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看故宮博物院收藏元卵白釉盤細節學樞府瓷鑑定|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

玩收藏,入對門,跟對人很重要。現在古玩圈亂象頻出,國寶幫,破爛幫,片片幫,新名詞層出不窮。很多收藏愛好者,連基本常識都不知道,也一頭扎進了收藏的圈子。憑感覺收東西,他覺得對了,你就不能再說不對。說了,那得跟你急。無他,花了錢的,如果不對的話,那又是多少大洋打了水漂,心痛至極。這時候,鴕鳥這種動物就出現了,不管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家裡人不能說,圈裡人更不能說。一屋子寶貝在那放著,可惜就是無人欣賞。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是筆者寫這些科普文章的初衷。為了避免爭議,花了大量時間尋找高清晰度大圖,基本上都出自大博物館和佳士得蘇富比等業內公認的大拍賣行藏品和拍品,應該說真實程度是極高的,但還是有不少收藏愛好者朋友,全部否定,連故宮藏品也全部都是假貨,我還能說什麼呢?只能無語。

以標準器為標準去搜尋研究,才是古瓷鑑定的王道。就算今天有了一些科學手段,前提條件一樣也是先輸入標準器的相關數據,再進行對比分析。出自考古發掘的文物,是最有意義的標準器,所以筆者從步入收藏那一天起,《文物》《故宮博物院院刊》這些專業雜誌,就成了必看的書籍。從考古發掘第一手資料,分析判斷古物的時代特徵,再加上對館藏文物的認真研究,不自欺欺人,不自以為是,數十年如一日,方有小成。絕大多數資深藏家,基本上都是這麼過來的。

閒話不說了,看看故宮收藏的卵白釉盤子吧。仔細看就能看出問題所在。

看故宮博物院收藏元卵白釉盤細節學樞府瓷鑑定|瓷器鑑定真知堂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鎮生產的白釉瓷器。由於多有樞府銘文在印花間,又名樞府瓷。學者研究認為,卵白釉瓷器是元代宮廷使用的瓷器。民間名氣極大的元青花,反而應該屬於賞賚瓷。就是朝廷專門用來賞賜和貿易使用的瓷器。樞府,是元代樞密院的簡稱,正二品官衙,主要負責軍事方面的事物。樞府瓷,屬於樞密院定燒瓷器,當無大誤。

看故宮博物院收藏元卵白釉盤細節學樞府瓷鑑定|瓷器鑑定真知堂

卵白釉瓷器,是在景德鎮宋代青白釉瓷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南宋時,景德鎮還只是宋朝很多地方窯口之一。當時主要生產仿定窯的白瓷,也採用定窯的刻花工藝和印花工藝。甚至還copy了定窯的覆燒和鑲金屬口工藝。當時由於瓷質青中帶白,和青白玉有相似之處。所以又被稱為饒玉或者假玉器。

看故宮博物院收藏元卵白釉盤細節學樞府瓷鑑定|瓷器鑑定真知堂

由於元代統治階級是蒙古人,和南宋漢族皇帝不同,蒙古皇帝喜好白色,國俗以白為吉。所以,白色在元代是大吉大利的上色,連元大都上都宮殿的瓦,也是白的。和後世的明黃琉璃瓦,綠色琉璃瓦完全不同。蒙古人自認為自己是白色骨頭長生天之子,所謂天之驕子。所以一佔領景德鎮,當地特產的青白釉瓷器立刻打動了他們的心。元政府馬上就在當地設立了浮樑瓷局,拘獲高匠,替他們燒製瓷器。卵白釉瓷器就是在這種大環境下誕生的。

看故宮博物院收藏元卵白釉盤細節學樞府瓷鑑定|瓷器鑑定真知堂

卵白釉瓷器,外觀比較失透。所謂失透是專業術語,意思是不透明。元代以前的瓷釉,多半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瓷釉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玻璃。而失透的玻璃。就是現在所說的乳濁狀玻璃。水裡摻入了牛奶,所以水變得不透明瞭。牛奶加的越多,最後完全失透。卵白釉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釉里加入了乳濁劑,最後變成白色。當然這只是一種比喻,其實是釉的配方不同的原因。

看故宮博物院收藏元卵白釉盤細節學樞府瓷鑑定|瓷器鑑定真知堂

由於卵白釉是在景德鎮青白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青白瓷的印花工藝就很自然的移植到了卵白瓷身上。目前見到出土的卵白釉瓷器,基本上都是一面光素一面印花的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卵白釉瓷器外面沒有花紋,器裡則印花。和今天瓷器外面畫花,裡面光素不同。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卵白釉瓷器很多都是祭器,要把對天的那一面刻上花紋,以表示對上天的敬意。

看故宮博物院收藏元卵白釉盤細節學樞府瓷鑑定|瓷器鑑定真知堂

卵白釉瓷器,目前民間認知度不高。其實它是真正的元代官窯。一般卵白釉瓷器都有印花,屬於模印。當時官辦窯廠用麻倉土在事先雕刻好的模子上壓花而成。卵白釉瓷器器型比較少,只有盤,碗,瓶等幾種。印花基本上都是模模糊糊的,有的偏白,有的偏青。底足一般都是無釉露胎,底有一個尖狀的突起,特徵很明顯。存世量不多,故宮收藏品也比較少。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本人頭條,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