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原創」端午節,舌尖上的江夏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筆者是個十足的吃貨,我的口號是“吃遍天下美食”,當然原因種種終難遂人願,但本地的小吃那一定是要好好品嚐品嚐的。這不,馬上就端午節了,親們跟著我一起品品舌尖上的江夏吧!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油黃鹹鴨蛋

這鹹鴨蛋看它油的,那泌出的黃油簡直能勾出肚子裡的饞蟲。 小時候調皮,吃鹹鴨蛋專摳黃吃,沙沙的、油油的滿嘴生香。幾十年過去了,這一偏好倒沒改,看到鹹鴨蛋,想到的就是油蛋黃。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大蒜蛋

端午至剛至陽,到這一天,一大早母親會把洗淨的新蒜和雞蛋煮在一起,殺菌解毒。當然,吃完以後要記得吃兩片新茶,然後用清水漱漱口哦!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肉包子

端午佳節,江夏人有個獨特的習俗,早餐要吃肉包子。過去是大人們早早起來發面、剁餡蒸包子,但現在圖個簡單,直接到街上的包子鋪預定。每家七個八個的,那天包子鋪的生意特好。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雄黃酒

“飲了雄黃酒,病魔就遠走”,現在雄黃酒喝的人少。過去,爺爺一大早會抹點雄黃酒在小孫子的額頭畫個“王”字,以驅蟲辟邪。親們應該都知道白娘子,那可是千年的蛇仙,那道行也抵不住一杯雄黃酒的威力,可見家裡備點雄黃酒以防蚊叮蟲咬,還是很有必要的。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綠豆糕

這些打小就吃的美食,沙甜清香。小時候吃它,那是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裡,輕輕的咬上一口,不急著吞下去,而是像吃冰棍似的,慢慢讓它在嘴裡融化,沙沙的,甜甜的,一股綠豆香。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粽子

粽子當然是端午節的重要美食。每家每戶都會包。小時候吃的粽子是媽媽用筍葉包的,捆粽子用的繩子是從米麵袋子上解下的索子,摻一點紅棗花生碎,軟糯軟糯的,一股甜香。筍葉肥大,因而那包出的粽子也個大,那時饞嘴的我們,那大的粽子居然會吃兩三個。現在的粽子,葷的素的,五花八門,但最留戀的還是媽媽的清水粽,一股筍香,那是媽媽的味道。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翻餃和炸雞腿

端午節的油炸食品那真是色香味俱全。油是新榨好的菜籽油,面是剛打碾出的新面,炸出的美食金黃脆酥,滿口生香。說起這“炸雞腿”那還有一段故事。小時候,我到舅舅家做客,那日正是端午,舅舅用莧菜裹一層發麵炸著吃,我見著還一陣納悶,還有這樣做著吃的?但炸出的味道很好,我連吃了幾個。我正吃著香時,幾個小老表在旁邊咋呼著說:“今天的雞腿好好吃!”而我從頭到尾連個雞腿的影子都沒有瞧見,便委屈的問媽媽,大人們一聽都笑起來,說:“苕丫頭,你都吃幾個了!

”我這才知道,這用莧菜炸的食品原來就是他們所說的大雞腿,那粗肥的莧菜裹一層面一炸,確實像極了大雞腿。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現如今,這日子越過越紅火,想吃什麼只要市面有的,就都能吃到。端午將至,“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傳統的節日裡,吃,它只是個形式,重要的是一家人歡聚一堂。親們邊陪父母說說笑笑,邊嚐嚐各種傳統美食,那是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

「原创」端午节,舌尖上的江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