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民間故事:人行好事莫問前程!兒子動殺心,老母親遭難!

很久以前,徐州府北一個山莊裡,住著一戶很窮的農民。家中只有母子兩人,兒子名叫前程。他娘守寡一直把他拉扯到十八歲,上了幾年學,人很聰明,文才不錯。後來因家窮得揭不開鍋,只好半路失學,以種地為生。

這一年的夏天,前程上山砍柴,忽見西北起了雲彩,接著一道閃一個雷,颳起狂風下起雨來。前程只得扛起扁擔找地方去避雨,等來到半山腰,瓢潑大雨直倒下來。

民間故事:人行好事莫問前程!兒子動殺心,老母親遭難!

前程抬頭看見前面有一孤墓,前臉立著一個很高很大的石碑,他到石碑旁去暫避一下風雨。

奇怪得很,這石碑周圍有幾尺遠都不落滴雨,前程又歡喜又納悶,向上一抬頭,見石碑帽上蹲著一隻說山鷹不像山鷹,說大雁又不像大雁的鳥。前程心想,這隻飛鳥個頭大,分量重,把它逮回家,足夠我娘解饞的啦!這時的前程很孝順,他娘臥病在家,三天三夜沒下黃湯熱水,家裡也缺米少面,斷油無鹽,又無錢買四兩肉,娘肚子裡沒油水,就快餓死了!前程想著就流下了熱淚。

前程費勁力氣掄起扁擔打下大鳥,把這隻大鳥抓住,不知是這鳥受傷了,還是雨大淋溼了翅膀,大鳥幾乎就算送上門的。趁雨不大,就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家裡奔去。

前程到家一摸老孃的額頭還發著高燒,他拿起菜刀在磨石上“霍霍”地磨起來,他磨第一下,聽得有人問他:“前程,磨刀幹啥?”他瞅瞅沒人,又磨第二下,又聽得有人問他:“前程磨刀幹啥?無故殺生要冤冤相報!”

他又瞅瞅還是沒人,他又磨第三下,又聽得有人問他:“前程磨刀幹啥?你放我一命,我保你前程富貴!”

他再瞅瞅,這回瞅準了,原來是那隻大鳥在追問他。前程把刀一板對大鳥說:“我不殺你,我娘有病嘴裡饞咋辦?”

大鳥說:“這好辦,我嘴裡有顆寶珠,是花了千年的道業才煉成的,你既然是位孝子,就送你,你拿到北京皇上那裡去獻寶,保高官任做,駿馬任騎,有無窮的富貴。”說罷一張口一顆閃光的寶珠吐出。前程接在手裡又問大鳥還有麼?大鳥說:“不要貪心不足,一顆就足夠你榮華富貴的了!”

大鳥是想叫前程用這顆珠子得個一官半職來更好地孝敬老孃的,誰知人心難測,前程自得了寶珠,對娘不如往天孝順了,他左眼看娘太醜,右眼看娘太髒。平時走路都把臉抬得高高的,把肚子挺得鼓鼓的,連四鄰也都不理了。這天晚上,他對娘說,要帶寶珠到北京去進寶,娘兩眼淌下熱淚說:“前程我兒,要記住為娘三條交代,到京裡不要貪圖榮華富貴;不要忘了老孃;更不要忘了鄉鄰。”前程聽過後也沒說啥,拿著寶珠就進京去了。

民間故事:人行好事莫問前程!兒子動殺心,老母親遭難!

皇上接過前程的寶珠一看,滿朝庫房的寶珠都不如這顆珠子好。到晚上金變殿擱上這顆珠子能照亮滿金殿,就跟白天一模一樣,絕非凡間之物!

皇帝問進寶人:“你想要什麼官?”前程聽說皇姑長得很漂亮,他大膽地回答:“我要皇姑嫁我,招我為東床御駙馬!”

皇帝又問:“你家中有什麼人?”前程說:“我孤身一人!”

皇帝一來覺得他進寶有功,二來又可憐他孤身無靠,三來看他年紀輕輕,長相不差,就真的答應了。從此,東宮見喜,西宮見愛,就把前程招為駙馬了。

時間又過了三年,前程的老孃在家盼望兒子得了官來接她,兩隻眼想兒子快哭瞎了。這天夜裡,大鳥飛進她家說:你兒前程在京榮華富貴忘了娘,幸虧我當時還留下一隻寶珠,吐給你,你帶著這隻寶珠進京找兒。說完把寶珠吐了出來,比那一顆還大還亮。她把寶珠包好,裝好,辭別鄉鄰,討飯進京,千里遙遠地去找兒子。

這天她來到京都,只聽鳴鑼開道,來了一哨人馬,聽一街兩巷亂說,是前程駙馬千歲回府。老太婆有了精神,把心一橫準備攔轎去認兒子。

旗牌官察告了騎馬千歲,說:“一大街上有一貧婆子,口稱是您生身親孃。”前程聽罷心裡一愣,以為這老婆子早該餓死了,哪知今日找奔京都,這不是往自己臉上抹灰嗎?當初進寶招親曾對皇上說過自幼父母雙亡,這是欺君大罪,又落不孝的醜名。她既然來了,就給她如此這般的辦吧!這會他很生氣,吩咐:“護衛人員聽真!本老爺自幼父母雙亡,無親無故,貧婆冒認官親,用亂棍打死,掀入萬人坑!”

這一聲吃喝,護衛人員如狼似虎,一陣亂棍沒三五下就把老太婆活活打死了!扔到了萬人坑。那位駙馬千歲打死生身老孃後,又一陣鳴鑼開道,前呼後擁地順府去看美人享清福去啦!

民間故事:人行好事莫問前程!兒子動殺心,老母親遭難!

二鳥進林各登一枝。單說京城東邊王集子有個孤兒,姓仁,叫行好,年二十來歲,賣豆腐為生。這天頂著滿天的星星趕早集,小挑子壓得“吱呀吱呀”地。路過亂屍坑旁,聽得有哭聲,行好把挑子擱下問道:“你是人還是鬼?”

坑裡回答:“我是人不是鬼!”

行好又問:“既然是人為啥半夜在此坑裡哭?”

那人又說:“我早年守寡苦熬一兒,得了官職後不認親孃,又用亂棍把我打死扔到萬人坑,我命大沒死,還陽後傷心,在這裡哭的。”

行好聽罷,熱淚早淌下來,用扁擔鉤子把老太婆從坑裡拽上來,集也不趕了,把老人領回家中。兩人又一起訴說身世,都比黃連還苦,就抱頭大哭。行好磕頭認老人作娘,從此,家裡外頭有人忙乎,小日子過得有點人氣了。

第二年開春,一天傍晚,娘對行好說:“兒呀!從明兒起你就別賣豆腐啦,你上北京得官去吧。”

行好說:“您老別取笑為兒了。咱窮得小鍋冰涼,哪裡得官啊!”娘取出一顆寶珠,說明叫兒子進京獻寶就能得官。兒子為娘準備了三月的吃用,就磕頭辭別老孃進京去了。

真巧,這次驗寶的官員正是前程。他怕行好被朝廷重用,自己失寵,編個瞎話,就奏明聖上,說行好偷了他家的寶珠。

皇上跟滿朝文武都不能分清這事的裡表。又見這顆寶珠比前程獻的更加有成色,大白天能射出一道道的霞光。自從前程害母以後,他那顆寶珠就自然地失去了光明,變成石頭蛋子,所以皇上對前程也有點不喜歡。滿朝文武大臣,見進寶人一臉忠厚;平時前程在朝居官,仗皇親的勢力欺壓大臣,大家也都不喜歡他。這時眾卿一齊口呼萬歲,要前程和進寶人鑽御封的銅鍘,驗驗真假。據說凡屬心眼子不正的鑽進銅鍘口,頭、身子就得分家,真正善良的人就太平無事。萬歲准奏,就命人抬來銅鍘。

這鍘是開國皇上封的鎮殿寶物,君臣對它都很恭敬。這時金殿上焚起檀香,群臣拜了二十四拜,天地君親師拜罷,就叫二人鑽鍘明心。.....篇幅有限,進入下面,瞭解更多,可閱讀全部故事。原文標題是“人行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