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不漏一人不落一課!五華縣17萬學生齊齊雲上課

“鄭老師,課件能早點上傳嗎?上班前要推送給孩子,時間比較緊張。”

  “我八點前試了,網絡不太好,一直髮不了。我盡力八點前發出去。”

  這是五華縣第三小學206班班主任鄭老師和學生家長,在3月2日第一天網課結束後的一番對話。原來,第一天上課時老師們都想著快點把課件推送上去,基本上在同一時間段造成了網絡塞車,而家長們對網上教學還比較陌生,在上班前30分鐘時間內焦慮地等待著。

  讓家長們放心的是,第二天早上8點前,206班的家校聯絡群裡就彈出了班主任鄭老師推送的課件鏈接,讓昨天焦急等待的家長們鬆了一口氣,也為負責的老師們加油點贊。

不漏一人不落一課!五華縣17萬學生齊齊雲上課

  五華是人口大縣,全縣中小學生總數達171739人(不含學前教育),受疫情影響,按照上級部署全部採取網上教學模式,給教育部門、學生和家長都帶來不小的挑戰。筆者從五華縣教育局獲悉,截止3月4日下午6時止,全部中小學生均實現了網上學習,不漏一人不落一課。

  360名骨幹教師參與優課錄製

  4日下午16時許,走進五華縣第一小學校園裡,空空蕩蕩的足球場上不見一個運動的身影,和往常熙熙攘攘熱鬧場面形成鮮明的反差。而在旁邊的階梯教室裡,三年級美術老師廖碧春正在攝像機前錄製《吹畫梅花》的網絡課件。“現在錄製課件和平常上課完全不一樣,備課的時間都增加了一半以上。”廖碧春老師表示,錄製的課程推送到網絡後,示範操作和互動的環節都少了,僅有課件就會對教學質量大打折扣。為此,她在家人的配合下專門錄製了一段互動環節和示範操作,時長約6分鐘的微課,在課後推送到班級群,讓學生對重點知識點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不漏一人不落一課!五華縣17萬學生齊齊雲上課

  據瞭解,錄製微課是五華縣網課錄製團隊教師的“自選動作”之一,目的就是通過多種形式的輔導,保障學生的網絡教學質量。“錄製前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錄製後的課程還要進行後期製作,經教研組長把關後才可以推送。”五華縣第一小學校長李均告訴筆者說,網絡課件不僅面對學生,還面對家長和各地的老師,無形中對學校和參與錄製的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新的挑戰。為此,該校組織了30名骨幹教師錄製語文、數學、英語課件,還有21名老師分別錄製美術、體育、音樂,還不斷收集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在下次的錄製前加以補充完善。

  筆者從五華縣教育局獲悉,五華縣第一小學參與網絡課件錄製的30名骨幹教師,只是該縣教研團隊360名骨幹教師中的一個小群體。從2月4日起,該縣按照“五育並舉”的原則,已經錄製了398個課件,陸續推送到平臺,按計劃第一階段將錄製1600節課程。此外,該縣還鼓勵廣大老師,依託國家、省、市教育公共平臺,下載優質教育資源,按照“一校一方案”的原則,靈活自主實施線上教育。比如,五華縣第三小學206班,下載清華附小的網課推送給學生們,得到了學生家長的一致認可。“希望繼續用這個視頻。”家長們在班級群裡留言道。

  全力保障不掉線不卡機

  4日早上8點多,龍村鎮留畲村委會就來了10個穿著校服,揹著書包登門造訪的小客人,他們來到村委會後一人一個座位,拿出課本眼巴巴地盯著掛在牆上的電視機——他們來蹭網上網課了。“這裡有4臺電視3部電腦,家長們帶了2部手機,基本上能滿足孩子們上網課的需求,村委大樓3層樓還有一個文明講習所,場所也不是問題。”村支部書記溫益波說,在掛鉤幫扶單位移動公司的支持下,專門購置了終端設備,增強了移動網絡信號,目的就是解決學生上課問題。

不漏一人不落一課!五華縣17萬學生齊齊雲上課


不漏一人不落一課!五華縣17萬學生齊齊雲上課

  網絡和終端設備是邊遠山區農村實施網絡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一開始還真擔心上不了課。”留畲村的溫展昌深有感觸地說。他告訴筆者,他家距離村委會5公里遠,3個小孩分別上二、三、五年級,不僅終端設備不足,網絡不通暢就是個大問題。

  據瞭解,3月2日網上教學第一天結束後,五華縣組織鎮村幹部對開展網上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再次摸查登記。溫展昌3個小孩遇到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引起了五華縣教育局、龍村鎮、留畲村以及留畲小學的高度重視,他們第一時間協商掛鉤幫扶單位移動公司,發揮行業優勢,解決了網課教學的燃眉之急。

  筆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除了村委會提供網絡和終端設備以外,還有支部書記、校長、村委會等個人和單位,分別為網課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甚至掏錢購買流量,保障了每一位學生網上學習不掉線不卡機。

  特約記者:張炳鋒 潘煒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