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豆整塊都不結莢,是什麼原因?

快樂一生205532452


關於大豆不結莢的情況,好像近兩年來,大家遇到的情況比較多,一些朋友反映,自家地塊種的大豆,看著長勢很旺盛,葉片濃綠,但到了開花期,開花少、結莢少,一些嚴重的地塊,根本就不結莢,對產量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直接關係著農民的收益,所以,本篇內容小幫手就說說大豆不結莢的事情,從原因到預防辦法,給大家詳細說說,一起來看:

一、大豆不結莢的原因

1、內因

a、品種問題導致不結莢的情況,很有可能購買到假種子了,或者是一些質量不合格的種子,也會造成結莢時出現問題,這個沒辦法解決,只有找商家索賠。

b、種植的是自己留的種子,由於沒有精撿,大小不一,雜質多,另外,如果是機播的話,一些種子受到損傷,都會對結莢造成一定的影響。

c、不適合本區域種植的品種,比如南方品種在北方種植,東方品種在西方種植(相反也一樣),因為大豆是一種短日照的作物,往往因為該條件不能得到滿足,也會出現不結莢的情況。

2、外因

1、大豆種植過密,田間的通風通光性不好,葉片之間互相受影響,導致光合作用減弱,最終形成不結莢或者是結莢較少的情況。

2、氮肥施用過多,由於大豆能自己產出根瘤菌,自己可供給氮素,如果外部施用氮肥過多的話,大豆出現旺長情況,又沒有及時控旺,出現貪青不實,不結莢也就出現了。

3、溫度過高,當大豆處於開花授粉期時,溫度超過35度,會影響其開花授粉,要麼不結莢,要麼結莢也是秕莢,同理如果低於15度左右時,也是如此,不過過低的問題,在大豆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幾率不大,主要還是高溫天氣。

4、乾旱或澇災,大豆在開花前後,對水分的需求是很敏感的,如果過於乾旱,植株內缺少水分,生長變緩,造成結莢困難;如果田間水分過多,根系得不到正常的呼吸,生長受阻,也會引起不結莢。

5、病蟲害危害,大豆花期的病蟲害也不少,主要是豆莢螟、卷葉螟、蝸牛、霜黴病等,如果不及時防治,危害大豆正常生長,導致不結莢。

二、大豆不結實的預防措施

既然瞭解了大豆不結莢的原因,那麼就對症預防和防治,主要有以下5種措施:

1、播種時間和播種密度要注意,播種時間的話,春播大豆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間進行,夏播大豆麥收之後,6月中下旬進行播種;播種密度的話,根據株形、土壤肥力來定,如果株形小、土壤肥沃的地塊,每畝可在2萬株左右,如果株形大、土壤肥力一般的地塊,每畝可在1.3-1.5萬株,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而定。

2、選擇品種時,要注意適合當地種植的,儘量不要購買當地沒有種植過的品種,另外,選擇抗逆性較強的品種,對後期生長也相對有利。

3、大豆在施肥時,有個原則“適施氮肥,增施有機肥,配施磷鉀肥和微肥”,不要一味的只追施氮肥,除了以上外,中後期還可噴施微量元素的葉面肥,防止花莢脫落。

4、合理灌溉,這點大家都很清楚,田間過於乾旱時,大豆是不能正常生長的,所以,及時灌溉,才有助於豐收,另外,夏季也是多雨的天氣,如果遇到多天的連陰雨天氣,注意田間防澇,及時排水。

5、病蟲害防治,首先,在播種前進行拌種,對於一些病蟲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假如後期出現了上面說的病蟲害,及時打藥防治,蟲害的話,常用藥劑有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等,霜黴病的話,可用藥劑有甲霜靈·錳鋅、百菌清等。

關於大豆不結莢的原因以及預防和防治辦法,小幫手就先說這麼多,希望本篇文章能給需要的朋友帶來一些幫助,當然,更希望的是大家地塊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對於此,如果你還有其他不懂的問題或看法,可在下面評論中留言,看到後一起探討交流。


農民的小幫手


大豆整塊地都不結莢的現像,確實存在。除去最主要的種子原因以外,土壤和氣候,以及管理措施不當也會導致大豆不結莢。從而嚴重減產。



比如,我們村裡有一塊地,是好幾家農戶合種的。種玉米沒有問題,產量穩定。一改種大豆,要麼不結莢,要麼產量極低。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更可氣的是,有一個農戶的地塊比較狹長。結果,兩頭結莢,中間不結。也是醉了。

還有的地塊,大豆乾旱的時候,凡是澆水的地方,通通不結莢!讓人哭笑不得!



其實,細分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大豆偏施氮肥,造成營養生長過剩。就像第一個例子。本來,這邊種植玉米,喜歡後期大量追施氮肥。然後,改種大豆,很容易造成大豆瘋長,出現不結莢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高溫乾旱。這也是近幾年頻頻出現的極端天氣。特別是夏播大豆。如果在開花期遇到連續35℃以上的高溫,很容易導致大豆不能正常受精,幼莢不能發育。



大水漫灌。一部分農戶在大豆開花期左右遇到乾旱時,盲目澆水。造成土壤水分處於嚴重飽和狀態。植株瘋長,造成大量花莢脫落。

密度過大。俗話說得好,“稀麥稠豆哄死人”。說明,老百姓總結的諺語暗合著科學種田的道理。大豆密度過大,通風透光性變差。有機物質分配失調,也會導致花少無莢。

陰雨寡照。大豆是喜溫作物。要吸收足夠的熱量才能充分生長。大豆在開花期遇到長時間的陰雨天氣。得不到陽光照射,也會導致落花落莢。嚴重影響產量。

缺鋅缺硼。大豆對鉬肥和硼肥比較敏感。如果嚴重缺乏時,也會造成只開花,不結莢。所以要適量補充。



針對這幾種情況的出現,希望農民朋友們在大豆種植時,積極靈活應對。一定重視花期的管理,以免造成大豆產量的嚴重下降。

我是今夕月映。堅守一種信念,堅持一份純真。歡迎關注三農話題。


今夕月映


大豆整塊田都不結莢,不知道開不開花?就題主整塊田都不結莢而言,一般由以下幾種情況會導致發生:

1、品種不適。大豆為短日照作物, 一般光照越短,越能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抑制營養生長的生長,光照越長,越能促進營養生長抑制生殖器官發育。其中不同大豆品種類型,其短日特性也不同。以較高維度地區春大豆品種短日性最弱,較低緯度地區的秋大豆品種的短日性最強,夏大豆短日性次之。比如低緯度品種引種到高緯度地區時,會因為光照時間延長,或南(北)方品種引種到北(南)方大面積種植時,會因為日照長短等,單株莢數、粒數及粒重會減少,甚至有些品種不能開花等,因此也就不能結莢。

2、氣候影響。大豆進入花芽期後需要較高溫度,一般花芽分化期適宜溫度為18-22℃,低於20℃和高於35℃落花嚴重,低於12℃則花芽不能進行分化。因此當大豆花芽分化期遭遇長期低溫影響時,會影響開花結莢。

3、密度過大。一般田間密度過大時,會造成植株旺長,田間鬱閉,不利於生殖生長轉化,同時植株個體間光照也難以有效滿足生長,進而也會影響其生長乃至花芽分化等。

4、肥料配比不合理。田間施肥不合理,氮肥偏多時,多會導致營養生長過旺,出現生長髮育不協調,進而影響花芽分化,或落花落莢嚴重。另外田間硼肥不足,也會導致花兒不實現象。

5、播期不適、管理不當。比如大豆播種過早,或播種過晚,或花芽分化及開花結莢期間田間乾旱或長期積水,或調節劑使用不當等,都會影響花芽分化,乃至授粉不良及花莢脫落等。

總之,大豆整田不結莢,首先考慮品種問題,其次,考慮氣候影響,最後考慮田間管理及栽種技術等。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我是農民,不懂科學,這種情況我也遇上過,積幾十年的經驗,我認為:大豆不結莢的原因就是氮肥使用過量,植株生長過旺,豆節過長,抑制了豆莢的生長。因為豆類植物根部生有根瘤菌,根瘤菌就可以為大豆提供很大一部分氮元素,所以在播種大豆時,一般不用或少用尿素(氮肥)。


壺中歲月-指間煙雲


我是農村人,不是太懂得科學!但是大豆(我們山東俗稱黃豆)整塊不結莢的原因主要的應該是天氣原因造成的!我們這地方有句諺語:“黃豆照鏡,一場雨送了命”!就是說大豆屬自花受粉作物,受粉期非常集中,如果在豆莢裡面雙側正好發亮的時候(俗稱照鏡)下了一場大雨,那麼整塊大豆將絕產,這雖然是經驗之談,但本人認為應該是無法受粉造成的!此外,實肥不當也會造成大豆結莢偏少,但不會絕產!


用戶58562403387


蘇北地區的大豆不結莢多數都是連年大量使用化肥和不合理使用化學除草劑還有不耕地每年都是用懸空耙耙地導致土壤板結、藥害造成的!本村針對這種情況採取大犁深翻或者增施農家肥、有機肥效果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