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黃蒸是山西省長治市晉東南地區的一種小吃,它的歷史起源和文化是什麼?

用戶95122246251


黃蒸,流行於晉東南地區,尤其是長治市。其實,它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長治話叫“團的”或“糰子”。黃蒸是基於這種食物的顏色和製作工藝,“團的”、“糰子”大概是基於這種食物外形橢圓。



  關於黃蒸的歷史,應該無從考據,我想至少有幾百年時間,並且已經成為晉東南地區民俗文化的一個代表。還聽說這樣一件事,是關於慈禧太后的身世之謎。長期以來有一種觀點,就是慈禧太后是長治人,並且就在距離長治市不遠的長治縣。其中的一個論據是慈禧的貼身宮女以及老太監回憶,慈禧的許多愛好都與長治有關,比如喜歡聽上黨梆子,曾經給長治的上黨梆子劇團題過名,還特別愛吃長治一帶的食品,如沁州小米、壺關醋、襄垣黑醬、酸菜,尤其愛吃“團的”(黃蒸)。

作為長治人,關於黃蒸的做法,從小就有深刻的記憶。一到冬季,多數家戶都會蒸黃蒸,這是件盛大的事情,因為一次要蒸上百個,基本能滿足一家人一冬天食用。

在我家,母親首先要精選好玉米,先煮,涼幹加工,推碾子上磨蛻皮(後來用了機器)碾成玉米麵,加溼過的黍米也碾成細面,滿滿地堆在面盆裡,將玉米麵放入面盆,用翻滾的開水燙了,再把軟米麵以二比一的比例加入和好,用厚厚的毛巾蓋上,熱炕頭上放滿了發麵的盆子,用棉被、毯子捂得嚴嚴實實,稱之為“起面”。

“起面”期間,就要開始準備“餡”了。餡有兩種,一種是豆沙,一種是蔬菜(胡蘿蔔、粉條等)餡。其中,豆沙餡最受歡迎,製作量最大。母親將自家地裡收的紅豆再加上糖精同煮,煮軟後,用擀麵杖搗碎做餡。把做好的豆餡放置一旁晾著,備用。

起好面,做好餡,開始包黃蒸。用手將起好的面捏成團,再做成中空的窩頭狀,將豆餡放入包好,兩手合攏如作揖般稍微拍扁一點,放入蒸籠內蒸半小時。黃蒸就出籠了,揭籠時,香氣撲鼻,熱氣瀰漫開時,軟津津油亮亮金燦燦的黃蒸醉臥其中,無比絢爛。

蒸好的黃蒸放入大缸內,放在院子裡,寒冷的天氣就是天然的冰箱,黃蒸凍得硬邦邦的,作為整個冬天早晨或是晚上的乾糧。黃蒸的吃法很多,既可以放在蒸鍋裡熱著吃,也可以和小米稀飯煮在一起吃,還可以在火爐邊上烤著吃。



然而,凡事總是有個度的。與我而言,對於黃蒸的記憶並不是那麼美好,原因可能是吃太多了。記憶裡,早晨是黃蒸配酸菜,再加一碗小米稀飯,晚間依然是烤黃蒸(放在火爐旁加熱),再加一碗小米稀飯,所不同的是酸菜換成了土豆絲。一冬如此,早已厭煩。

如今,近三十年過去,黃蒸早已遠離我的生活。偶爾回家鄉,再嘗久違的黃蒸,感覺味道還是不錯的,但也只是點到為止。

 


太原晚報


山西人愛吃黃蒸,那麼黃蒸究竟是什麼呢,可能說到黃蒸只有山西當地人能夠聽懂吧,其實黃蒸也不是啥稀罕的好吃的,就是人們常說的窩窩頭,但是吃的人確實不多,我作為一個90後,也就吃過兩次而已,所以說也沒幾個人吃過的。

說到窩窩頭,其實自己也是沒有機會吃的,所以說是有一次一個老奶奶自己做的,自己嚐了一個饅頭的四分之一,她就拿個一個窩窩頭,門口的七八個人都沒有吃完,主要是她做的那個窩窩頭比較的澀,吃起來有種喇嗓子的感覺。可能是做面的時候比較糙,如果要是做的細一些就好吃一些。



其實說到窩窩頭的原料,就是用玉米麵粉做成的,吃起來味道肯定不是很好吃,而且窩窩頭做的時候只能貼到地鍋邊上,而且窩窩頭也是一種雜糧面,和我們平常在飯店做的還不一樣,人家裡面放的有綠豆麵、大豆麵等等,摻在一起肯定好吃一些。


商丘身邊事兒


黃蒸?長治城周邊叫的是“糰子”,是以前跨越一個冬季,橫穿一個正月的早晚主食之一,與白菜、地瓜、洋蔥都是過冬必存之物。

長治糰子成缸存,白菜地瓜成車拉,洋蔥蘿蔔成排放,撩水鹹菜成甕藏,這就是老長治過冬必備。那個時候冬天特別冷,房簷一冬掛冰,積雪不到開春不消融。天寒地凍,街上的做買賣的人幾乎沒有,冬日就兩個字蕭條。

幹活縮手縮腳,寒氣逼人,於是就出現了數九天蒸糰子這個大事件,蒸一次糰子要準備好些日子,畢竟蒸一次幾乎能吃到春暖花開。

用玉面和粟米(感覺弱不禁風、產量很低的一種米,端午也能吃到蒸粟米,黃燦燦黏糊糊的,很好吃,但不好消化,可是飽肚)磨成粉,成盆的和好準備好,基本是以前那種洗衣服最大的盆,直徑一米左右,然後就是紅豆,幾日泡軟後煮熟搗爛成泥餡視家人口味加點糖。男人就負責用土甲,就是以前蓋房子那種土磚圍成火爐,借來大蒸鍋,準備好煤炭和吹風機。玉粟面發酵後,大鍋支好,邀請妯娌或者鄰居媳婦,就開始蒸糰子,畢竟,吃一冬天的糰子,這個是按缸計算,勞動量大,得互相幫忙,才能一天蒸完。

在無風的下午,至於上午太冷,都在吃完午飯後開始忙活,女的負責捏包,男的負責架鍋取糰子,大的籠鍋一次蒸三四十個不成問題,就這還往往要忙活到架燈深夜十一二點。

於是,在一個寒冬臘月裡,白熾燈映照下的霧氣騰騰的小院,一廂一廂的剛出鍋還冒著蒸汽的糰子和忙碌的人成為記憶中最溫馨的年節一景。

糰子蒸完了,分發給親朋好友和鄰居一些,剩下的就放在缸裡,凍在南房冷火家,一冬天或烤或煮慢慢吃,那便利不亞於現在方便麵,在就個鹼水菜或蘿蔔炒白菜,一冬天一早一晚守著碳火喝著米湯煮糰子或烤糰子就這麼滋潤。

別說,剛蒸出來的糰子,黃燦燦的熱氣騰騰的帶著米,又軟又糯還有那紅豆泥餡非常爽口,不知不覺就消滅四五個。

現在街上買的,那口味比起那差遠了,估計是捨不得配粟米。不過糰子這東西。也是千家千味,不同人家不同主婦蒸出來口感都不一。

據康熙年間潞安府志記載,城中冬節一到令公巷就開始有人買賣上黨糰子。至於明朝有否記載,山西地區清朝以前典籍基本毀於抗戰督軍府無存,傳下來的也是殘本。



人文潞澤


說來遺憾,我曾經在長治地區學習和生活過多年,卻沒有品嚐過黃蒸這種上黨地區的特色美食。在現在生活的城市太原,更是沒有聽說過哪裡有製作和出售這種食物的。只能通過查找相關資料和圖片,眼饞一下了。下面,就請朋友們跟著我一起,瞭解一下這極具晉東南特色的美味小吃吧。

提起黃蒸,人們不太瞭解。但是如果說起它的另一個名字“糰子”,可能很多人腦海中就已經浮現出這種美食的形象了。的確,這種食物外形圓圓的,十分可愛。由於是用玉米麵為原材料製作,最終蒸制而成,蒸好後也呈現玉米的黃色,因此,它也就有了“黃蒸”這個名字。

下面,我再來具體說說它的做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嘗試著做做看哦。將精選出的玉米加工成玉米麵,再和好、起好面。再將紅豆和糖一起煮軟,搗碎做成餡。起好的面捏成團,然後把豆餡包進糰子裡。最後,再放入蒸籠內蒸半個小時就好了。

過去,長治地區的人們每到過年前,就開始忙活起來了。除了準備各種食材、美味佳餚外,家家戶戶都要製作黃蒸,這也成了該地區必不可少的一項年俗。黃蒸糯粘可口,香甜誘人,長治人尤其喜歡將它作為早餐來吃。在寒冷的臘月、正月裡,清晨吃兩個熱氣騰騰的黃蒸,讓人整個身子都跟著暖和了起來。現在,每年臘月裡還在堅持自己做黃蒸的人家可能已經不多了,但是,我相信,不少長治人的腦海中,會始終保留著關於黃蒸的美好記憶。


山西新聞網


小時候家裡蒸團的能蒸一天,天不亮就開始了一直到天黑,放到南牆底的大缸裡就是一冬天的早飯或晚飯。現在想吃也不是那個味了,沒有人種粟子了。


大米怕老鼠55202326


它的發源地是壺關縣店上鎮


慕容如若123503545


我是大峽谷的,每逢過年家家戶戶蒸〞黃蒸〞!


郭前年


從孩時的記憶裡就有黃蒸了,它不僅是一種美味小吃,而且更是童年美好記憶的一部分,提起黃蒸使多少人想起了老家的院子,想到母親親切的臉龐,想起兒時蒸黃蒸時哪忙碌的情景,迴盪在深深的記憶中。



聽母親說,在抗日戰爭之前就有黃蒸了,時間再具體就不好考證了,要是大家有消息,希望能共同分享。


用戶95122246251


偶爾吃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