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出貨量下滑,魅族裁員不孤獨,手機倒閉潮開始誰是下一位?

往年的618,通常是廠商們曬成績,比排名的美好日子。今年的618,似乎有些詭異。電商們也降低了互相拆臺的攻勢,手機廠商們也降低了在618中不理智的促銷。在這個相對冷靜的日子,魅族裁員卻成大新聞,在618前夕就在刷曝媒體。曾經,可以與蘋果媲美的中國“蘋果”,緣何落得如此淒涼?魅族是啟動自救程序,還是手機廠商已經提前進入倒閉潮?

出貨量下滑,魅族裁員不孤獨,手機倒閉潮開始誰是下一位?

分分合合,魅族的戰略受質疑是必然!

其實在2017年,魅族並沒有像想象中那些悽慘。據公開報道顯示,2017年魅族手機出貨量接近2000萬臺,出貨量佔國內市場份額的0.8%,超過200億元並保持盈利,出貨量排在金立、TCL手機之後排名第十位。

這一點,魅族的某高管也很委屈並驗證了以上的數據。

出貨量下滑,魅族裁員不孤獨,手機倒閉潮開始誰是下一位?

按常理說,出貨量超2000萬理應活得很滋潤。但實際情況上,魅族折騰不停止。去年,魅族與魅藍被分拆,不管是人員的原因,還是業務的需求。今年5月16日,原有的魅族與魅藍獨立事業部再次合併。而魅族高級副總裁楊柘將繼續負責營銷,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兼魅藍事業部總裁李楠則負責銷售。

除了人員的折騰之外,此舉至少驗證了魅族的戰略出現的問題。

不只如此,前段時間,魅族15發佈之前,網上最大的新聞不是產品本身的突破,而是內部的互相傾軋,魅族的“亂”與家醜從幕後曝於臺前。

這一切,是決策的失誤,還是人員配置的失誤,還是什麼?我想,魅族的黃章應該有一本帳了。

未來,真的如黃章所言,為應對接下來5G以及IOT大潮的到來,公司的組織要以足夠精簡高效的狀態去抓住機會。這是真的麼?

也許,魅族的淒涼並不是個例。

個例還是群體,手機行業進入低潮期?

在中國手機市場,乃至全球手機市場,進入低迷期似乎已成事實。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年5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1-5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1.59億部,同比下降19%。接近五分之一的下滑,似乎也整體訴說手機市場的不景氣。

那麼,龍頭企業們又如何?

“今年包括榮耀在內的華為手機銷量的中國市場份額將超過30%。”“今年包括榮耀在內的華為手機全球總銷量將逼近2億臺。”6月6日,華為手機掌門人餘承東如此說。

國際調研機構IDC公佈了2018年一季度中國市場手機銷量排行,華為以2120萬的成績位列第一,同比增長了1.9%。小米銷量1320萬臺,同比暴增41%。

出貨量下滑,魅族裁員不孤獨,手機倒閉潮開始誰是下一位?

相比之下,其它的手機廠商就沒有那麼幸運了。OPPO與VIVO同比下降12.6%與4%,被列入其它陣營的手機廠商們下降59.3%。

也就說,除了華為與小米,其它所有的國有手機廠商日子都不好過。

難道,手機廠商剩下3-5家的日子已經來了!

敲響警鐘,哪些手機廠商要注意了?

此情此景之下,魅族並不孤獨。

出貨量下滑,魅族裁員不孤獨,手機倒閉潮開始誰是下一位?

接下來,哪些廠商有可能步入裁員,甚至倒閉的節奏。如果點名到企業名,可被又被說是涉及企業聲譽而被投訴,那麼,筆者談幾條標準,請對號入座吧。

第一, 月銷量不足10萬。

第二, 除了組裝,拿不出任何一點自己的技術特色。

第三, 手機領導人一年半之內就換人的。

出貨量下滑,魅族裁員不孤獨,手機倒閉潮開始誰是下一位?

至於其它的點就不用說了,滿足這三條,基本在2019年我估計就得進入清算期了。除非,有輸血的組織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