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認知升級(一)

傅盛把一個人的認知狀態進行了有趣的劃分,一共是四個境界: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聽起來有點像繞口令,簡單說明一下它們之間的區別。

首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絕大多數人,甚至是現代化之前的絕大多數人類文明——除了西歐文明——都處於這個狀態。他們覺得,世界上所有的知識,要麼祖宗聖人已經說了,要麼就已經寫在經典裡了,要麼就是不重要的。沒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

第二,知道自己不知道。你會說,這不是很正常嗎?我就知道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東西啊。其實這並不容易,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其實是因為經過了現代文明的洗禮。

舉個例子:古時候中國人畫地圖,即使沒有精確的地理知識,山川河流也都畫的很清楚。周邊搞不清楚的地方,就胡亂畫一些山啊,海啊之類的。只有在近代科學思維興起之後,西歐人畫地圖,才有那種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精神。該空著的地方就空著好了,這樣才有好奇心去探索。人的大腦有一種本能的腦補機制,一般是無法容忍自己的世界是殘缺的。即使不知道的事情,往往也會用想象力把它給補齊。所以,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認知狀態定義在“知道自己不知道”,那麼恭喜你——首先,你已經能夠克服本能,向“不知道”開放了自己的心懷。但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一定是定義出了一個問題,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找到一個好問題,其實比找到答案更難。

比如說,我要是面對一個頂級的外科大夫,我雖然這輩子也不會去當醫生,但是我對他怎們組織一臺手術還是很好奇。但是僅僅有這個好奇心沒有用,如果我對這個問題沒有起碼的認知和提前的知識儲備,我一個問題也提不出來。所以按照傅盛的說法,我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所以第二個境界並不容易達到。它甚至不止是一個境界,它實際上是一種能力。

第三個境界是:知道自己知道。這個境界就高了。它難就難在,你不僅得明確把握自己的認知,還得知道你所擁有的東西在整個認知版圖裡的位置。說白了,你得知道,你和不知道這件事的人的區別,你還得知道你和比你高明的人的差距。這就像一個人,對自己居住的城市特別熟悉,一個外地來拜訪的朋友,你可以領著他看東看西。

你們看到的東西是一樣的,但是他看到的是具體的東西,可是你知道這個東西的來歷,相關的細節和聯想,知道它在城市裡的位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走一段陌生的路,去的時候覺得走好遠,回來的時候覺得其實路也沒多長,就是這個道理。一去一回,認知已經在提升。

為什麼有的年長的人告誡年輕人的話,聽起來就是很淺白的道理,但是年輕人就是聽不進去。年長的人最後只好長嘆一聲——“活到我這個歲數,你就明白了”,也是這個原因。

第四個境界,就更厲害了,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當你對一個領域鑽研的時間夠長,你對它的認知達到了很深的程度,即使一個難題擺在你面前,剛開始你也不知道怎麼辦,但是事到臨頭,你真正要做決策的時候,你可能也是在賭,但是你的成功率還是要比那些菜鳥要高很多。這就是所謂的經驗,所謂的靈感,所謂的認知差距。

你甚至都說不出來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決策,但是你就是覺得應該這樣選。這就是傅盛說的認知最高境界,你不知道自己知道。比如說晚清的時候,曾國藩的湘軍有一員大將,叫鮑超。一生參與大戰500場,身上有傷108處,是湘軍最能打的猛將。鮑超每次打仗,都是先嚴禁自己的部隊衝鋒。他自己騎馬站在高處,不斷地判斷敵情,一旦到他覺得是時候了,就喊一聲“差不多了!”,下令全軍衝鋒,往往大勝。這種對雙方形勢的判斷能力,是多少次大戰積累出來的認知,無法言傳給別人,他自己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但是往往就是能把握到那個最準確的點。就像岳飛說的,戰場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也是這個道理。

傅盛說的認知升級的這四個境界,之所以有很大的價值,是因為我們正處在整個人類文明的一個大拐彎時代,每一個行業的認知都在迅速疊加,跨界越來越普遍。

你要做成一件事,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如果不保持這種“自我否定”的認知狀態,就會一事無成。

比如說,做小事,你就是賣水果,如果你不知道現在人出門帶現金的越來越少,你必須得提供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的二維碼,你這個水果攤都經營不下去。做大事更是如此,如果你在創業,如果你僅僅是某個行業裡的行家,不知道潛在的技術潮流,你最後往往會驚訝地發現,顛覆你這個行當的是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家新公司。

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我用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後來他就解釋說,這不是狂妄,這是著急啊。因為對手肯定不在眼前,所以要用望遠鏡去找。找不到,不是它不存在,而是我自己認知能力不夠,我看不到他存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