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長興紡織產業著力提升競爭力

近年來,浙江省長興縣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產業規模層次持續提升,形成了總量增加、效益提高、品牌打響的積極發展態勢。目前,當地有出口實績企業260多家,年出口額76.97億元,同比增長17.8%,佔全縣出口比重的56.6%。出口市場遍及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出口保持較高增速,同比增長18.9%,佔行業出口比重的67.5%。“長興縣持續推進紡織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優化合理空間佈局,著力生產模式轉變、產業鏈延伸、企業梯隊建設與科技創新,積極打造紡織產業發展集群。”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商務局外經貿科科長馬宣輝表示,近年來長興縣先後出臺了《長興縣紡織產業發展指導意見》《長興縣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2011~2015年)》《長興輕紡城市場培育發展三年(2015~2017)實施計劃》等產業規劃性指導文件,明確以化纖織造為核心的紡織產業集聚發展思路,以纖維差別化、面料功能化、印染綠色化、服裝家紡品牌化、技術裝備信息化為主要發展方向,積極採取紡紗、織造、印染新工藝、新技術,加快形成中高檔產業鏈,重點打造一個綜合園區、四個專業園區和一個專業市場的產業格局,著力提高長興縣紡織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據馬宣輝介紹,長興縣以規範提升為核心,按照不同細分行業類型,陸續開展了噴水織機、印染、非織造布等行業整治提升。全面開展噴水織機織造企業規範提升,完成2700餘家噴水織機企業(戶)內部規範、截汙納管,改造、新建汙水處理廠(站)24座,新改建管網140餘公里,全縣8.4萬臺噴水織機全部實現汙水納管。高標準實施印染行業轉型升級,逐企制定“一企一策”,落實每家企業汙染治理、設備提升、內部管理等措施,淘汰落後設備404臺/套,引進德國特恩氣流染色機、門富士拉幅定型機等先進設備678臺/套,全縣染色設備浴比從1:8減少到1:5,部分設備達到1:3。完成84家非織造布(襯布)企業規範驗收,全縣非織造布(襯布)企業共實施技改項目52項,累計淘汰110臺套落後裝備,完成技改投資6.2億元,引進先進水刺、熱風等設備300餘臺/套。“長興縣制定出臺了《紡織產業招商指南》,著力建鏈延鏈補鏈,提升長興紡織產業競爭力,先後引進桐昆、益南、力嘉、紫琅等一系列‘大好高’項目。桐昆差別化纖維、益南化纖、力嘉錦綸等項目的落地投產極大地提高了長興化纖原料本地化水平,徹底改變了以往化纖原料半成以上從外地購進的局面。”馬宣輝表示,紫琅襯布、王金非織造布、惠龍醫療科技等項目的引進有效地提升了長興縣非織造布產業的產品層次,填補了中高端襯布、醫療用產業用紡織品等領域的空白。

長興縣以“五十強企業培育”“小升規”“科技型小微企業培育”為抓手,持續推進企業梯隊建設。建立領導聯繫龍頭企業制度,跟蹤企業發展,協助解決龍頭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指導企業制定轉型升級“一企一策”,引導龍頭企業帶頭上大項目,加快調結構、促轉型,提升企業綜合實力。鼓勵龍頭企業通過股改上市、兼併重組等手段走集團化發展之路。引導中小企業“抱團發展”,深化織造類中小企業與印染、家紡類大企業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建立穩定的供應、生產、銷售等協作關係,實現了區域內企業的深度協作配套。

“長興堅持‘能展盡展,應展盡展,全力促展’,有針對性的分類指導幫助企業多參展、搶訂單,通過多年不間斷搭建廣交會、華交會參觀展平臺,把紡織企業從最初不願參展變為國際展會的‘最佳業主’。”馬宣輝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