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玩盆景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盆景微雜誌


月季盆景作為一個比較奇特的盆景種類,一直不如其他題材的盆景流行,甚至一提到月季盆景,新手會充滿各種美好的幻想:四季開花,造型優美!但是玩盆景的行家卻很少製作,因為月季生長速度過快,造型根本吼不住。比如下圖我用莉莉月季嫁接的小盆景,還是有一定觀賞性的。


比如下圖是悲傷大師做的月季盆景,雖然冠幅還沒長起來,但是隻看造型已經足夠優美了。
那麼月季盆景造型優美、四季開花,為什麼很少人制作呢?這其中估計不僅僅有技術難度,還有更深層次的文化因素,因為月季花在中華文化裡一直不是主流,而盆景又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鎮,在中華文化裡梅蘭竹菊都是被歌頌的,月季雖有提及,但不是主流,甚至還被排斥到邊緣。

近現代中華民族優越感全無,反而月季到歐洲轉了一圈,回來變成玫瑰了,又能代表愛情,我了個去!!!讓我回味一下。不過既然月季盆景有如此的美,那麼我們就可以製作。

選擇根系造型奇特的薔薇根,將側枝養護好,做好預先嫁接的設計,養樁是關鍵,不要急於嫁接,因為枝條長的看起來很茂盛,根系未必發達,這是盆景月季製作的核心。所以養一年根我覺得極其必要,切記!養好根,第二年春天即可嫁接,這樣根系養好了,一旦嫁接成活就能進入旺盛的生長。因為盆景特殊性,所以一般建議嫁接株形極其微小的超級微型月季,比如金平糖、捉迷藏、菜菜子等,這類月季株形極小,花也極小,所以株形比較容易控制,並且開花性極其優秀。依此做出來的月季盆景不僅造型奇特,並且四季開花,也算是盆景裡的一個小門類了吧。

當然我是以造型優美開花豐富的角度來欣賞盆景,但是更多的人是以一種禪意的心態來觀賞盆景,所謂掌中景是自然的縮影嘛。不過無論怎麼說,只要我們能從中欣賞到沒並獲得內心的愉悅,我覺得都是非常好的。對於盆景你覺得呢?

我是書香庭院的玉痕,愛好月季嫁接及盆景月季、樹狀月季的製作,有嫁接、月季、玫瑰相關問題也可以提問邀請我回答或者私信我互相交流學習,也非常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定期推送嫁接技術視頻給你。


書香庭院的玉痕


社會浮躁,但和植物打交道能夠感受到歲月靜好的一面。因為這並不是一件一下能看到成效,看到結果的事,需要日日去關心,需要有耐心。


在長久的修建,努力下,不僅是你的盆景發生了變化,更多的是個人心境的變化。我見過一個養菖蒲的老頭,滿屋子有一千多盆大大小小的菖蒲,他是個藝術家,他很有趣。


他說,我的作品賣,但菖蒲不賣,別人求也沒用。因為修剪菖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當你堅持每天去做後,生活就會有不同的變化。因為修剪,同樣是修心。


來分享一盆養了十年的盆景吧。


朋友來到園裡,總會被這棵松樹吸引。然而,當我把它最初的樣子翻出來給大家看,所有人都會露出驚訝的表情。那麼,它最初是什麼樣子的呢?

2006年8月21日,這棵樹是這樣子的~

2007年12月16日,有了雛形~

2008年5月24日,相對豐滿了一些~

2015年5月18日,7年之後~

2016年5月30日,比上一年又豐滿了一些~

2016年7月14日,重新進行蟠扎復型~

2017年4月17日,春季給它換了個淺圓盆~

2017年7月12日,盛夏來張帥照。


從2006年到2017年,經過我們精心的製作和養護,這棵五針松從最初的毛胚養到現在的成型樁,美了不是一點點。這個時候,內心會很有成就感。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部分內容來源東家盆景匠人萬松草堂。


東家APP


玩盆景玩的是自己的心情;玩的是從下山樁,到成形的過程;玩的是松、柏整形後的效果;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

更多的是對盆景的喜歡和沉醉於欣賞盆景時的愉悅心情。

有這--已經足夠了 。玩自己的!不管他指手畫腳、說三道四。能買就買能賣就賣,沒錢盆景玩不轉。

玩盆景的目的,是為了充實業餘生活,不要搞得太複雜,社會本是一個萬花筒,不能說誰高尚誰低賤,一個人的言行只要對社會負責、對自己負責,其餘都不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這才叫社會。

玩盆景,玩的是自己的心情。只要自己玩得高興,業餘時間不寂寞,我才不管其他人怎麼講吶!

是不是太複雜化了?玩盆景也好、上網欣賞他人作品交流學習也罷,總之追尋的是一種好心情,為了盆景你們心境如此之壞還為什麼要自尋煩惱呢?別玩了!

我玩盆景主要是愛好,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厚底蘊痴迷,.享受自己動手的過程,從不花大價錢買成品.

上網主要是學習.交流.欣賞.現在的社會比較浮躁,也比較急功近利。玩盆景也就是要把心靜下來,沉下去,畢竟好的盆景是要在手裡盤個幾十年的。玩盆景沒有錢是不行的,但整天錢啊錢!嘿嘿,就成盆景販子了。當然,成盆景販子也不是不好,{至少可以來錢}但他手裡最終沒有好東西,因為他都賣啦換錢了!而真正的玩家是吐故納新,精品留的手裡玩的,甚至是傳承的!

既是玩,固然是為了打發時光,獲得樂趣。因盆友間方方面面條件的不同,玩盆景的深度和目的性必定會有所不同,不管從理論上還是實際上都不會達到統一的。玩並快樂著就行。若相互詆譭,嘲諷,漫罵則不是快樂的表現

大家帶著不同的目的玩盆景!有純粹愛好的。有以此為生的。有將此做為第二或第三職業發展的!任何一樣藝術如果沒有經濟利益驅動都將是沒有生命力的!

玩盆景,從物質上說,玩的是金錢,和喝酒,抽菸沒有差異。從精神上說,通過以樁為載體,對自己的一種情緒的宣洩。通過對自然界的生物的新陳代謝的觀察和領悟,從而感悟人生,理解人生,珍惜人生!


國粹閣


第一季接觸盆景的時候,還比較小,當時是被一篇報道,大致是某某盆景賣出了200w。作為少年時代多憂愁煩惱的時候,何以解憂?唯有暴富,一盆樹樁可以賣200w,這樣的報道無疑就令人振奮。於是,在自己家田頭掏了條根,回家後,種地裡,然後它要死不活的狀態,生存了2年,後來,對這個幻想,也就此破滅了。

再次接觸的時候,就已經是在大學時代了。那也不太相信暴富這種事兒會發現自己身上了。但是對盆景也不再是那種急功近利的心態,不去幻想它能夠變現啥的,然後自己因為興趣選了,農業口的專業。同時也有機會在大學期間,承包了一片果園。在結合了果樹栽培,園林樹木栽培養護,植物學,職務與植物生理,土壤學,組培等等課程的學完和果園的實際操作來看,後來發現,小小盆景,濃縮了整個園藝世界的所有知識和養護技巧。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人來解決,並且是整個天地融於方寸之間。最後還能這麼美。於是興趣又提了上來。從我一個果農的角度來看大致是這麼幾點,我覺得有研究價值的。

根域限制栽培技術

那麼大的樹,怎麼生存在方寸盆缽內的?還能存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並且能夠完成整個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動。它是怎樣完成這樣的轉化過程的,這裡面有園林上的許多知識點在裡面,比如,樹木的移栽,同時大樹移栽成活率一直是園林綠化公司都在突破的一個技術,而盆景是怎麼做到的,在根系被損傷那麼嚴重的情況下,復壯。

水肥管理技術

肥力的吸收。方寸盆缽的養分存量,在對於盆景一年內的週期生長,無論如何也是不夠的,這個肥力的補充,就肥力的精準和定量,時機的選擇,這裡面的一套數據,對於智能精準灌溉和物聯網技術是否存在參考價值呢?

土壤管理和種植基質的配方技術

一盆樹樁,在專業的人手裡,它會經歷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時期,人們都會根據利於管理和樹體生長兩個角度去調整土壤的配比。現代農業發展到現在,兩面,無土栽培和有土栽培,無土裡面水培,岩棉,沙培,椰糠,草碳,等等,興起也不久;有土栽培就不多講了,現在種地的許多農名依舊還是不會從根源找出土壤的問題,會用土種地的也越來越少了,但是就是在盆景裡面,你會發現,沒有人會被土限制住,煤渣,沙粒,有基質,塘泥,腐質土,等等,單純的一盆花土的配置會有許許多多介質的加入,而有誰會在自己的地裡想到這些問題?想到的只有用化肥和農藥解決,因此,在盆景裡面,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基質配比和養護技術。

樹木的修剪造型技術

樹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樹木馴養技術

盆栽樹木的生殖生長對盆栽果樹的指導意義

果樹盆景

等等

總之,在修習盆景這門課程的時候,我發現了,盆景雖小,但是其囊括了研究植物的大多數知識在裡面。因此,嘗試培養不同的盆栽樹木,就會對植物的生長有著更深刻的認知的。

在講另外一面,就是觀賞價值。個人是比較欣賞和贊同盆景的藝術風格的,但是,就其家庭養護來說,個人認為,盆景是比較桀驁不馴的,不太適宜長時間的室內養殖,因此也不推薦新手,因為喜歡,就盲目選購,其家庭養護技術,我想,還是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致力於其研究。盆景的發展也要走入千家萬戶,也要可裝飾於每個家庭,可以是設備上的創新,也可以是優勢品種的選育,總之希望其發展越來越好吧。

倒並不太希望盆景發展過快,因為其本身就是時間的藝術,過快過於商業化,大量商品的湧入,只會將藝術品變成臭大街的商品,而低價背後的運作,也會使得其美感打折。同時,盆景養護技術相對比較繁瑣,養護難度較高的,一味的降低其養護難度,讓廣大興趣愛好者入手後,得到不好的養護反饋,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影響其本源的價值。

其次,各流派的盆景也陸續被非物質文化遺產錄名了,希望它能夠是以國粹和藝術的路線去健康發展,以及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要提上日程。

盆景是時間的藝術,以及人和物高度結合的藝術,希望廣大盆友能從修習盆景過程中,修心悟道,緩解疲勞,我是花無缺,和您一起玩兒盆景。


陌上花無缺


盆景不分高低貴賤,大可以玩到幾百萬的小呢也可以做到無成本。山野草叢,厓中雜木都有盆景的氣息在裡面。盆景的忌諱三種心態的人,急功近利,好高騖遠,拔苗助長的人。

盆景的意境換在人生中的格調中,叫做境界,境界高了,生活就變得有滋有味了,看淡了一切,一切皆可如心中所想。奢望少了看見的東西皆可成景。貪慾少了,心中就有如佛家的四大皆空。凡事順其自然。無望無慾。那麼一切皆可成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人性之初皆善皆美。都是一種純粹而乾淨的,盆景藝術亦是如此。“來源於自然,高於自然,而後迴歸自然”自然萬物形式多樣,變化無常,適合的環境下皆可成為風景。盆景的形式美醜都是來源於自然的實物。而自然的美醜。

盆景的痴迷會有一種空的境界。一切的實物在其眼裡皆是美麗的,一花一草,一葉一木。空境之下會讓你更好的接近自然,師從自然。正如李白的斗酒成詩。來源於空的創作下,才有真正自己喜好的藝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藝術的核心是覺醒的,是有其自覺性的,這種自覺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能夠承擔時代重託,承載文化的傳承。

您的關注評論是我寫作的動力

不足之處請寫到評論區,交流經驗請留言,謝謝大家。


喧城靜屋園藝館


您好,養花妙招為你解答。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總有些塵囂讓我們心神不定。心不定,無論幹什麼事都是三心二意。想要安定心神,可以從玩盆景開始。

如果內心像一面明鏡,玩盆景便可以讓鏡子更加明亮。盆景,也就是靜心修行之品。

養花玩樹,澄明心境。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養花玩樹,可怡養性情,師法自然,尊重自然,在創作中參悟,達到寧靜致遠境界。

專業園藝人玩盆景是為了生活,他們把玩盆景當成事業;有些人玩盆景純粹是為了陶冶生活,修心養性,出於個人愛好,平日三五知己在一起,飲茶品樹不亦樂呼,有好作品也不願去參展湊熱鬧,玩樹只圖自己開心快樂;有些人玩盆景是為了彰顯富人的豪氣和財富,總喜歡帶客人到自己後花園轉轉,告訴別人我這樹有好幾百年了;所以同是玩盆景也可展示人間百態......


木木世界觀


盆景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自古以來就是是一項高雅的藝術。 盆景藝術被稱作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活的雕塑,濃縮的園林。

盆景人的心情當然就如同欣賞一首優美的古詩詞,一幅淡雅的山水國畫,一座靈動曼妙的造型雕塑,一處風景雅麗的園林的感覺類似,心中充滿了詩情畫意,賞心悅目的良辰美景。

走進它,你就走進了美,走進了風景,走進了從容淡定的生活。











暢春園花卉盆景


美化居所,釋放心情,陶冶情操,提升鑑賞!


鄧家阿三


玩盆景可以修身養性。獨喜歡雀梅的寒枝。








種麥苗的人


修心養性!戒傲戒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