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揭祕故宮“營繕之道”:樣式雷燙樣與單士元彩繪

提到中國的宮廷燙樣,首推擁有二百多年曆史的“樣式雷”一家,家藏留傳的“樣式雷”燙樣,包含圓明園、頤和園、故宮等眾多處。為了讓大眾對古建築有深入瞭解,故宮博物院舉辦的“營繕之道:紫禁城的營造與保護”展覽不僅呈現了人們熟悉的“樣式雷”,更展示了相對陌生、卻對故宮建築保護事業付出畢生心血的單士元先生關於古建築彩畫研究的成果。

近日,“營繕之道:紫禁城的營造與保護”系列展覽的《單士元》主題展覽在故宮東華門城樓展廳開展。為了讓大眾對於古建築有更深入的瞭解,展覽一層主要展出清朝的一些燙樣和清朝皇宮部分建築的“建築圖紙”。二層主要展出古建築的一些“零件”,如天井和宮殿裡的彩繪、故宮部分宮殿的玻璃等。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展廳內景

燙樣,就是立體模型,是中國古建築特有的產物,是為了給皇上御覽而製造的。因為需要熨燙,所以稱燙樣。清朝建築工程,在管理上一如唐來制度,有內、外工之分。工部營繕司掌管外工,內務府營造司承辦內工。乾隆年間又在圓明園臨時設有內工部,專門辦理園工設計事務。內務府營造司設有樣房、算房,樣房負責設計圖紙、製作燙樣。

提到為宮廷製作燙樣,就不得不提“樣式雷”。“樣式雷”一家自清康熙年間到清末,幾代人在樣式房長班,歷時二百餘載,家藏留傳下來的“樣式雷”燙樣,從內容看,包括圓明園、萬春園、頤和園、北海、中南海、大內(故宮)、景山、天壇、東陵等處。其中以同治重修圓明園時期所制燙樣佔多數,既有圓明園中路全部,還有中路的泉石自娛、同樂堂、上下天光、思順堂、天地一家春,圓明園北路的恆春堂、課農軒、廓然大公,南路的勤政殿,西路的萬方安和等數十具。頤和園有德和園戲樓(清音閣)、治鏡閣等。北海有漪瀾堂、慶霄樓、靜心齋、畫舫齋、快雪堂等。每一處各有燙樣數具,此外還有地安門、東陵等處的燙樣。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養心殿戲臺燙樣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西苑勤政殿燙樣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北海澄性堂燙樣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圓明園清夏堂燙樣

除了燙樣,展覽也展出清代的宮殿添改裝修圖樣。收藏在國家圖書館和故宮博物院的樣式房資料涵蓋了多次養心殿內簷裝修改造過程,其中改變則以東暖閣為主,在人們熟知的清末針對垂簾聽政功能所做的較大規模的改造之外,嘉慶朝之後,道光年間也有微妙的“重新裝修”。

《養心殿東暖閣添改裝修地盤圖樣》反映的是室內假仙樓的改造過程。該圖樣由墨線朱線繪製,有黃、紅色貼籤數枚,應為內簷裝修改造設計進呈樣。圖樣中反映的改造內容集中在東暖閣後室,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到西側的樓梯,佈局仿東側寢宮設計。同時取消了居中放置的兩張寶座床,改為後簷炕。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養心殿東暖閣添改裝修地盤圖樣》

提到故宮建築,另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單士元。他將一生奉獻給了故宮的文物建築保護事業。他1924年進宮工作,從事文物保護、研究與管理工作74年。他在孟森、沈兼士、朱希祖等先生的悉心指導下,研究明清史及其歷史檔案、考古金石學,奠定了他的學術基礎。在營造學社,他結識了朱啟鈐、梁思成、劉敦楨這三位中國文物保護與研究的巨匠,他們提出的對中國建築的研究應“依科學之眼光,做有系統之研究”、“溝通儒匠、研求營造學”的光輝思想在單士元后60年的建築遺產保護生涯中始終堅持不輟。

單士元數十年踐行營造學社與北京大學學術思想和保護理念,構建故宮建築遺產保護的機構,穩定和傳承匠作體系,呼籲保護傳統工藝,培養保護後輩;提出“著重保養,重點修繕,全面規劃,逐步實施”的古建築維修保護十六字方針,至今仍然是維護故宮古建築的基本原則。

在展覽二層的彩畫展覽區,單士元先生請畫工張連卿、何文奎帶領弟子在1956-1966年按照彩畫現狀臨摹製作的彩畫小樣,當時一共製作了360幅,展覽挑選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展示給觀眾。

如以下的永壽宮坐斗方墊栱板彩畫。彩畫小樣為龍鳳和璽彩畫、西番蓮、靈芝墊栱板、八寶紋平板枋。清代早期對東西六宮的彩畫進行了大規模的重繪,採用龍鳳方心西番蓮、靈芝找頭和璽彩畫。平板枋在青色地上繪有海螺、火珠、珊瑚、雙錢、祥雲、靈芝、方勝等紋飾,因此類紋飾常無定式,任意擇用,故而稱雜寶。永壽宮使用兩色金,使畫面層次感更加強烈,代表了當時的工藝水平。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永壽宮坐斗方墊栱板彩畫

古建築彩畫是附著在木構表面的色彩裝飾畫,不僅對木構件起到保護的作用,還攜帶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並且體現建築的不同等級和使用功能。故宮建築內外簷保留有明清兩代的官式彩畫,標誌著中國明清建築彩畫藝術和技術的最高水平。古建築彩畫包括五大類別,最高等級類別彩畫為和璽彩畫,主要裝飾在皇帝登基理政,帝后寢宮,宗教建築等重要宮殿;第二等類別彩畫為旋子彩畫,主要裝飾在前三殿、後三宮的配殿、門廡,宗教建築的主殿、祭祀建築的配殿;第三種類別“蘇式彩畫”,主要裝飾在故宮的乾隆花園、御花園、建福宮花園和東西六宮;第四種類別“寶珠吉祥草彩畫”,為清初從關外傳入北京的滿蒙彩畫,主要用於皇宮的城門;第五種類別“海墁彩畫”,是整座建築滿畫一種紋飾的彩畫。目前彩畫研究還在不斷深化,不僅限於傳統工藝的研究,也是一個多學科綜合性的研究課題,與化學、材料學、美術學、考古學、歷史學等許多學科都有密切關係。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蟠龍紋天花板井圖樣

展覽也展出諸多建築配件,如樂壽堂嵌琺琅書畫屜心槅扇及故宮的玻璃等。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樂壽堂嵌琺琅書畫屜心槅扇,包括槅心紫檀回紋燈籠框,卡子花鑲嵌蝙蝠夾壽字紋琺琅,槅心雙屜夾藍紗,槅眼雙面貼落臣工書畫。

揭秘故宫“营缮之道”:样式雷烫样与单士元彩绘

故宮的玻璃

雍正年間,紫禁城內開始使用玻璃。到乾隆年間,玻璃窗已在宮中有普遍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