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花兒”唱給新時代——岷縣用繡花功伕力拔窮根

“花兒”唱給新時代——岷縣用繡花功伕力拔窮根

岷縣是國扶貧困縣,也是全省確定的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境內自然條件差、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貧困比重大、貧困程度深、“十年十災”,災貧疊加是基本縣情。2013年建檔立卡時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86個、貧困人口4.15萬戶、17.31萬人,貧困發生率39.64%,農民人均純收入3803元。截至2017年底,全縣共有2.43萬戶10.92萬人實現穩定脫貧,貧困人口下降到1.95萬戶、7.3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6.56%。

“改革開放春風來,綠化群山顯真情;危房改造困難戶,扶貧資金來補助。買電器,拉網線,自來水送到家裡面;精準扶貧家家樂,黨心民心心相連;基礎設施大發展,村社巷道水泥路,田間修起開車路;交通發達出行便,過往車輛不間斷;水泥路兒新嶄嶄,油門只需輕輕點;從此告別坎坷路,遊子歸來笑開顏……”在岷縣十里鎮齊家村文化廣場上,又是一首動聽的花兒唱出瞭如今岷縣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

“花兒”唱給新時代——岷縣用繡花功伕力拔窮根

從“爛泥灣”到“桃花源”

岷縣麻子川鄉吳納村是該縣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提起曾經的吳納村,村黨支部書記王海龍頗有感慨:“我從小在這裡長大,小的時候這裡的窮困外面人是無法想象的,有的家裡連吃飯的碗都沒有,在睡覺的土炕角上鑿個坑,用來盛飯吃。”

王海龍還告訴記者,那時候村裡全是茅草屋,只要下雨肯定會漏,“晚上根本睡不了覺,床褥全是潮溼的。”

吳納村地處迭藏河源頭,屬典型的二陰山區,年降雨量大,常年四季泥濘不堪。特別是一到雨季,沒有河堤的吳納河水就帶著泥漿漫進村裡,村道泥坑遍佈,村裡人出行都要穿雨靴,車輛更是無法進村。到了晚上,村裡只有星星點點的煤油燈的光亮,“我們小的時候寫作業必須趕時間,煤油燈也不是時時刻刻可以亮著的。”在王海龍眼裡,曾經的吳納村是真正的一窮二白。

徐改新,40歲,吳納村二社村民,鄰里親切地誇讚她是村上的“形象大使”。因為她家的變化正是吳納村由“爛泥灣”變成“桃花源”的生動縮影。

和煦的陽光下,坐在寬敞整潔的院落裡,徐改新跟記者聊起了這幾年吳納村的變化。“以前我們吳納村經濟發展滯後,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大,1997年吳納村才通電,2000年全村群眾才徹底告別了茅草房。這幾年藉助災後恢復重建,我們村的面貌發生了徹底改變:村社坑窪不平的土路,變成了平坦寬闊的水泥路;以前破破爛爛的舊房子,變成了規劃整齊、寬敞明亮的磚混結構小樓,還新建了文化廣場和蔬菜大棚呢!”徐改新說。

談起吳納村最近幾年的變化,徐改新對政府充滿了感激。“為了讓咱老百姓早日脫貧致富,鄉上鼓勵群眾開展中藥材產業標準化種植,建成了1000畝當歸育苗基地和500畝當歸標準化種植基地。縣上扶貧、畜牧等部門投放項目扶持資金150多萬元,引進的600只羊投放給貧困戶,帶動了全村畜牧產業發展。還採取‘一個工匠至少帶一名本村群眾為學徒’的辦法,培訓瓦工、鋼筋工等建築專業技術人員50多人哩!”徐改新高興地說,“我們村還成立環境衛生檢查評比小組,形成‘周檢查、月評比、季表彰’機制,並通過光榮榜、警示榜對檢查評比結果進行公佈,激勵群眾形成‘家家講衛生,戶戶比干淨’的濃厚氛圍。” 2016年該村被甘肅省文明辦等五部門授予“絢麗甘肅·十大美麗鄉村”榮譽稱號,2017年入選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

“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我們村越來越漂亮了,基礎設施也更加完善了,好多人到我們這裡休閒旅遊,村裡幾家農家樂生意可紅火了。”徐改新自豪地說。

“花兒”唱給新時代——岷縣用繡花功伕力拔窮根

從道地品牌到致富產業

岷縣自古就有“茶馬互市”的傳統和“隴原旱碼頭”的美稱,是甘肅南部久負盛名的商品集散地。近年來,岷縣依託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目前已形成了集種子種苗、藥材種植加工和商貿物流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土蜂蜜、野草莓、岷縣點心等家鄉土特產,坐在家裡就被網上客戶紛紛下單!正飛往全國各地。”去年,和丈夫在北京打拼多年的葉文英在淘寶上開起了“歸譽堂”土特產店,將家鄉的土特產賣到了全國各地。

岷縣是“中國當歸之鄉”,是全國道地中藥材主產區,素有“千年藥鄉”美稱。縣內中藥材資源基礎良好,產業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很大,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35萬畝以上,農民人均藥材純收入3402元,中藥材收入佔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2017年中藥材交易量達到20萬噸,交易金額達到60億元。

岷縣著力挖掘“千年藥鄉”金字招牌和道地“岷歸”優質品牌的潛力,延伸產業鏈條,中醫藥產業已真正成為鄉村振興、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已建成優質當歸種子基地3600畝、當歸種苗基地6500畝、當歸GAP基地5000畝、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20萬畝、集中連片中藥材標準化藥源基地48個1.8萬畝。同時,岷縣還加快中國當歸城、梅川兩個中藥材專業市場的銷售專區和倉儲設施建設,建成了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為農村企業和個人提供網站、天貓店、京東店等第三方平臺的託管運營服務。

據統計,貧困村新創辦網店195家,中藥材網上年銷售量832噸,銷售額1500多萬元,逐步實現了種植、加工、電商平臺銷售、貧困戶分紅的一體化運營新格局。

“花兒”唱給新時代——岷縣用繡花功伕力拔窮根

從“滿目瘡痍”到“乾淨靚麗”

當記者走進海拔2700多米的岷縣梅川鎮永星村時,發現5年前岷縣“7·22”震後滿目瘡痍的村莊褪去了傷痕累累的軀殼,集中重建點上一座座漂亮新居整齊劃一、佈局合理、規劃科學,白色的外牆、清一色的琉璃瓦、坡屋面式的頂簷,村莊街道乾淨靚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拉路”是個藏語地名,藏語譯音就是“山頂上的村莊”。2013年7月22日,岷縣漳縣6.6級地震造成該村民居幾乎全部摧毀。經過三年時間的恢復重建,昔日滿目瘡痍的廢墟上林立起了青磚白牆的鋼筋混凝土二層樓房,院落圍牆上飾有好看花紋圖案,白牆青瓦坡屋頂上雕花獸脊盡顯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

47歲的董茂平是禾馱鄉拉路村村民。他家的二層新居依山向陽坐落在山坳裡,家裡裝上了液晶電視和組合沙發、茶几等新式傢俱,客廳裡掛上了字畫。老董興沖沖地向記者介紹他家裝修時安裝的高科技電控地暖和炕暖,“不僅可以自由定溫,而且取暖成本要比煤炭節省不少”。

岷縣禾馱鎮隨固村地處溝區,當時雖然絕大多數村民在災後重建中蓋起了新房,但是出行難、吃水難一直以來是全村群眾的“難心病”,大夥兒一直盼著能夠改變這種現狀。為此,當地黨委政府現場辦公,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除了駐村幫扶工作隊,縣財政、扶貧等部門抽調專人吃住在村裡,一線解決各種困難。硬化村內道路和活動廣場,修建便民橋和防洪河堤,實施自來水入戶工程和美化亮化工程,為貧困戶修建衛生廁所……通過一段時期,一件件關乎群眾生產生活的難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也為村裡帶來了更多的活力。

如今走進禾馱鎮隨固村五保家園,嶄新的設施、寬敞的房間,住進來的幾位五保老人正在悠閒地在院子裡活動。五保老人潘麻女感激地說:“在這吃得好、住得好,還給我們安裝了碳纖維電地暖,冬天都不用自己燒火了。”同時,縣上還為村裡新建了120平米的互助老人幸福院,形成了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日間照料為支撐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民生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如今的岷縣兒女正積蓄著奮鬥與夢想的綿延之力,大踏步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