽從自己的聲音,趁著年輕趕緊折騰,折騰了才會像他那樣的成功。”這樣極其煽動的語氣極大的鼓舞著他那顆不太安分的心。

他還跟主持人合影,然後把他當做自己學習的榜樣。幻想著哪天,一張嘴也成了“金口”。

這樣的聽演講他去了兩次,第二次回來的時候,剛好領導說這次真的要提拔他了,他卻提交了辭職報告。

領導苦口婆心的做他工作,這次的心意已經定了,不能在改了,於是第二天就收拾包裹南下去了。

綜上所述,原因有他自己的原因,他等不住,看不到體制內的希望,經受不住精神上的打擊,思想放不開。而領導方面,這塊也做的不到位,既然給了承諾,就要耐心培養,不是今天承諾給了別人,明天又承諾給他,導致他真的辭職。然後,據我的瞭解,他現在過得並不好。


碎嘴華姐


前幾天朋友從銀行辭職,大家都挺吃驚,因為上個月他才剛被提拔成部門主管,說來他這個主管也挺不容易,已經在櫃員的崗位幹了8年了,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說,看著身邊其他同事一個個的被提拔,心裡也不是滋味吧。

他辭職的原因也很簡單,幹夠了,雖然被提拔,但收入並不高,而且乾的工作也多了,而且上一個主管就是因為太累,沒時間照顧孩子,考的公務員,成功上岸後就辭職的!

在基層好多年,為什麼遲遲不被提拔

首先,可能考慮公司制度的原因,公司的晉升渠道是否暢通,是否能真正發現人才,還是公司是家族企業,或者嫉賢妒能,沒有給人才足夠的發展空間!

其次,要考慮個人能力的問題,在基層很多年,乾的工作是不是去能力型,比如體力勞動,或者像銀行櫃員這樣的,干時間久了,容易消磨人的上進心。

如果個人能力不足,或者得不到持久的提升,想要得到提拔,也是不可能的。

領導要提拔他的時候,他為什麼要辭職

在這裡我們應該注意,領導“要”提拔他,說明並沒有真正提拔。

是領導給員工畫的餅嗎?還是因為領導已經給員工畫過很多次餅了,員工很不不相信領導的承諾,感覺在這裡只能等死。

員工的辭職,可能是對領導畫餅的厭倦,是一種徹底失望的表現!

綜上

員工在這個時候辭職,很有可能是對工作的不滿,是對領導的失望。

餅太大,吃不著,領導一直畫,員工一直吃不到!

最後乾脆不吃了,不如吃饅頭實在!

記得關注我 ,一起分享職場乾貨,談談職場故事!


只談一二


如果被提拔,工資漲不了多少,責任卻大了很多,或者做起事來更加的崩潰,你覺得你會不會選擇離職?

先聽我講一個身邊事。

我朋友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裡。他在裡面待了三年。

三年的基層員工,讓他對這個公司的文化已經非常瞭解了。

用他的話說就是:累死累活的都是基層老實員工,那些圍著領導轉的都活得舒服著。

公司有一點倒是很適合那些老油條:只要待的時間足夠長,不犯錯,就可以有升遷的機會。

他一開始很不理解為什麼。直到他也開始經歷。經歷了才發現,自己對這個公司其實沒有那麼瞭解。

領導提拔他為基層主管。他以為會有很大的變化,誰知道工資也沒漲多少。

關鍵是,他的工作從此就讓他非常崩潰了。

原本想象中的管理完全沒有,每天就是處理領導交辦的各種臨時性事物,以及所謂的各類報表。他就這樣成了部門領導的專職私人秘書。

他們公司文化又是報表文化,任何一點小事,都得整一套方案出來。寫一版還不夠,領導要求一改再改。

經常一個禮拜下來,忙到轉鍾,結果回頭看,好像一個禮拜什麼事情也沒做。手上的表單依然再一改再改。

此時他才明白了,為什麼公司會出現“工作年限長,就有晉升可能”的這種現象,因為那些聰明人,早就看穿了這一點,還不等到那一天,就已經離開了。

他在煎熬之下,實在是接受不來後,也選擇了離職。

所以,並不是說,有機會被提拔、能當領導,就一定是好事。究竟好不好,只有當上了才知道。

如果看到一個人會在提拔後選擇離開,作為外人,也不一定能明白其中原因。說不定是像我說到的那樣,也說不定有其他理由。比如,剛好那個時候,被其他公司給挖了,開出了更誘人的薪資。

所以說,當你不大理解別人動機的時候,作為旁觀者,依舊旁觀就好了,不要去對別人的行為說三道四。你沒經歷過,就不會理解別人是怎麼想的。

如果非要探究個一二,也請儘量客觀與公正,不要帶著主觀想法。一旦如此,探究的結果,幾乎就失去了意義。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九九觀點】這句話不必當真,因為有的時候老闆要提拔你,僅僅是一句口頭話。真正提拔與否以及提拔的過程中是否出現什麼意外,無法掌控。可是機會就在眼前,員工想抓住自己能夠抓住的機會,員工想擁有自己的主動權,而是不是把自己未來一段時間發展走向讓公司領導掌控。

一、工作多年的基層想要提拔是很困難的。

在這裡不妨給大家澆一盆冷水,告訴大家一聲,在工作當中如果一直處在一個基層的狀態,想要晉升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用一個最簡單的邏輯來講:你在公司基層裡面已經工作了那麼多年,怎麼可能短時間之內就把你安排到公司高層呢?如果這句話不能理解的話,我們不妨用另一句話來講,只不過這句話可能有些打擊人。既然你能夠晉升到公司高層,為什麼你在公司基層工作了這麼多年?

所以一些基層員工想離職的時候,聽到公司領導說:唉呀,你現在離職太可惜了,我還準備過一段時間提拔你呢。你就需要想一想,如果公司領導真的要提拔自己,為什麼等了這麼多年,一點動靜都沒有。

通過這一段分析就不難發現:公司領導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是客氣客氣,只是意思意思。公司領導只是告訴你,他的心裡還有你,你卻離開了這家公司,是你對不起公司領導,而不是公司領導對不起你。

這是一個複雜的邏輯語序問題,這個邏輯語序問題我們沒有必要去講得太明白,反正都是公司當中的套路,大家仔細品味一下就能夠理解一二了。

二、員工要積極主動的抓住機會。

在廠子裡工作了多年,基層公司領導有提拔他的意願,他這個時候積極主動的離開了,只能說這個員工抓住了機會。

原因很簡單:公司領導提拔自己與否,或者什麼時候提拔自己,這個時間永遠是一個未知數,與其在這個未知數當中衡量,倒不如自己積極主動的抓住機會,抓住一切可以提拔的機會。

相比較而言,這一家公司有可能給自己機會,可是這個機會不明朗。如果自己能夠找到另一家企業的另一份工作,不管那一個工作的薪資福利比現在好,還是待遇比現在好,還是能夠給自己晉升的機會,自己都要牢牢的抓住。

因為這樣的機會是屬於自己掌握主動權的,相比較而言,我們更建議員工時時刻刻的掌握自己的主動權,把自己的未來託付在其他人手上,十有八九是不靠譜的事情。


我是廈九九,上市公司品牌總監,職場二寶媽,成長學習博主、頭條號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高效的寫作技巧,歡迎關注我。


廈九九


你追女孩子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心力去追,長此以往還是得不到任何回應。你還會繼續追下去嗎?

如果不是喜歡,誰又願意一直當舔狗?

1、因為工作多年勤勤懇懇,領導長期視若無睹。

  • 工作勤勤懇懇多年,還是得不到領導的認同。
  • 工作價值長期名列前茅,領導還是視若無睹。
  • 沒有靠譜的獎勵機制,領導無動於衷。

只有這些情況,才會讓基層員工慢慢的心灰意冷。

工作價值最大,領導不聞不問,不獎勵不贊同。

所以,作為管理者要懂得賞罰分明,對於工作優秀的員工要及時給予獎勵,千萬不要視若無睹。

2、因為老員工比不過新員工,再待下去結果會更糟。

這種情況可能是老員工工作多年,還不如一個新員工受寵,心裡肯定不舒服。

老員工心理上的失衡,更容易劍走偏鋒,認為領導故意針對自己。

比如升職加薪輪不到自己,表揚讚賞輪不到自己,排優獎勵也沒有自己…

所以,工作得不到回應,只有辭職才是最好的選擇。

3、跳槽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已經找到更靠譜的工作。

這種情況是,員工找到比現在單位福利待遇更好的企業,找到更大的平臺。

在公司工作多年,非常熟悉公司的晉升機制。權衡利弊後,覺得新公司更好更靠譜。

馬雲曾說過,員工想離職無非兩點原因:

一是錢沒到位,二是心裡受委屈了。

我是@壹哥職場說 職場諮詢規劃師,知乎專欄作者,互聯網資深內容營銷。更多職場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

壹哥職場說


朋友提的問題我作為資深打工仔很有發言權。為什麼提拔他作為領導,他不願意呢?無外乎就兩種情況;

1.他在熟悉廠裡的套路和廠裡同事之間的厲害關係,領導自己要人為他背背鍋,得罪人。所以在吃力不討好情況下,他肯定不願意了!可能還有最重要一點工資不到位,誰也不願意做這份差事!

2;對自己沒信心,不能勝任這份工作!只能選擇辭職!



打工仔王子


1.就算繼續工作,晉升之後工作量增加,薪酬並不會增加多少。

每個企業的管理方式不同,有的企業晉升之後雖然工作量增加,但是薪酬並沒有增加多少,所以本身就有離職的想法,即便是給我晉升,我也不願意再做下去。

2.想追隨的人已經不在這裡,所以是否可以晉升沒有必要。

有些人雖然在基層做了很多年,但是已經擁有了很高超的技能。他之所以還在這裡工作,僅僅是因為跟他配合的上級還在這裡。如果上級離開了,那麼他會毫不猶豫的離開他並不在乎這個企業給他的晉升,因為在外面他早就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3.晉升機制阻礙個人的晉升。

有些企業雖然你馬上就可以晉升了但是晉升後還有三年的試用期。也就是說你晉升後的三年還拿著以前的工資,雖然你的名稱變成了代理經理等等。看透一切的人有可能會想,我直接去找一個經理的崗位不更好嗎?


職場新萌圈


你在廠裡幹了好多年基層,那就說明你是個實在人,沒想過當領導,也不會那些阿諛奉承,那現在叫你去當領導,管理員工,那不是要了你的命?


我只說一點,你當領導後,你上面還有大領導,你下面則是曾經的同事,你處在中間,兩頭不是人,對下屬好了,上面領導不高興,讓上面領導高興了,下屬肯定有意見,如果有人不服你,給你難堪,你怎麼辦?以後怎麼開展工作?


你只想到當領導工資高,但怎麼把這個領導當的左右逢源,這裡面有太多彎彎繞,不是實在人參得透的,所以還是老實當基層員工最好~


煜臻懷舊


鞋穿在自己的腳上,只有自己知道是不是合適。有些人看似要提撥,卻自己提出辭職,箇中原委實際上是他知你知我也知。

我認為,提出辭職的做法是正確的。



看似要提撥,實際是假象。

一個在廠裡幹了好多年基層的人,可以想像這是一個只知低頭拉車不知抬頭看路的人。對於這類埋頭苦幹的人,領導當然是捨不得讓他走,但又不願將職位給這些圈外人。為了留住人,肯定要造成一種要提撥的假象,以挽留住繼續幹。

試想一下,已經在基層幹了這麼多年,如果領導要提撥的話,早就提了。何至於“雷聲大雨點小”,看似要提撥卻遲遲未提呢?

在基層幹了這麼多年,自己看透了,所以辭職。

應該說,他本人對領導的這種做法是心知肚明的,也是心中有數,知道自己不可能被提拔,所以心裡也看透了,於是主動提出辭職。



還有一種情況是,也許領導真的是要提撥,但要去的職位不好乾。

這種情況在單位裡有遇到的。如有的人被提拔,但看到自己提撥的是一個非常棘手而又十分難乾的職位,自我感覺難度很大,壓力和風險也都很大。與其去幹了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倒不如現在選擇離開,一走了之。



根據你的問題,分析應該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原因,供你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