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當你老了——在澳華人的養老問題現狀

點擊藍字

当你老了——在澳华人的养老问题现状

關注我們

当你老了——在澳华人的养老问题现状
当你老了——在澳华人的养老问题现状

逐漸老去是誰也無法逃避的現實,如何養老則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Flickr CC: Hitori Sushi )

今日熱點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改編自愛爾蘭詩人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同名詩歌的這首《當你老了》曾讓許多人感慨萬分。

對移民到澳大利亞的華人來說,歌中吟唱出的老人的形象,其實就是自己父母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隨著華人移民,特別是高齡移民的增多,如何讓父母安享晚年成為眾多中國移民家庭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ABS)的統計資料,截至2016年,澳大利亞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接近119萬,這些老年人中有1%以上在家說廣東話,將近1%的人在家說普通話。

当你老了——在澳华人的养老问题现状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在2016年的統計數據,澳大利亞全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有1%以上的人在家講廣東話,約有1%的人在家講普通話。圖中的藍柱代表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數量(來源:澳大利亞統計局)

這一數字意味著在2016年時有至少兩萬餘名中文背景的老年人定居澳大利亞。對在澳大利亞的華人、華僑,特別是從華語地區移民來的老人來說,如何養老已經不是一個十分遙遠的問題。

華人社區中針對養老問題的不同選擇

当你老了——在澳华人的养老问题现状

年逾六旬的珍妮·李(Jenny Li ,音)女士於2004年移民到澳大利亞,目前從事餐飲管理。李女士目前與兒子、兒媳還有出生才幾個月的孫女住在一起。雖然李女士生活安逸,身體健康,但她也考慮到了在逐漸衰老後誰來照顧自己的問題。

“將來我老了後就去養老院。”李女士是一位比較傳統的中國移民,在婚姻和家庭方面都比較保守。不過,她在養老問題上的想法卻比較開放。李女士表示,她對養老院並不牴觸。

“我經常對孩子們唸叨,將來我老了後就去養老院養老,為什麼呢?我年齡大了後自然就要去養老院,孩子還要工作、打拼,沒有時間照顧我,”李女士說。

她同時表示,她認識的不少同齡人都有這樣的想法,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澳大利亞,年老之後都會去養老院,否則身邊連聊天的人都沒有。對珍妮·李這樣的中國老人來說,不給孩子添麻煩,避免寂寞是選擇去養老院養老的的主要原因。

不過,也有一些華人移民希望能把父母留在身邊進行照顧。

已經赴澳10年,現從事機械工程師工作的亞當·李(Adam Li)先生表示,他也瞭解一些目前澳大利亞老人可以享受到的來自聯邦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與中國文化中所講的兒孫滿堂的狀態相比,在養老院中度過晚年是否會略顯孤獨?

他說自己也許做不到幾十年都和父母同住一個屋簷下,但希望在父母年老後能把他們安置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可以經常去探望,有需要的話,第一時間就可以去支援,這大概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就個人而言, 父母的養育之恩,血緣親情, 從心底我是願意陪伴他們, 給他們幸福的晚年。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李先生說。

談及自己年老後如何養老,李先生透露,他在將來也許會選擇一個自己和夫人熟悉的地方,繼續生活,如果在子女住家附近最好。或許,他也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幫幫子女,比如偶爾照顧一下孫輩。

“這是咱們中華文化的傳承,也是中華文化的魅力------家人、親情,”李先生說。

澳大利亞政府的養老措施

事實上,無論是心甘情願去養老院養老的珍妮·李女士還是希望能就近照顧老人的李先生都表示不是很瞭解澳大利亞的養老體系。據《2015-2016年<1997年養老法令>執行報告》透露,在2015-2016年間澳大利亞共有130萬老年人獲得某種形式的養老服務。

澳大利亞聯邦衛生部養老服務網站上的信息顯示,澳大利亞老年人可以獲得的由政府資助的老年護理服務包括居家護理、離開醫院後的過度性護理、臨時護理、養老院入院護理以及短期康復護理。無論哪種服務,都需要通過聯邦衛生部的養老服務網站進行評估,並確定申請人是否有資格獲得任何形式的養老護理服務。

據瞭解,目前聯邦政府提供的養老服務包括:每年一次的老年護理資助申請活動(Aged Care Approvals Round)、《老年護理多樣性框架》(Aged Care Diversity Framework)、社區探望方案(Community Visitor Scheme)以及“我的老年護理”(My Aged Care)服務網站。

澳大利亞聯邦衛生部的一名女發言人表示,“我的老年護理”網站是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運營的網站。當澳大利亞的老人們希望通過政府資助方式獲得各種養老服務時就可以通過這個網站獲取所有信息,並且進行申請護理評估。對語言和文化背景不同的老人來說,若想與“我的老年護理”網站或養老服務提供者進行交流,可以撥打131450(收取本地通話費用)獲得口、筆譯方面的協助。

華人社區中老年護理服務面對的問題

当你老了——在澳华人的养老问题现状

居家護理服務使老人在得到護理服務的同時又不影響其獨立生活的意願。

據服務悉尼華人社區多年的悉尼華人服務社(CASS)的家居高齡服務主任黃漢昌(Ivan Wong)先生透露,在澳大利亞,目前能提供服務於華人社區的養老護理機構並不多。

既然需求大,那為什麼不多修建一些適合華人養老護理服務的護理機構呢?黃先生的看法是,在澳大利亞,提供高齡服務的機構需要經過嚴格的程序才能滿足政府的要求,得到政府提供的資助,而華人機構中能滿足政府要求提供高齡服務的並不多。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高齡護理機構,需要該機構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良好的管理和監管系統,然後才能獲得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資質。此外,政府每隔一段時間還會給已經拿到資質的機構做評估。因此專門能為華人提供居家護理的機構數量並不多,能在自己所居住範圍能找到一家這樣的華人機構幾乎是每個家有華人家庭的願望。

而阿德萊德就有一家這樣的機構,能專門為華人提供服務,讓老人在家無語言障礙,文化背景隔閡的享受護理服務。

春暉居家護理服務中心為我們華裔老人提供高質量的居家護理服務,若有年長者願意將您的護理套餐從其他服務中心轉入春暉,或是將您已獲得批准的護理套餐委託給春暉,請聯繫我們!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通過養老護理機構還是通過“我的老年護理“網站申請老年護理服務,申請人都要先創建賬號,註冊相關信息後申請評估,才有可能獲得由政府資助的養老護理服務。

当你老了——在澳华人的养老问题现状

春暉居家護理服務中心(LingCare)是一家擁有資格認證的專業醫療護理服務公司,提供各種居家養老照顧服務,特別是為阿德萊德華裔年長者們提供綜合性的居家照顧。

如果您希望申請澳聯邦政府的“綜合家庭護理服務”,或是已通過“綜合家庭護理服務”的申請,希望獲得更好更滿意的服務,歡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盡心盡力為您安排最適合您的居家護理服務。

聯繫電話:08 8371 0711

手機號碼:0481 338 851

0481 338 859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497-499 South Rd, Ashford SA 50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