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麗江依承藏傳佛教,幾大寺廟皆有非常殊勝的因緣,地處深山幽谷,卻留下不少蒼勁的故事。

滇西北共有十三個大寺,麗江境內有八個,而縣城近郊就有五個呢,現在就讓小編給大家一一盤點一下吧。

_

___

_____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____

______

________

福國寺

在距離白沙古鎮不遠的半山處,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寺院——福國寺,規模龐大,能看到玉龍雪山。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福國寺

福國寺,藏名奧敏南卓林,意為“色究竟天解脫林”。位於雲南麗江白沙鄉,始建於明朝萬曆三十九年(1601年),當初是木氏土司的家廟,木氏土司請來住寺修行的是漢傳大乘佛教和尚,寺名為“解脫林”,後由明熹宗朱由校賜名為“福國寺”。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建築融合了藏、白、納西建築風格的福國寺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結晶;是多民族和諧發展最具特色的標誌。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福國寺1864年毀於兵亂。1882年,寺僧重建。有人認為現存的法雲閣,似是清仿明制重建的。該寺“文革”時再遭破壞,只有“五鳳樓”“解林”的門樓被保留了下來,於1979年遷至麗江城內的黑龍潭公園,五鳳樓具有很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大凡遊覽黑龍潭的人都要來五鳳樓參觀。

文峰寺

文峰寺位於麗江壩西南角的文筆山腰,離古城約八公里。原為靈壽寺舊址,雍正十一年(1733年)噶瑪巴於此講經說法,並建一茅屋。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文峰寺

乾隆四年(1739年)大司徒仁波切來麗江傳法,建議知府管學宣倡議捐資建寺,次年建成,道光八年(1828年)擴建,始稱“文峰寺”。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寺後有金剛亥母靈洞,洞口向東,日出光滿石室,洞中清泉滴瀝,清涼宜人。此靈洞是南瞻部洲二十四靈洞之一,是噶瑪噶舉派主要本尊金剛亥母加持過的聖地。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據稱佛門鑰匙,存放於靈洞側的一道巖縫中,信徒每到雞足山朝拜,都先到這裡來叩拜,稱為“借鑰匙”,歸來時往巖縫中放下1粒小石,以示送回。

玉峰寺

玉峰寺位於玉龍山麓,距離麗江縣城13公里。玉峰寺建於清康熙末年,是麗江著名喇嘛寺之一。寺雖小,卻因有一株山茶而名播海內。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玉峰寺

玉峰寺建於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規模最大時有九個院落,現存大殿及上下兩院。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大殿正門兩邊的四大天王壁畫為第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傑親手繪製;第十世噶瑪巴在繪畫雕塑方面成就卓越,他的畫彌足珍貴,不僅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對虔信者的加持力也不可思議。大殿裙板的二十幅唐卡據說也是第十世噶瑪巴所畫。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玉峰寺的“萬朵茶花”

享譽世界,是噶瑪噶舉派領袖第八世大司徒活佛卻吉迥乃親手栽種,至今已有近300年曆史。寺內有三個院落,聞名遐邇的“萬朵茶花”植於北院中。相傳,這株茶樹系明朝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所植,先有茶樹,而後建寺。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山茶為兩株不同品種的山茶(一為“獅子頭”,一為“早桃紅”)嫁接後成為一體,直徑34釐米,高僅2米,但樹冠面積達56平方米。每年立春後爭相吐豔,立夏花盡,在7個節令的100多天中,先後分20多批開放,每批千餘朵,共開2萬餘朵。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萬朵山茶一樹霞,花團錦簇似山茶,被譽為“環球第一山茶花”。每年春天前來觀賞茶花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在花叢中,花在人群中,人花爭豔,其樂無窮。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指雲寺

指雲寺,位於麗江古城西18公里的拉市壩西部山麓,始建於1727年,麗江五大喇嘛寺之一。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指雲寺

麗江指雲寺位於高原明鏡般的拉市海邊,那青山綠林環抱的指雲寺。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轉經筒

寺廟遠景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儘管經過近三百年的歷史滄桑,地位永在的指雲寺必將閃射出奇異的佛光。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落水洞蓮花祖師的足印增添了幾分神秘,寺旁如錐岩石內留下的梵文給人以奧秘,更有住持指雲寺的十四世東寶活佛贏得了麗維十三大寺總管的地位,十五世東寶活佛(木大喇嘛)進一步在德格八邦寺代理四寶法王之職,給指雲寺增添了不少光彩。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大殿

為三重簷樓閣,寺頂覆瓦,雕樑刻柱,明顯不同於藏區碉房式建築,體現出漢、藏、白、納西建築藝術交融的特色。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據說,舊時當地婚後無子女者必到此石旁焚香脆拜以求子嗣,凡到指雲寺敬香拜佛的民眾也必先到石旁拜祭。此石刻經文生殖圖騰遺蹟的發現,給指雲寺增添了一大奇景。

普濟寺

普濟寺,藏名“舍培蘭辛林”,意為“解脫修行院”,坐落在 麗江古城西 6公里的普濟山密林中,是距古城最近的一座喇嘛寺。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普濟寺

普濟寺隨山就勢,座西向東,建於普濟山腰,高臨麗江西壩子,從這裡向東遠眺,西壩子一覽無餘,東壩子隱約可見,麗江縣城彷彿就在腳下。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普濟寺始建於清 乾隆三十六年,嘉慶十一年重修,道光十四年拓建,民國二十六年,由普濟寺掌寺大喇嘛聖露活佛重修殿宇,大殿覆以銅瓦。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普濟寺是喇嘛教寺院,即藏傳佛教寺院。喇嘛教分五大教派,即噶舉派、寧瑪派,薩迦派,噶丹派和格魯派。噶丹派後併入格魯派,故除去噶丹派,又通稱四大派。噶舉派因起始階段,該派僧人身穿白衣(後逐漸變成紅黃相間),俗稱白教。

麗江藏傳佛教的鉤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