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資管新規下 兩類基金即將成為“歷史”

最近金融圈最大的事件,就是資管新規出臺了!

資管新規全稱《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於去年11月發佈,今年4月27日正式實施,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

資管新規下 兩類基金即將成為“歷史”

大資管時代,新規對於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五大行業的業務都會產生影響。對於公募基金有哪些影響呢?

《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打破剛性兌付;金融機構發行的資產管理產品資產應當由具有託管資質的第三方機構獨立託管;同時對各類資管產品做了詳細的信息披露要求。

這些要求與公募基金長期以來所奉行的準則基本一致,相當於各類資管產品,包括銀行理財和公募基金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打破剛性兌付,受影響的是——保本基金。保本基金(Guaranteed Fund):是指在基金產品的一個保本週期內(基金一般設定了一定期限的鎖定期,在中國一般是3年,在國外甚至達到了7年至12年),投資者可以拿回原始投入本金,但若提前贖回,將不享受優待。這類基金對於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弱的投資者或是在未來股市走勢不確定的情形下,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品種,既可以保障所投資本金的安全,又可以參與股市上漲的獲利,具有其特定的優勢。

資管新規下 兩類基金即將成為“歷史”

經歷了2015年年中股市暴跌行情,投資者入市情緒趨於謹慎,“避險”能力突出的保本基金風潮漸起,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保本基金無論是發行數量,還是發行規模都出現迅猛擴張。2017年2月10日,這是保本基金迎來“改名換姓”的日子,更名為“避險策略基金”,“保本”二字再也不能寫進白紙黑字的合同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本基金規模僅剩餘1858.12億元。

“公募產品以及開放式運作的、或者投資於單一投資標的、或者標準化資產投資佔比50%以上的私募產品均不得進行份額分級。”

翻譯一下,也就是說公募基金將不得進行份額分級。那對於現有的分級基金就需要轉型或者終止。

分級基金(Structured Fund)又叫“結構型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淨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一般分級基金,母基金拆分成A和B,簡單的理解為A把錢借給B去投資,A每年或獲得相對固定的收益,而B借A的錢來投資,這就叫做槓桿了。最直接的表現是B基金漲的多,當然跌的也多。截至2017年末,市場上共有148只分級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共1394.88億元。

資管新規下 兩類基金即將成為“歷史”

自2007年境內首隻分級基金——國投瑞銀瑞福分級成立以來,分級基金一度爆發式增長。而得益於槓桿屬性,不少投資者嚐到了分級基金B類份額收益不菲的甜頭。2012年開始規定認購金額不低於5萬元,2016年又把投資門檻提高到30萬元。今年資管新規的落地,加速了分級基金的“消亡”。 預計多數分級基金將逐步清盤,部分龍頭分級基金可能轉型為LOF。

說到這裡,週末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