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5萬億基建會拉動房價嗎?

嶽斐兒


25萬億的基建主要還是發展超級城市做好準備,一線城市每年吸引無數人才,房價會不漲嗎?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


碧桂園銷售經理曾林


需要指出的是,25萬億隻是目前7個省份推出的基建計劃,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省份推出自己的基建計劃。對於這25萬億,這不是一年投入的量,因為很多基建工程不是一年就可以完成的,這25萬億當中2020年度計劃完成投資只是接近3.5萬億元,其中,福建總投資2.9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005億元;總投資約5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河南總投資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因此,很多時候不能只看前面,而是要看其整體的全部內容。



另外,房地產不屬於基建,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包括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那麼25萬億基建會拉動房價嗎?小編認為會對房價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為基建會帶動水泥、鋼鐵、建築材料等價格上升,這樣間接會影響到房地產的發展,當然,影響不會很大,房價的漲幅更多是受供需關係、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影響的。

而且,這一輪的基建應該不太一樣,可能更多的會投入到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上,不是簡單的重走老路。


錦繡中源


首先你要明白一點:

為什麼投資25萬億基建?

是為了拉動經濟!

那咱們分析一下25萬億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第一:25萬億基建投資,是直接投資基礎建設。

這25萬億相當於定點定事投資,全部必須用在基礎建設上。

基礎建設對老百姓的好處就不用說了。

我們現在出行這麼方便就是見證。

鍵是它對市場經濟的刺激,可以說不亞於上次的4萬億。

只不過上次是全部在房地產,這次是在基建。

但放出來的25萬億,最後會到大家的腰包裡。

腰包有錢了,你就可以瀟灑了!

對經濟的刺激作用立馬顯現。

第二:拉動的產業投資。

基礎建設,可以說是完全高於房地產建設的。

搞建設的朋友可能知道。

一個重大工程,用的設備,投入使用的設備是非常多樣的。

這樣,會直接拉到各個企業的效益。

可以說,這次的25萬億基礎建設,是把整個經濟產業鏈完全拉動了!

這樣,企業的效益變好,或者能抗住這次疫情的影響。

第三:對於房價的影響。

這個就要具體看了!

最起碼,老百姓有錢了,該買房的可能就要出手了!

但,並不代表房價就能上漲。

現在房地產還是以穩為主,住房不炒。

政策方面沒有任何放鬆。

25萬億是拉動的整體經濟,而不是房地產經濟。

只能說幫助一些房企度過難關而已。

所以,這25萬億對房價肯定有影響,但今明兩年來看,作用不大。

但兩年以後,如果沒有好的投資渠道。

政策變動更加寬鬆,那這25萬億最後肯定有一部分流到房地產。

助推房價上漲。你覺得呢?


狂浪大俠


首先要弄清楚政府投26萬億的基建出發點是什麼,是在確保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和“扶貧攻堅”這兩大收官之戰的勝利,也在保今年的GDP不出現大幅下滑。加之年初的這場疫情,這25萬億又扮演了特殊的救火角色。

但房地產作為佔中國GDP16%的支柱產業無法也不能拖這兩大戰役的後腿,所以25萬億基建對於當下的房地產至少是有利因素。

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房價會漲呢?我的看法是很有限,就在近期國家又重申了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意味著"住房不炒的"基調不會變,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還是未來中國產業政策的主基調。

並且這25萬億是全國各省份2020年投資基建項目的總和,是定向投給基建項目的。總之,對房地產是利好,但房價還會平穩,即使有小幅波動也不會改變整體走勢,不會重現2016的房價翻番。



霜貳


不會拉動房價上漲。

首先要搞清25萬億基建投資的來歷。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我國出口、消費均面臨下行風險。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穩增長意義重大。要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基建投資發力是穩增長的最重要手段。為此雲南等7省推出了總投資接近25萬億元重點基建項目。

但是基建和房地產是兩個不同的領域。

一,基建方面:包括

1.傳統基建,如鐵路、水利、市政、城市軌道交通等。

2.新型基建,是指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以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為核心領域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25萬億將主要投資在這兩個基建方面。

二,房地產方面

中央早已定下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房地產投資彈性亦受約束。

從銷售數據看,2018年中國住宅商品房的銷售額為12.64萬億元,二手房交易規模佔全國住宅銷售規模的34.1%,說明中國住房市場正在逐漸步入存量消化市場。

2016年9月至今都是採取緊縮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房價穩中有降。

綜上所述,25萬億中流入房地產的部分很小,不會對目前的存量房地產市場造成衝擊。保持房價穩中有降符合國家的調控政策,符合疫情後的總體經濟趨勢,而不會拉動房價上漲。



良潮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截至目前,已有河南、雲南、福建、四川、重慶、陝西、河北等15省份推出重點項目投資計劃,2020年度投資規模超6萬億元,其中同步公佈總投資規模的9個省份,總額超過24萬億元。

僅9個省份,總投資規模就超過24萬億,全國總投資規模可能超出想象。在意外衝擊面前,基建發力,無疑將會有效穩定經濟。

當初的“四萬億”,多以傳統基建為主。這一次,新基建和民生基建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之突出。

所謂傳統基建,指的是以鐵路、公路、水利和市政管網為代表的傳統基建,這是以鋼鐵、水泥為主體的投資建設。

新基建,指的是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投資,著眼的是未來的產業佈局,為城市打造智能革命時代的基礎設施。

民生領域的投資,指的是養老、教育、醫療等公共領域建設,對應的是這次意外衝擊暴露的公共建設短板,許多城市的醫療資源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充裕,醫療補短板迫在眉睫。

那會不會大量流入到房地產呢?

我覺得這個情況肯定會存在,既然開閘放水了,也已經修好堤道,讓水按照預期,流入到相關領域。但是有一點是的無法阻擋的,流的過程中,你無法做到不蒸發,不濺出,不會有暗流。所以肯定會有,但是會不會大量的流入呢?這個我覺得不會有,因為ZF不允許,人民不允許,目前的市場行情也不允許。不知你怎麼想?


平安天使守護者


首先你要明白一點:

為什麼投資25萬億基建?

是為了拉動經濟!

那咱們分析一下25萬億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第一:25萬億基建投資,是直接投資基礎建設。

這25萬億相當於定點定事投資,全部必須用在基礎建設上。

基礎建設對老百姓的好處就不用說了。

我們現在出行這麼方便就是見證。

關鍵是它對市場經濟的刺激,可以說不亞於上次的4萬億。

只不過上次是全部在房地產,這次是在基建。

但放出來的25萬億,最後會到大家的腰包裡。

腰包有錢了,你就可以瀟灑了!

對經濟的刺激作用立馬顯現。

第二:拉動的產業投資。

基礎建設,可以說是完全高於房地產建設的。

搞建設的朋友可能知道。

一個重大工程,用的設備,投入使用的設備是非常多樣的。

這樣,會直接拉到各個企業的效益。

可以說,這次的25萬億基礎建設,是把整個經濟產業鏈完全拉動了!

這樣,企業的效益變好,或者能抗住這次疫情的影響。

第三:對於房價的影響。

這個就要具體看了!

最起碼,老百姓有錢了,該買房的可能就要出手了!

但,並不代表房價就能上漲。

現在房地產還是以穩為主,住房不炒。

政策方面沒有任何放鬆。

25萬億是拉動的整體經濟,而不是房地產經濟。

只能說幫助一些房企度過難關而已。

所以,這25萬億對房價肯定有影響,但今明兩年來看,作用不大。

但兩年以後,如果沒有好的投資渠道。

政策變動更加寬鬆,那這25萬億最後肯定有一部分流到房地產。

助推房價上漲。

你覺得呢?


房產研究所


25萬億基礎建設,不同於傳統基礎建設,根本流不了房地產領域不說,還會逆城市化發展,新基礎建設包含: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建設和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為什麼說這次流不了房地產領域。

一、新基礎建設不是傳統沒有文化的房地產開發商和炒房客做的了的。好多房地產開發商小學畢業的,後面文憑都是在職或者某種性質學校畢業的,某種性質學校不教高科技。也就是房地產開發商和炒房客對於新基建設一竅不通。毛皮都進不去,一進去就被踢出來。現學學20年也來不及,觀念都跟不上。房地產開發商和炒房客大多數是老頭子,如果房地產個炒房得老頭子能夠做這些,根本沒有拼多多、京東等等,10多年之前這些老頭可比誰都有錢,但是他們做不了,都把做互聯網科技當傳銷呢。

二、新基建設一旦大規模實施成功,城市聚集性必要性不大了,生活哪裡都一樣方便。機器人送貨、在家可以享受現在大城市都無法享受生活,交通發達了住郊區和城鄉結合部和住在城中心無區別。人工智能改變一切生活方式,互聯網工業改變工作和賺錢方式。線上、科技、股市成為最大賺錢地方,不排除農村在家也可以大賺錢。線上淘寶,物流到家取貨,農村也可以賺大錢。


劉華銀mark


第一,房住不炒,國家三大戰役之一的防範金融風險決定,目前的房價不想波動過大,雖有世界範圍內的降息趨勢,國內的房價還是不讓漲過快,也不想讓他跌幅度過大;第二,25萬億投資裡面,更多投在新基建,包括新能源汽車,特高壓,數據中心,5G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了老基建,比如大型項目,地鐵,高鐵,核電等,對房產有益處,但不能決定房地產市場走勢!第三,市場本身的房價跟市場供給和有效需求之間不平衡,不協調了!所以整體基建投資對地產業影響有限!



翰宸裡


25萬億基建從表面上看不會拉動房價,但實際上卻會對樓市造成較大提振作用。

25萬億基建既覆蓋了交通運輸、通訊、水利、供電供氣等傳統基建項目,也涵蓋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項目,這從表面上看和房地產業沒有關係,但對房地產業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首先,大規模的基建項目會消耗大量的鋼材、水泥、沙子等建築材料,使這些建築材料的價格大幅上漲,而這些建築材料對房地產開發來說又是必須的,所以房地產開發的成本會因此而上升。

其次,交通、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可以使受益的城市變的更加宜居,更能吸引外來人口,這對樓市購買力的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

其三,高達25萬億的基建項目會釋放大量的貨幣流動性,這在提振經濟的同時大概率會引發通貨膨脹等副作用,在社會整體物價水平抬升的情況下,房價將很難獨善其身不上漲。同時,很多人為了財富的保值增值,會更多的將財富投入樓市,這又將抬升樓市的購買力。

所以小編認為,25萬億基建項目雖然從表面上看和房地產業沒有關係,但其實卻會對房價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