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張青松:登上極地科考的“破冰船”|見證

張青松:登上極地科考的“破冰船”|見證

張青松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他是最早登陸南極的中國科學家之一,也是在南極大陸越冬的第一位中國科學家。1985年2月,他參與選址和建設的長城站建立。這是我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五星紅旗從此飄揚在地球最南端的白色大陸上。

“作為一個‘偵察兵’,我是幸運的”

冰雪、企鵝、極光……這是張青松接到考察任務時,對南極僅有的認識。在1980年之前,南極大陸對中國科學家們而言,是個紙上的傳說。

張青松:“1979年12月21日,我在青島,剛參加了青藏考察,在寫報告。去了沒幾天就接了個電報,是加急電報,說‘火速歸京,有出國任務’。回來以後業務處處長告訴我,說是要到澳大利亞南極凱西站去考察訪問,(為期)兩個月,1月6日就要出發。(12月)23日接受任務,到1月6日出發,只剩兩個禮拜,具體什麼任務也不清楚。”

張青松:登上極地科考的“破冰船”|見證

1980年1月12日,張青松(左三)董兆乾(左一)和澳大利亞南極局局長McCure(左二)等,離開新西蘭基督城,飛往南極麥克默多站

張青松後來才知道,是澳大利亞政府希望邀請兩名中國科學工作者到澳大利亞南極站考察訪問。藉由這個契機,他和另一名中國科學家董兆乾成了中國南極科考的先行者。

張青松:“作為一個‘偵察兵’,我是幸運的。我們到南極去考察,是中國科學家幾代人的夙願。”

記者:“那時候去南極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張青松:“是,因為不瞭解,只是隱約知道一點,比如風很大,很多飛機失事。在1979年的11月份,新西蘭租用的一架飛機,210多人,在羅斯島的上空,紮了下去。”

記者:“家裡人都不知道。”

張青松:“不知道,我不能跟他們說。我心裡也打鼓。我並不害怕,但是沒有譜。”

張青松:登上極地科考的“破冰船”|見證

張青松(左)接受央廣記者李行健採訪

出發前,張青松在給黨支部的信裡寫下這樣一段話:“此次南極之行,我一定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順利歸來。萬一我回不來,請不要把我的遺體運回,就讓我永遠留在那裡,作為我國科學工作者第一次考察南極的標記。”張青松坦言,那時我們的科學家努力有餘,能力有限。

張青松:“沒什麼準備,他沒有要求我要到底幹什麼,不像我們後來做大量的課題啊項目啊,組織什麼隊伍、怎麼幹,什麼時候完成,都是目的很明確的。那個時候不行。第一次去就是倉促上陣,可以說基本就是去大致看,兜了一圈,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瞭解得很少。”

初登南極的興奮,被漫長的回程路消耗殆盡。地理書上講,南緯45°到55°常年盛行西風,素有“咆哮的50°”之稱。狂風巨浪,足以顛碎所有夢想。

張青松:“回來的時候坐船回來的,這就吃苦頭了。嘔吐不止、很不適應,幾天幾夜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很難受。我想在南極考察還順順當當,回來的時候恐怕要死在路上了,真的很難受、很難受,不想再去了。”

這次南極的“破冰”之旅打開了中國科學家向極地求索的閘門。張青松說,南極是科考的寶地,甚至會讓科學工作者上癮。信誓旦旦“再也不去”的他,很快“反悔”了。

張青松:“看到另外一個站,叫戴維斯站。那個地方有無冰區,有湖泊沉積,那些反映什麼呢?就是環境變化的標誌,這就是證據。後來我就跟澳大利亞南極局的局長提出來,我說,我還想去,上戴維斯站去。人就是這樣,死去活來說再也不去了,看到有我研究的對象非常重要,我又下去了。從科學研究的角度,我應當去,我就是做這個事情的。”

記者:“實際上科學家看到那些化石、標本也會上癮。”

張青松:“是,我一定要拿回來。後來採了有十幾箱標本回來,我又邀請了我的朋友一起合作,寫出了有18篇文章,這是我們中國的首批的南極研究的成果。我感到很欣慰。”

張青松:登上極地科考的“破冰船”|見證

1980年12月初,張青松去戴維斯站越冬考察,站上掛起五星紅旗表示歡迎。

正式加入南極科考國際俱樂部

一兩位中國科學家受到國際科學界的認可,並不等於我國極地考察水平的國際化。儘管有18篇論文傍身,張青松們仍然還是南極的“客人”。

張青松:“當時為什麼要1984年就去建長城站?我們1981年就申請參加了《南極條約》,還有一個南極科學委員會,我們參加了。但是人家說你是成員,不是協商國,一般要做什麼重要決定,就請你出去,你沒有表決權。在《南極條約》裡面你要是有地位,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必須要有自己的南極科學考察站;第二,你要有獨立的南極科學研究計劃。我們自己卻沒有。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站。”

張青松:登上極地科考的“破冰船”|見證

1985年2月20日,原國家科委副主任、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主任武衡為長城站落成剪綵

1984年11月,中國首支南極科學考察隊從上海出發。不久之後,張青松以中國南極考察隊副隊長的身份,第3次登上了南極大陸。他們打算在南極建中國自己的科學考察站。

張青松:“為什麼不建在南極半島,而是建在喬治王島上?因為當時我們沒有破冰船,南極半島周邊冰情比較嚴重,去不了。所以臨時改到喬治王島,就建成了。”

1985年2月20日,喬治王島築起了新的“長城”,中國擁有了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從此,中國正式加入南極科考的國際俱樂部。短短30餘年裡,我們擁有了自己的“雪龍號”破冰船,還擁有了“雪鷹”極地固定翼飛機。

張青松:“從1980年開始,後來一批一批的人集思廣益、瞭解得多了,再後來自己建站了,建了長城站、中山站,再向大陸內部延伸,建了崑崙站,還有泰山站,現在又要在阿德雷角建第五個站。光這麼說,好像很輕鬆,路是一步一步走的。”

張青松:登上極地科考的“破冰船”|見證

1985年2月20日長城站落成典禮

南極的“命運共同體”

曾經登上南極、跨入北極、攀上青藏高原的張青松,也在感嘆極地科考的疾速發展。

張青松:“現在在南極,我們有中山站、崑崙站,相應的北極叫黃河站。我們地球就是一個磁體,一個南極、一個北極,把這麼一個磁力體一起來統一研究,現在這種研究範圍遠遠超過我的知識範疇。這就是發展。”

張青松:登上極地科考的“破冰船”|見證

崑崙站工程倉安裝(中國第25次南極科考隊夏立民攝於2009年1月15日)

南極考察為科學探路,也為國際合作“破冰”。這塊遠離人類斑斕世界的淨土,目睹了科考者們的堅韌自強,也記住了跨越國界的守望相助。張青松的同事曾突發心臟病,由美國飛機實施國際救援;我們的雪龍號也曾對被困的俄羅斯南極考察船施以援手。

張青松:“他們困在那個地方已經有一個多星期了,然後呼救。我們的雪龍號離它有200多公里,在那個海冰密集地區的200公里,其實很遠的,三天時間就趕到那把它拽出來,我們的雪龍號立功了。這個事情不講條件,一定要去救援。這是《南極條約》的作用。在任何情況下,你必須竭盡一切努力去救援。你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你不精心地合作,是不行的。習近平主席講的命運共同體在南極地區來說更貼切!”

張青松:登上極地科考的“破冰船”|見證

2014年1月2日,“雪龍”號上的“雪鷹-12”直升機降落到被困的俄“紹卡利斯基院士”號附近,為轉移船上乘客作準備。

見證者說

“中國南極考察將近40年,這40年發展很快、進步很大。剛開始沒幾個錢,現在(投入)基本都幾千萬、上億。以前沒有破冰船,現在第2條我們自己造的破冰船到明後年就可以下水了。沒有我們強大的經濟實力,國家的穩步健康發展,這是不可想象的。”

——張青松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在這場深刻改變中國、深刻影響世界的偉大變革中,有多少波瀾壯闊的征程,有多少值得銘記的時刻?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踏著40年曆史軌跡,尋訪到很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記錄他們的回憶、思考和展望。


《見證》

本期內容

總監製:蔡小林

總策劃:高巖、魏漫倫

審稿:沈靜文

記者:李行健

音頻製作:王敏

旁白:郭靜、智鵬

視頻審稿:王磊

攝影攝像:劉夢雅、吳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