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世界盃史話13:馬拉多納登頂,墨西哥總能奉獻精彩的世界盃

說起來,墨西哥兩次舉辦世界盃都十分成功,大概是因為墨西哥地處高原,天氣又炎熱,使得球員不能過度揮霍體力,而要靠技術獲勝,這使得技術型球隊更容易出彩,而技術型球隊的打法更令人賞心悅目,這屆世界盃表現出色的球隊,巴西隊、阿根廷隊、法國隊、聯邦德國隊都是技術比較出色的球隊。這次世界盃再度採取新賽制,就是小組賽之後就單敗淘汰,不再搞第二輪小組循環賽了,這個賽制也延續至今。

世界盃史話13:馬拉多納登頂,墨西哥總能奉獻精彩的世界盃

普拉蒂尼

上一屆巴西隊以極其華麗的打法衝擊世界盃,結果負於機會主義者羅西,這次巴西隊捲土重來,主教練和球員都在,但是都老了四歲,這也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巴西隊小組賽全勝,八分之一決賽4:0大勝波蘭,氣勢洶洶進入八強,而遇到了歐洲打法華麗的法國隊,當時的法國隊由普拉蒂尼領銜,打法十分漂亮,法國隊也有歐洲的巴西隊的說法,這次兩強相遇,給觀眾奉獻了一場極其經典的比賽,雙方都沒有過度的犯規,而是拼腳下技術,最終打成1:1,最終點球決勝,法國隊勝出。

世界盃史話13:馬拉多納登頂,墨西哥總能奉獻精彩的世界盃

魯梅尼格

法國隊進入四強,遭遇聯邦德國,聯邦德國已經連續兩屆進入決賽了,說起來有個有趣的現象,德國隊往往連續三屆都能進四強,而且必定最終會奪冠一次,然後就不能進四強了,比如1966年、1970年、1974年連續三屆進入四強,1974年奪冠,1978年就進不了四強了,1982年、1986年、1990年連續三屆都進了決賽,最終1990年奪冠,1994年和1998年就進不了四強,2002年,2006年,2010年,2014年德國隊都進了四強,最終2014年奪冠,按照德國隊奪冠後就要低落的傳統,2018年應該進不了四強才對。

不過1986年的聯邦德國隊還是如日中天,2:0戰勝法國隊,決賽遇到馬拉多納的阿根廷隊。

世界盃史話13:馬拉多納登頂,墨西哥總能奉獻精彩的世界盃

馬拉多納

馬拉多納在1986年的表現已經很多人說過了,無須太過多說,馬拉多納在1986年的技術和心態已經成熟,擺脫了1982年的毛躁,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馬拉多納一向給人的印象是放蕩不羈,脾氣也不好,1982年世界盃就是故意對巴西隊員下黑腳結果紅牌罰出,但是之後參加世界盃,不管被怎麼侵犯,馬拉多納都沒有太多的抱怨,而國際足聯對阿根廷和馬拉多納其實也很照顧,當時國際足聯基本把馬拉多納當巨星塑造,馬拉多納那兩次出名的手球,要是換成其他人甚至其他球星,早就被罰下去了。

其實阿根廷隊一直有很多球星,很多人過度誇大馬拉多納,比如說阿根廷隊就是一個馬拉多納帶著十個機器人,這實在有些誇張了,就阿根廷的實力,有巴爾達諾和布魯查加的阿根廷,沒有馬拉多納也是超級強隊,1978年阿根廷隊不就奪冠了嘛,阿根廷隊的問題呢,就是缺少一個主心骨,這個主心骨可以是主教練,也可以是球員,1978年世界盃就是肯佩斯和教練梅諾蒂作為這個主心骨,而1986年之後就是馬拉多納做這個主心骨,現在則是梅西。

世界盃史話13:馬拉多納登頂,墨西哥總能奉獻精彩的世界盃

上帝之手

其實很多人都誤會馬拉多納是單純的中場,其實馬拉多納至少是1986年的馬拉多納,和貝利一樣,是前鋒加中場調度這個角色,馬拉多納在南美聯賽和歐洲聯賽也是金靴獎的有力爭奪者,只是進球沒貝利那麼誇張而已,貝利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一個能進球又能助攻的球員才是最強的,假如只是單純的中場調度,總是有辦法被限制,對此馬拉多納對此心知肚明,所以1986年的馬拉多納是最強的馬拉多納,又能進球又能助攻,不管是俱樂部還是國家隊都是如此,到了1990年世界盃,馬拉多納因為體力的關係退到中場調度,其實威脅是降低的,1990年阿根廷隊表現那麼跌跌撞撞,而不如1986年那麼勢如破竹,就是因為馬拉多納這方面的變化,當然,馬拉多納就算不進球,名聲在外,人家總要對其嚴防死守,而有些單純的中場調度家不能進球,就很容易被人釘死,而一旦中場調度失靈,球隊就癱瘓了,馬拉多納比那些中場大師強就強在,難以被限制,這還是指1990年後的馬拉多納,1986年的馬拉多納就是不單難以被限制,還能進球,可以說無所不能。

無所不能的馬拉多納,加上強勁的隊友,阿根廷第二次奪取了世界盃,而聯邦德國和魯梅尼格鎩羽而歸,但是德國隊會在下一個四年捲土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