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祕密?

許多正在選購鑽石的小夥伴會問:為何一些鑽石外觀相似,但在價格上卻能相差10~20%,有時甚至更多。這也使他們感到困惑,選擇便宜的擔心鑽石有問題,選擇貴的又會覺得既然外觀相近為何要多花冤枉錢。

想要理清其中的奧秘,我們需要先了解鑽石的4C分級,這其實並不難,不必像鑽石分級師那樣專業,你只需知道具體級別背後的含義即可。鑽石的4C分級是指鑽石的克拉重量(Carat)、顏色(Color)、淨度(Clarity)、切工(Cut),這是美國寶石研究院(以下簡稱GIA)於1949年,為規範鑽石市場、促進鑽石銷售而提出的。

一、克拉重量【Carat Weight】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秘密?

4C分級中的第一個C:克拉重量,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克拉是鑽石的重量單位,1克拉(單位符號:ct)等於0.2克,相當於一枚回形針的重量。1克拉以下的鑽石在銷售上常用“分”來表示,1 克拉等於100分,即0.5克拉為50分。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鑽石越重價格越高,這是大家的共識,不過你是否想過越重的鑽石一定越大嗎?事實上,鑽石的重量不一定等於鑽石的大小,尤其是在鑽石重量接近的情況下,其中的關鍵在於:鑽石的重量“用”在了什麼地方?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秘密?

在上圖中,灰色陰影區域顯示的鑽石底部兩側的額外凸起,這增加了鑽石的重量,但卻不能使鑽石看起來更大。以切工均為GIA標準的3EX切工圓鑽為例,90分圓鑽的直徑最大可達6.25mm左右,1克拉圓鑽的最小直徑僅比6.3mm多一些,這0.05mm的差別,普通人絕難察覺,但這兩者的價格卻可以相差萬把塊哦。因此,在選擇具體鑽石時,關注他的正面尺寸很重要,選顆“體輕臉大”的鑽石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關於克拉重量還有一個小秘密,就是“克拉溢價”,級別相同的99分鑽石和1克拉鑽石,雖然僅相差0.01ct,即0.002g,但是他們的價格卻相差了10%以上。

二、顏色等級【Color Grade】

鑽石顏色分兩大體系:無色鑽石系列與彩色鑽石系列,本期主要介紹無色鑽石系列的顏色分級。早期,關於顏色分級市場上曾出現過多種表示方法,例如使用字母(多個 A )、阿拉伯數字、羅馬字母等。為了統一標準,並與之前的表示方法區分,GIA提出了從D到Z的顏色等級體系,該體系從字母 D(代表無色)開始 ,一直排列到字母 Z(淺黃色或褐色,顏色逐漸加深)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秘密?

作為消費者,你需要了解這幾個關鍵的顏色級別:D-F屬於高色級基本無色,G-J接近無色,H色以下的級別黃色調開始能被肉眼感知,級別越低越明顯。在瞭解了這些顏色級別之後,我們又該如何做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呢?

在這之前,大家需要知道鑽石分級師是怎樣對顏色進行分級的。由於相鄰級別顏色變化十分細微,因此分級需要在嚴苛的環境下進行,條件要求:不帶紫外線能量均勻的專業鑽石燈,暗室或半暗室環境,標準比色石比對,以及2~3專業人員獨立分級。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秘密?

因此,任何人都無法在不達標的環境下對顏色做出準確分級,對於普通人通常只有兩顆色級相差兩個級別以上的鑽石放在一起時才能看出顏色差別。所以,倘若你預算有限,可以大膽地將原先的級別選擇調低1到2個色級,這不會影響日常佩戴效果。另外,如果採用黃色金屬作為戒託時,即使選用K或L色的鑽石,實際效果也還過得去。

三、淨度等級【Clarity Grade】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秘密?

鑽石在形成過程中,會捕獲一些外來物質或留下一些生長痕跡,這是每顆鑽石獨一無二的“胎記”,在內部的稱為內含物,在外部的稱為表面特徵,鑽石的淨度評價是對兩者的多寡以及分佈位置進行的評價。

不同檢測機構對鑽石淨度等級的標識與評價依據大同小異,這裡我們主要介紹一下GIA的淨度分級體系。GIA將淨度標準分為11個等級,如下圖: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秘密?

這11個等級描述的是10倍放大下鑽石中內含物的數量,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這些極輕微、輕微、微內含物可能只是些空洞的形容詞,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這些淨度級別,做了一個簡單整理供大家參考。

無瑕級,沒有任何內含物和表面特徵,這種鑽石非常罕見,大多數的珠寶商都未曾見過實物。內無暇級,沒有內含物只有專業分級師才能觀察到的表面特徵,許多賣拍的頂級鑽石就是內無暇的。

  • VVS1/2、VS1/2與大部分的SI1/2級鑽石都是肉眼乾淨的,少數的SI級鑽石肉眼隱約能看到內含物,拋開這些不好的SI級鑽石不選,既然其他的級別肉眼視覺效果相似,為何不選擇價格相對實惠的VS與SI級鑽石呢?

最後I1/I2/I3級鑽石的內含物都是肉眼可見的,一些I2/I3的內含物甚至會影響鑽石的耐久性,需要慎重選擇。

四、切工等級 【Cut Grade】

鑽石4C分級中的切工這一項,是針對圓形明亮型切割的鑽石進行的評級,而花式切割的鑽石並沒有Cut這一評級項目。圓鑽與花式切割共有的切工評級項目為鑽石刻面的對稱性(Symmetry)與拋光(Polish)這兩項。GIA對切工、對稱性、拋光這三項的評價級別如下: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秘密?

關於鑽石選購一個常見的選擇誤區是:許多小夥伴常常只關心鑽石的顏色和淨度,而忽略了切工,實際上鑽石的切工也是決定這顆鑽石“好不好看”的重要因素。

切工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鑽石的火彩、閃爍和明亮程度,若切工比例不佳會直接影響到鑽石的對光線的反射。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秘密?

普通人觀察一顆鑽石,更多地是看這顆鑽石“閃不閃”,所以 建議是,預算要花在能被感知到的地方,因此圓鑽最好選擇3EX切工的,而花式切割的鑽石則最好能看到實物或者清晰的照片,以便親自感受到鑽石切工的好壞!

五、熒光【Fluorescence】

除了4C分級,鑽石的熒光是反映同樣外觀,不一樣價格的又一項重要指標。熒光是指鑽石在紫外線照射下發出自然光的現象。大約25%到35%的鑽石帶有熒光,帶熒光的鑽石通常比無熒光的鑽石價格低,視熒光光強弱可便宜10到25%不等。

GIA的研究表明對於絕大部分鑽石,熒光的強度對外觀並無明顯影響,在其研究中還提到,大部分人肉眼不能辨別有熒光和沒有熒光的鑽石。GIA根據鑽石熒光的強弱將其分為以下幾個級別:無熒光(None)、微熒光(Faint)、中熒光(Medium)、強熒光(Strong)、極強熒光(Very Strong)。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秘密?

那麼鑽石熒光的強弱又該如何選擇呢?絕大多數鑽石熒光是藍色的,在色彩上藍色與黃色相加趨近於白色,因此對於I色及以下顏色級別的鑽石,選擇中到強的藍色熒光反而會使你的鑽石看上去更“白”。

碰到強熒光的鑽石選擇時需謹慎,因為部分強熒光鑽石受到熒光影響會產生朦朧感或奶油感的外觀,尤其是D、E、F這樣高色級的鑽石,低色級的強熒光鑽石偶爾會有這種現象,若想購買強熒光的鑽石以降低預算,最好能見到鑽石實物。

對於G、H這樣的中間色級,通常中等及以下強度的熒光,都不會對其外觀產生影響。之於高色級鑽石,則最好不要帶有熒光。

挑選高性價比鑽石的訣竅已經告訴你們啦,再也不用怕自己是小白什麼都不懂咯~

  • 愛珠寶的你,快來真庫吧。

平臺所發佈的圖文部分源於網絡,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臺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臺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


鑽石分級裡還有這樣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