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不漏一人不落一课!五华县17万学生齐齐云上课

“郑老师,课件能早点上传吗?上班前要推送给孩子,时间比较紧张。”

  “我八点前试了,网络不太好,一直发不了。我尽力八点前发出去。”

  这是五华县第三小学206班班主任郑老师和学生家长,在3月2日第一天网课结束后的一番对话。原来,第一天上课时老师们都想着快点把课件推送上去,基本上在同一时间段造成了网络塞车,而家长们对网上教学还比较陌生,在上班前30分钟时间内焦虑地等待着。

  让家长们放心的是,第二天早上8点前,206班的家校联络群里就弹出了班主任郑老师推送的课件链接,让昨天焦急等待的家长们松了一口气,也为负责的老师们加油点赞。

不漏一人不落一课!五华县17万学生齐齐云上课

  五华是人口大县,全县中小学生总数达171739人(不含学前教育),受疫情影响,按照上级部署全部采取网上教学模式,给教育部门、学生和家长都带来不小的挑战。笔者从五华县教育局获悉,截止3月4日下午6时止,全部中小学生均实现了网上学习,不漏一人不落一课。

  360名骨干教师参与优课录制

  4日下午16时许,走进五华县第一小学校园里,空空荡荡的足球场上不见一个运动的身影,和往常熙熙攘攘热闹场面形成鲜明的反差。而在旁边的阶梯教室里,三年级美术老师廖碧春正在摄像机前录制《吹画梅花》的网络课件。“现在录制课件和平常上课完全不一样,备课的时间都增加了一半以上。”廖碧春老师表示,录制的课程推送到网络后,示范操作和互动的环节都少了,仅有课件就会对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为此,她在家人的配合下专门录制了一段互动环节和示范操作,时长约6分钟的微课,在课后推送到班级群,让学生对重点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不漏一人不落一课!五华县17万学生齐齐云上课

  据了解,录制微课是五华县网课录制团队教师的“自选动作”之一,目的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辅导,保障学生的网络教学质量。“录制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录制后的课程还要进行后期制作,经教研组长把关后才可以推送。”五华县第一小学校长李均告诉笔者说,网络课件不仅面对学生,还面对家长和各地的老师,无形中对学校和参与录制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新的挑战。为此,该校组织了30名骨干教师录制语文、数学、英语课件,还有21名老师分别录制美术、体育、音乐,还不断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在下次的录制前加以补充完善。

  笔者从五华县教育局获悉,五华县第一小学参与网络课件录制的30名骨干教师,只是该县教研团队360名骨干教师中的一个小群体。从2月4日起,该县按照“五育并举”的原则,已经录制了398个课件,陆续推送到平台,按计划第一阶段将录制1600节课程。此外,该县还鼓励广大老师,依托国家、省、市教育公共平台,下载优质教育资源,按照“一校一方案”的原则,灵活自主实施线上教育。比如,五华县第三小学206班,下载清华附小的网课推送给学生们,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希望继续用这个视频。”家长们在班级群里留言道。

  全力保障不掉线不卡机

  4日早上8点多,龙村镇留畲村委会就来了10个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登门造访的小客人,他们来到村委会后一人一个座位,拿出课本眼巴巴地盯着挂在墙上的电视机——他们来蹭网上网课了。“这里有4台电视3部电脑,家长们带了2部手机,基本上能满足孩子们上网课的需求,村委大楼3层楼还有一个文明讲习所,场所也不是问题。”村支部书记温益波说,在挂钩帮扶单位移动公司的支持下,专门购置了终端设备,增强了移动网络信号,目的就是解决学生上课问题。

不漏一人不落一课!五华县17万学生齐齐云上课


不漏一人不落一课!五华县17万学生齐齐云上课

  网络和终端设备是边远山区农村实施网络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开始还真担心上不了课。”留畲村的温展昌深有感触地说。他告诉笔者,他家距离村委会5公里远,3个小孩分别上二、三、五年级,不仅终端设备不足,网络不通畅就是个大问题。

  据了解,3月2日网上教学第一天结束后,五华县组织镇村干部对开展网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摸查登记。温展昌3个小孩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引起了五华县教育局、龙村镇、留畲村以及留畲小学的高度重视,他们第一时间协商挂钩帮扶单位移动公司,发挥行业优势,解决了网课教学的燃眉之急。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村委会提供网络和终端设备以外,还有支部书记、校长、村委会等个人和单位,分别为网课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甚至掏钱购买流量,保障了每一位学生网上学习不掉线不卡机。

  特约记者:张炳锋 潘炜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