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精讀9│北大金融課:貪婪、恐懼是人的本性(一)

第五章

關於理性的財經常識

恐慌害死很多人

傳統金融理論,以法瑪的“有效市場假說”為基礎,他認為投資者是理性的,市場是有效率的,市場上各種資產價格已經接近合理性,投資者之間的交易是隨機性的,投資者只能作出長期投資決策而不能獲得短期超額利潤。

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有效市場假說”得到了大量實證結果的支持,但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在資本市場上發生許多異常現象完全不能用已經存在的方法和理論來解釋。

比如,按照常理,資本市場價格下跌,風險基本上已經被釋放,投資變得相對安全和更有價值性,這個時候發出買入信號,人們理應購買,結果反而是拼命賣出。

人們總是在商場打折的時候進行瘋狂搶購,但在股市裡越是超跌的股票越是充滿了恐慌,反而追漲跟風的人更多。

精讀9│北大金融課:貪婪、恐懼是人的本性(一)

行為金融學,運用心理學、社會學、行為學來研究金融活動中人們的決策行為,否定了傳統金融理論中的理性人假定,認為人通常是非理性的,因其在認知過程中的偏差、情緒偏好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使投資者無法理性地作出無偏評估。

由於行為金融學對市場異常現象的良好解釋,而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行為金融學從投資人的行為、心理特徵來分析、解釋資本市場上的某些變化原理和現象。

比如,為什麼股價跌了反而賣的人多、買的人少?這是因為人有一種從眾心理,大家總認為大多數人是對的,既然大多數人都採取了賣出的行動,那麼作為個體他也願意賣出。

這不僅是人、而且是許多動物固有的心理特徵。

再比如,投資界普遍存在一個現象:當一隻股票上漲時,持有者特別願意賣出獲利了結,但當這隻股票跌了10%時,就不願意賣出。行為金融學研究發現,這是因為人們有一種損失厭惡的心理特徵,不願意接受損失的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投資人明知道企業的基本面有問題了,也不願意賣出,而對“將來能夠漲上去”抱以僥倖,並以此來麻痺自己。

行為金融學就是以人的心理特徵和行為特徵為出發點來研究、解釋股市變化的現象。傳統金融學是把股市當死物研究,很多現象解釋不了。

行為金融學歷史地承認了股市是活物,其很多變化和過程是由人的心理因素決定的,承認股市變化在很多情況下不是純客觀的,而是與參與者的心理特徵和行為特徵有關。股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性的反映,股市中的很多現象都不符合科學的原理和既定的邏輯。

過去的理論假設資本市場參與者都是程式化、理性的行為,完全遵循利益的原則。實際上,每次股市大跌或個股價格大跌時都會出現“羊群效應”:一看到別人都在拋售,投資者會不顧一切、不問任何原因就條件反射式地賣出,這就是人的心理和人性的自然反映。

這時,人不是在作理性的決定而是一種下意識的條件反射,人的主觀情緒結構就是先由情緒支配,再由理性支配的。確切來說,股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也是心理博弈。巴菲特說的“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就是心理博弈。

糾正了以往資本市場金融理論的基礎性錯誤,這就是行為金融學的重要價值。然而,行為金融學產生於國外,它也有一些方法論和根本的缺陷。

目前行為金融學主要是探求人類心理有哪些共性的規律性特徵,並且用這些人類基礎的客觀心理特徵來分析解釋股市的現象。

它的不足是發現了問題,但沒有解決問題。它發現了人的心理特徵是股市變化的決定性原因,也發現了一系列人類共有的具體心理特徵,並且總結出了這種具體心理特徵對投資成敗的影響,但是它沒有指出投資者應如何克服這些不利於投資的固有的心理特徵。

也就是說,行為金融學發現、提出、總結了人類有“羊群效應”和從眾等心理特徵,並且也認識到其危害嚴重,但是並沒有更進一步指出人類應該怎樣避免這種危害,可以用哪些具體的方法和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

行為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一樣,也是研究證券市場投資策略的理論,只不過行為金融學強調的是投資者要結合心理學注重心態和情緒的變化,因為人的思維、心理因素才是最重要的,這種因素是會隨時間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傳統金融學沒有結合人的心理因素進行有效分析。

精讀9│北大金融課:貪婪、恐懼是人的本性(一)

行為心理學的主要理論:

期望理論、後悔理論、非理性因素與過度反應理論、過度自信理論。

期望理論,是指人們對相同情境的反應,取決於他是盈利狀態還是虧損狀態。

比如:投資者在虧損一美元時的痛苦的強烈程度是在獲利一美元時高興程度的兩倍。具體如下:

某隻股票現在是20元,一位投資者是22元買入的,而另一位投資者是18元買入的,當股價產生變化時,這兩位投資者的反應是極為不同的。

當股價上漲時,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堅定地持有,因為對於他來說,只是利潤的擴大化;而對於22元的投資者來說,只是意味著虧損的減少,其堅定持有的信心不強。

由於厭惡虧損,他極有可能在解套之時賣出股票;而當股價下跌之時,兩者的反應恰好相反。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急於兌現利潤,因為他害怕利潤會化為烏有,同時,由於厭惡虧損可能發生,會盡早獲利了結。

但對於22元買入的投資者來說,持股不賣或是繼續買入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為割肉出局意味著實現虧損,這是投資者最不願看到的結果。

後悔理論,是指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常出現後悔的心理狀態。

由於人們在投資判斷和決策上容易出現錯誤,而當出現這種失誤操作時,人們通常感到非常難過和悲哀。

所以,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為了避免後悔心態的出現,經常會表現出一種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賣出一隻股票時,往往受到買入時的成本比現價高或是低的情緒影響,由於害怕後悔所以想方設法儘量避免後悔的發生。

非理性因素與過度反應理論,是指投資者面臨股市的漲跌時非理性因素佔據主導。

通常是對於最近的經驗考慮過多,並從中推導出最近的趨勢,而很少考慮其與長期平均數的偏離程度,由此產生認知偏差。

另外,投資者會對利空消息過於敏感,而對利好消息麻木。因而,市場也就形成了所謂的過度反應現象。

過度自信理論,是指人們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過於自信。

投資者趨向於認為別人的投資決策都是非理性的,而自己的決定是理性的,是在根據優勢的信息基礎上進行操作的。

事實並非如此,過度自信來源於投資者對概率事件的錯誤估計,人們對於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產生過高的估計,認為其總是可能發生的,這也是各種博彩行為的心理依據;

而對於中等偏高程度的概率性事件,易產生過低的估計;

但對90%以上的概率性事件,則認為肯定會發生。

這是過度自信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參加投資活動會讓投資者產生一種控制錯覺,控制錯覺也是產生過度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質上,行為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唯一的差別就是行為金融學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與投資者行為有關的心理學理論。

精讀9│北大金融課:貪婪、恐懼是人的本性(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