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除了造電動汽車 這家新勢力造車還將搭建“三網融合”平臺

除了造電動汽車 這家新勢力造車還將搭建“三網融合”平臺

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仍面臨著續航里程、快充技術和汙染轉移等技術瓶頸,而目前各大廠商也在通過增加電池包能量密度、搭建充電效能更高的充電樁等手段推動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6月20日,“智能電力公路‘三網融合’平臺暨上海國能新能源汽車基地啟動儀式”在上海市松江區G60科創走廊舉行。作為國能汽車2018年的重點項目,智能電力公路“三網融合”平臺將是國能汽車未來與整車製造相併行的首要研發項目。

為此國能汽車董事長蔣大龍表示:“‘三網融合’平臺是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過去六年國能汽車通過完成收購瑞典薩博汽車公司,聯合瑞典智能電力公路公司、瑞典Mimer公司等全球著名企業,已經開展‘三網融合’等相關技術的研發。”

界面記者獲悉,智能電力公路“三網融合”平臺是由國能汽車聯合產、學、研等多方共同發起,旨在推進交通網絡、能源電力網絡和信息網絡的“三網融合”,從而改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而該項技術未來將有利於解決長距離、大噸位純電動商用車的充電問題,並且將通過信息網絡的融合進一步展開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究。

除了造电动汽车 这家新势力造车还将搭建“三网融合”平台

在談及技術可實施方面,瑞典智能電力公路公司董事長Gunnar Asplund表示:“智能電力公路技術在瑞典已經過近十年測試,該系統可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道路交通電氣化與智能化改造,而且該技術在提升電能利用率上十分具有成效,為解決純電動汽車、純電動物流車電池容量、電池成本、價格以及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

根據實驗數據顯示,智能電力公路技術理論上可減少90%的充電樁數量與約80%的電池使用量,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約3倍,降低純電動汽車造價約40%,降低車輛運行、運輸成本約50%。目前國能汽車首款轎車NEVS 93車型已經開展智能電力公路的路測工作,該款測試車型搭載一臺功率為120kW的前軸驅動電機,電池包容量為12kWh。

不僅如此,由國能汽車推動的智能電力公路系統還將結合瑞典Mimer公司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及嵌入式數據處理技術,向車輛提供更加精確的交通信息大數據支持、管理及實時數據的安全共享等功能,進而保證車輛在行駛及自動駕駛過程中的安全與高效。

除了造电动汽车 这家新势力造车还将搭建“三网融合”平台

而作為項目的牽頭方國能汽車,其公司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瑞典特羅爾海坦市,產品研發和製造中心設立在中國。國能汽車早在2012年9月便收購了瑞典薩博汽車公司核心資產及知識產權,包括薩博汽車有限公司、薩博汽車研發中心、薩博動力總成有限公司、薩博模具有限公司、薩博地產有限公司,以及薩博新9-3平臺和鳳凰平臺的全部知識產權。

2015年,國能汽車在天津註冊合資公司,天津的研發中心及工廠一期已於同年10月開工建設。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核准國能汽車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並在2017年CES ASIA上正式發佈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基於薩博鳳凰平臺開發的9-3系列概念車型。

而在今年下半年國能汽車將在瑞典正式啟動純電動汽車的生產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