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上提出,要聚焦住有宜居助力更多市民實現安居夢想。必須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全力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健康發展,堅決遏制投機炒房行為,優化商品住房供給,更好滿足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力籌集各類政策支持性住房,下決心解決困難群體住房問題。著力強化人才住房定向籌集、精準供給,推進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建設,探索實施“先租後售”和人才公寓共有產權模式等。
成都市房管局局長夏先義表示,圍繞市委對住房與房地產工作的新定位,努力讓每位市民都有安居的獲得感,將加快推進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全面構建多渠道、多層次、差異化、全覆蓋的住房供應體系。
一方面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住房的市場供給,提高建設品質,保障剛需,支持改善,遏制投機。另一方面強化政府的保障責任,實現基本住房保障應保盡保,切實滿足困難群眾的住房需求。
根據成都市人口發展的“十三五”規劃,未來三年全市城鎮常住人口共約增加197萬,需新建94萬套住房,加上流轉使用的11萬套公共租賃住房,共將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05萬套。其中商品住房66萬套,各政策支持性住房39萬套,以保證住房供給。
此外,要立足推動城市能級水平提升,深入優化住房的供應結構,要著力解決住房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合理增加東進、南拓區域的住房供應規模,探索實行差異化的住房政策,促進城市經濟的地理重塑,引導人口合理分佈或有序疏解,並穩妥開展棚戶區和老舊院落的改造。還將在城市更新中實施留改建的模式,加強歷史文化建築的挖掘和傳承,改善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目前,成都市歷史文化保護建築達到105處,下一步將進一步組織專家,社會各界進行評估、評審,推動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
在加快推動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建設方面,將積極探索人才公寓的先租後售與共有產權模式,健全人才的安居服務體系,降低人才的居住成本,提升城市的競爭能力。到2020年將籌集建設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和人才公寓21萬套,切實滿足人才安居需求。
閱讀更多 成都科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