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宅家生活:疫情對空氣質量的影響(NASA監測)

2020年春節前夕,全國爆發新冠病毒;國家採取了一系列的隔離、管制,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流動。

在互聯網極度發達的今天,人們藉著互聯網工具,在網上展開“雲會議”、“雲辦公”、“雲課堂”等非會面式交流。

這一宅家生活辦公的行為,側面減少了交通排放。除了基礎的公共交通,私家車很少出現在往常擁堵的馬路上,整體尾氣排放量達到了低值,空氣質量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

宅家生活:疫情對空氣質量的影響(NASA監測)

NASA地球觀測站圖像

上圖為NASA地球觀測站圖像,從2020年1月到2月,同比2019年1月和2月,空氣中二氧化氮含量出現了大幅度下降。

宅家生活:疫情對空氣質量的影響(NASA監測)

中國環境監控總站對3月6日空氣預測

上圖為中國環境監控總站對未來的空氣質量預測,長江以南城市大部分空氣質量達到“憂”;

宅家生活:疫情對空氣質量的影響(NASA監測)

中國環境監控總站對3月10日空氣預測

上圖為中國環境監控總站對3月10日空氣預測,全國大部分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優良”,為向好趨勢。

宅家生活:疫情對空氣質量的影響(NASA監測)

中國環境監控總站對上海空氣質量預測

全國空氣質量好轉,得益於減排。減排不應該只在特殊的疫情時期發生,更應該在生產、工作恢復之後。

天更藍,水更清,減排可以從“宅家經濟”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