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千古絕對:澡堂一上聯“非福人不能來福地”,下聯看了臉紅!

現在提起“洗澡”、“桑拿”,男人往往會浮起曖昧的笑容。然而,古代並不是每家每戶都有洗澡地方的情況下,“澡堂”是許多人共同洗澡的地方。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共澡堂出現在宋朝,名字起得非常響亮,叫“香水行”。澡堂是如何出現,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有什麼樣的趣事呢?小編今天帶大家瞭解一下。

千古絕對:澡堂一上聯“非福人不能來福地”,下聯看了臉紅!

相傳,宋代有個商人,十分有經商的頭腦,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盤點貨物,突然有位外地的客商前來敲門,想找他借一盆水洗臉、擦身。他看到此情此景,腦子開了竅,來來往往的客商都喜歡乾淨,可是沒地方洗澡。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這不就是生財之道嗎?於是他就把原來的店鋪改造成一個公共澡堂,還取了一個名字叫做“香水行”。果然顧客盈門,生意好得不得了。

千古絕對:澡堂一上聯“非福人不能來福地”,下聯看了臉紅!

那麼,古代的澡堂長什麼樣子呢?一般澡堂都是用大石頭鋪成的,頭頂上是磚。在池子後面是一個大鍋爐,水用軲轆引入鍋爐,一個人坐在爐子前面專門燒水,水燒到一定溫度就流進水池裡,供人洗浴。這樣的大池子叫做“混堂”,就是“混在一起洗的堂子。”後來,澡堂逐漸變得普及起來,很多開澡堂的人就想盡各種辦法招攬生意。

千古絕對:澡堂一上聯“非福人不能來福地”,下聯看了臉紅!

有的人就想到了用好的對聯來吸引顧客光臨,福龍泉澡堂始建於清朝康熙三十四年,位於福州後井,此地原是軍隊的校場,廢棄後改建為澡堂。老闆沒有文化,於是聘請了一位福建的知名學者陳壽祺為他的澡堂題寫對聯。陳壽祺是清代著名的儒學家,是嘉慶四年的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擔任過許多省市的會考主考官,十分的有才華。

千古絕對:澡堂一上聯“非福人不能來福地”,下聯看了臉紅!

得到邀請之後,陳壽祺揮筆寫下了上聯:“非福人不能來福地”,而下聯更是看了讓人臉紅“有龍脈才會有龍泉”。上聯通過“福人”“福地”這樣簡單易懂的詞吸引顧客,下聯又以“龍脈”“龍泉”這樣的字眼寓意高升,一經掛出就在當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向。此後,福龍泉澡堂十分興旺,最多的時候有三百個作為,成為福州第一家營業性的溫泉澡堂。

千古絕對:澡堂一上聯“非福人不能來福地”,下聯看了臉紅!

直到1962年的一場大火,福龍泉澡堂被燒燬才結束了它輝煌的歷程,重建後改名為“新榕澡堂”,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一個好的對聯可以給經商帶來意想不到的轉機,清代北京有個叫“天然居”的酒樓,紀曉嵐曾經為此對出了一個千古絕對,上聯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後五字是前五字的顛倒,語意完整,平仄協調,意境美好,讓天然居的生意火上加火,大家能對出下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