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功夫一直受到很多人噴是花架子,又出了一堆“大師”,那麼古代的萬人敵是怎麼回事?

剛日讀史


武術來自於實戰,中國古代內部各種起義不斷,外部有北方遊牧民族入侵,可以說戰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打這麼多年仗,怎麼可能沒有發展出搏擊技術?有些人固執的堅持中國武術都是花架子,中國沒有搏擊技術,那純粹是崇洋媚外跪久了,站不起來了。

韓慕俠

那為什麼現在中國搏擊技術實用性變差了呢?這和中國曆代禁武政策不無關係,所謂“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為了維持王朝穩定往往會施行禁武政策。這對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限制。小說裡政府都很反感甚至總想剿滅江湖人士是符合歷史實情的,畢竟任何政府都害怕國內有一支脫離掌控的力量。

李書文

不用說那些真的和外國武士打過,展現中國傳統武術的霍元甲、王子平、孫祿堂等人都是實戰技能很高的傳統武術名家。民國時期很多傳統武術家還是軍隊的武術教練,如八極拳名家李書文,創編“無極刀”刀法的李堯臣,黃埔軍校首席國術教官韓慕俠等。這些前輩都是以傳統搏擊技術出名,因為搏擊技術高明後來被請進軍隊做武術教練。如果說他們實戰能力不行,難道進軍隊是教軍人健身的嗎?要知道軍隊是專業的殺戮機器,能夠獲得軍隊的認可本身就足以證明傳統武術的搏擊性能。李堯臣

建國後國家開始組建武術協會,對傳統的武術套路進行編訂和簡化,對武術行業進行規範化,提倡競技武術。加上建國後國內總體比較太平,進武館學習的學徒也都是為了強身健體,參加武術競賽等目的。需求沒有了,傳統武術的實戰性內容也就慢慢隱於幕後了。

至於現在的這些“大師”,本來就是實戰武術轉向競賽武術的產物,他們的實戰能力低也是正常。你讓國外的那些職業搏擊選手去打地下黑拳試試,一樣被人捶死。所以,中國武術實戰性能的退化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全世界都一樣,沒必要自我矮化,非貶得一文不值。


孔夫劍


武術絕不是花架子,而是真功夫。大師也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由於現在的武術多是為了表演而改編的套路,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武術的技擊作用,結果就讓很多人認為武術成了花架子。

武術大師有名副其實的,也有濫竽充數的。霍元甲、王子平、孫祿堂等大師都是跟外國拳師打過並取勝的,這都是武林佼佼者,絕非浪得虛名。現在民間也應該還有真大師。當然,現在的假大師也不少。

至於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孰優孰劣,這就很難說了。我認為二者不存在優劣、強弱,只存在修煉者的“道行”深淺的不同。


朕不告訴你


功夫這東西其實分很多種:

一種是類似五禽戲這樣的。嚴格來說屬於健身體操,適當鍛鍊提高身體協調度,主要功能是延年益壽。

一種是近身搏鬥型。比如八極拳,詠春拳,八卦掌這一類的。嚴格說起來這都是屬於街頭鬥毆,黑社會打架用的,一開始實戰還可以,但慢慢的大家都信奉點到為止,實戰角度就差了。

還有一種是軍中功夫。大開大合真刀真槍的衝突,主要是練習力量,和簡單的直來直去的幾招,靠的就是身大力猛欺負人。你說的項羽張飛關羽這都屬於這種。

如果你注意到,就會發現這些萬人敵都是身高體重超出常人的大漢,而且並不是一個人,而都是帶著親兵部屬一群幾百個。這種力量型選手,加上優良武器和快馬,特別是優勢的鎧甲,集群衝鋒起來,拿著劣質兵器的布衣步兵自然是對付不了的。李世民個人武力不見得突出,但是加上三千玄甲重騎兵,普通步兵來個幾萬根本不在話下。

所以,真正的功夫要有實戰,平時練招式架子提高反應速度和身體柔韌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鍛鍊力量。身大力不虧,有了力量身高臂長,打起來先天就有優勢。

就拿我本人來說,身高188體重180,雖然沒正經練過什麼功夫,但平時注重一些力量和身體鍛鍊,會寥寥幾招散打和巴西柔術的地面技,已經基本不輸了。手裡再拿個長傢伙的話,估計也能扛幾個。



天刑17


只因會真功夫的人太少了、全是咬文嚼字的花把式、所以不足為其了。


用戶6811105413811


萬人敵當然是垮張了,但古人是有真功夫的,沒有功夫怎敢入江湖,林沖沒有真本領怎敢應戰洪教頭。


周先生89218


我們就拿關羽張飛來說吧,一個賣綠豆,一個賣豬肉。,,,,會有什麼好功夫嗎?還當陽橋上一聲喝!嚇死幾個大將軍?!,,哈哈哈哈哈,可能不?!


邱康帥1


自從刀槍不入的勇士,一批批的在戰場上倒下,一些武林高手還沒有使出絕招,就讓敵人的大炮和槍支打死了。武功秘籍,以前可值錢了,後來一文不值,因為需要十九年如一日的苦中苦,才能練成,練成第一高手之後可以成為萬夫敵!可是這樣的武功,根本無法培養部隊,因為必須摸骨確認你可以練成,還要十九年的時間才能有成,不適合部隊。後來真功夫幾乎都失傳了!


用戶9552885125178


實在是格鬥術,參考特種兵


mc201801


你說的是小說還是歷史?歷史上從來沒有什麼萬人敵;功夫再高也無法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中國的傳統步兵是非常密集的軍陣,人挨人人擠人,根本就沒有空間給你輾轉騰挪、跳來跳去!可以看看戚繼光的書,打仗是不需要個人功夫的,要的集團衝鋒,正面硬槓!


蟻言行


功夫,一詞最早出現於清末,但真正被世界所熟知是20世紀60年代由李小龍在好萊塢揚名之後,Kung fu一詞也被收入英語詞典。在國外差不多李小龍就是功夫的代名詞,你能說李小龍功夫差嗎?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至少還有個關在哪裡擋著。

萬人敵我覺的就是個形容詞,古往今來的作者應該都喜歡以標題吸引讀者。我猜這詞是古代的標題黨發明的。

關羽-關二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給他老人家捧高點,留不住關帝廟的香火啊!

李廣是軍事才能了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勝一萬個敵人很正常嘛!

項羽應該是歷史上最接近萬元敵這詞的人,可惜最能打的人還是敗給最會用腦子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