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29年無悔鄉村教育

自1989年在青山湖區棠溪小學任教以來,楊春秀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為偏遠地區鄉村教育事業和青少年成長嘔心瀝血,將青春年華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她鍾愛的鄉村教育事業。

棠溪小學地處偏遠,條件艱苦。楊春秀1989年畢業分配來到該校時,學校校舍簡陋,生活非常不便。但楊春秀努力調整自己,很快適應了學校的環境,把心思全部投入到教育教學中。這一待就是29年。

“人往高處走”。楊春秀也曾有過調動的念頭,特別是她兒子讀高中時,她有好幾次機會可以調動。2013年9月,湖坊學校領導看到她六年級數學期末調研成績名列全區前茅,點名要她過去。湖坊學校離她家很近,去的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兒子,她有點動心。然而,面對學校、家長的挽留,楊春秀還是留了下來。

她時時提醒自己:一個好的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必須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每天早晨,她堅持陪學生早讀;夕陽西下,查完學生作業才休息。楊春秀每週有14節課,要組織兩次集體備課,還要帶領教師進行教育理論探究,撰寫心得體會和教研論文。楊春秀教的班級,年年都被評為全校先進班集體。

楊春秀從多方面關心和愛護學生:在思想上關心,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在生活上更是無微不至地照顧。當她看到有的學生家庭生活很困難,就主動捐款捐物幫助他們。

“三尺講臺苦耕耘,幾支粉筆樂播種”。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楊春秀的默默付出,換來的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年春節時,總有曾經教過的學生打來電話,親切地問候一聲:“楊老師,新年好!”這時,她無比喜悅。

“不為光環,只為堅守,我會在鄉村教育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為棠溪小學這所偏遠的農村小學奮鬥不止。”回顧29年所走的路,楊春秀更加堅定了獻身鄉村教育事業的決心。(張文龍 南昌日報記者 張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