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麼對待“28歲的農村小學男教師決定不幹了感嘆:再幹就抑鬱了!”這個現象?

小謫仙


近幾年,類似的現象層出不窮,那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就是其中廣為人知的一例。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呢?

一方面,從宏觀層面來講,這與當下我們的社會發展趨勢有關。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的城市化發展迅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城鄉發展不平衡,東西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城鄉發展不平衡具體地表現在各個方面,其中就包括了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具體來說,包括教學資源、教學質量、師資力量等各個方面。如果從這幾個方面去深入瞭解,你就會發現農村地區教育水平與城市之間的巨大差異。這也成為大學生就業後又離職的一個大背景。

另一方面,當今教育管理越來越規範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的師資力量有了明顯的變化,有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優秀大學生會來到農村從事教育。而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面對現實中的各種問題,比如有的大學生不願意在偏遠地區長久生活,或是有的地區工資水平過低等,使許多人產生了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於是有一部分人選擇離開,去追尋新的人生可能。這是非常常見的。

其實,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們只做客觀的分析,而不該去做過多的態度表達,比如讚賞或者批判,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我們應該從根本上看到其中的發展弊端,從建制上去做一些改變,以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去做這份他們熱愛的事業。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之下,會越來越好。


新華融媒新消費


我當年中師畢業,差點就去農村當小學老師。儘管後來沒有去,我還是從各種渠道瞭解到一些農村男教師的工作現狀。他們真是太不容易了。

最大的問題是不好找對象,性壓抑性苦悶。我有兩位師兄,都到一個農村小學去,那個小學恰好有一位未婚女教師。於是兩位師兄為這位女教師展開角逐。後來他們兩位大動干戈,一位師兄將另一位師兄的耳朵給削掉了。但那位女教師其實連誰也沒看上,最後嫁給一位個體戶了。想起來都是十分慘的。

我還聽說一位學長,畢業後分配到農村小學。兩三年後,他因為強姦班上的幼女,後來被抓起來槍斃了。知道這事後我還能清晰地記得曾經見過一面的那位學長的模樣。他看來十分忠厚老實,不多說話,很愛看書。但沒想到是這樣的結局。

去年我回老家,找班上同學聚會。有十來位都曾經當過鄉村教師,但是他們幾乎都離開了崗位,有些人出去創業,有些人考上了縣裡面的公務員或者縣城學校的教師。出去打工或者創業的生活得最好,膀粗腰圓。考上公務員的也不錯。但也有一位,他現在還在村子裡的小學教書。他的妻子就是那個村子裡的農民。他比我們看起來都要老,而且不主動說話,當大家爭著去埋單時,他也不動。但我們都體諒他。他真不容易。

在鄉村的男教師,現在十分稀少。真希望我們的有關部門能夠重視起來,提高待遇,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


王可期


在中國當前教育形勢,他的逃離,是對他以後人生的負責。

“金子放在那裡,都會發光值錢”年青的農村男教師,脫離教育職業,到發達地區,或者本地其他行業發展,可使自己收入改善,提高、充實生活質量,也更好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在教師行業,已被許多“教育專家、教授”摧殘得毫無尊嚴地位。教師沒有懲罰權,對野蠻學生管不得,教不得。放鬆管理,易出問題,受到校領導,家長等兩邊擠壓,嚴格管理,也易出問題,甚至學生頂撞挑釁,教師受氣,甚至受傷。比如上次視頻中現的喝酒吃肉學生,就有許多人放肆漫罵。

農村男教師,除了承受教師面對的所有問題外,還需經受嘲笑熱諷,以及娶媳婦難的問題,這是其它行業不同的重要問題。而且,他利用課餘時間搞勞動收入時,還隨時被扣上“無心教學,不務正業”等罪名。

在當今房價高企,創業收入無望,娶媳婦成難題,靠死工資難以滿足日常開支,等。趁著年輕,逃離這個“美麗陷阱”,就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另一半負責,對自己將來的後代負責。請不要說教師很偉大,我只是面對現實的選擇。


憤怒野虎


怎麼看待農村小學男教師決定不幹了的感慨:不幹了,再幹就抑鬱了!

小學男老師發出這樣的感慨。恐怕沒有做過教師人很不理解!工作又輕鬆還有兩個大假期多好啊!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同樣,子非魚,焉知魚之愁苦。要想理解這個小學男教師的愁苦。你必須先當做魚!你必須深入農村小學教學第一線!



首先,小學農村男教師前途暗淡!哪一個男人不懷著建功立業的思想。哪個男人不想叱吒風雲,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中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每個男人的心中都有 一個家國情懷。但是做了小學男教師尤其是農村小學男教師。你的這些個理想基本上就算破滅了!


學校裡校長僅僅只有一個,校長實行的是終身制,只要校長不退休,你甭想有人頂替上去。主任也是終身制,他不退休,以後你也甭想頂上去!而且現在選擇選拔幹部,還有年齡限制,28歲已經基本上快到了超齡了!現在要求小學主任年齡不超過35歲。這些奇葩的決定讓老師們更覺得自己前途是暗淡的。

有人說你不當教師可以在教學上大展拳腳啊!但是在教學上競爭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小學教師,區裡組織教學競賽光一個學校就多少語文教師、少數學教師?全區比賽好幾百個語文教師,數學教師競爭一個一等獎。得獎之難,難於上青天。

小學男教師抑鬱原因之一前途暗淡!


第二,社會對教師要求的過高。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不但高,而且近於苛刻。對教師要求是雙重標準,既要老師品質,品德高,又要老師的工資待遇低下!他們認為老師是神仙,要有神仙一樣的境界,不吃不喝不只能是奉獻!

教師不能犯一點兒錯誤。在外面不能與人產生爭執!遇到事情要忍氣吞聲!你稍微有一點兒過激,就被人所不容許,被輿論所淹沒,被管理部門兒開除!在學校你不能說錯一句話。否則你就會被家長所指責投訴。

農村小學男教師抑鬱原因之二對教師要求的雙重標準,對教師的過分苛求!


第三,現在新形勢下,學生難以管理!由於對學生過度保護,教師不能批評學生!學生犯的錯誤,不要說去體罰學生,你不能對學生進行罰站。甚至對學生說錯了一句話。你都吃不了兜著走!稍微說重了一點學生可能離家出走,到時候你要負全責!

就是學生對你進行謾罵。你也無計可施,你只得低頭默默地忍受! 試問所有的教師,哪一個沒被你的學生罵過?有的人說你說的太絕對了。自己失口否認我沒被罵過。你自己堅信,但是我不信。我想說,如果你是個負責任的老師。你一定會招來學生的不滿。我想說你如果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一定也會招來學生的不滿!你負責他說你過於嚴厲。你不負責他說你耽誤了他。教師就是這樣處在兩難的境界裡。糾結著,糾結著……

小學男教師抑鬱原因之三。學生的難以管理,教師處在兩難境界中!


第四,家長的如狼似虎、無理取鬧!現在在教師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家長猛於虎啊!的確老師在教學當中謹小甚微。每一句話都費勁思量!稍微做的不對,做不好,那麼就會遭到家長的投訴。甚至連你的命都會搭進去。一位老師就是因為把學生成績發到了朋友圈兒就遭到家長投訴,憤而辭職!一位女教師只是批評了一個學生幾句,讓這個學生的爺爺連捅幾刀,命喪校門口!

農村男小學男教師抑鬱之四,家長的如狼似虎,凶神惡煞。


第五,小學男教師孤獨寂寞!環顧一所小學男女教師比例很驚人,幾乎一所幾十個教師的學校,男老師少的可憐。有的小學連一個男老師都沒有。有的一所學校就一兩個男老師,有人說這樣不是很好嗎?男老師在女老師當中醉臥花叢了!有皇帝一樣的感覺。你可不要這樣說老師都是名花有主了,他們可看不起男老師。是的,老師的地位老師的待遇都是相對來講比較低下的。女老師找的自己的另一半,是什麼職業你懂的!

農村小學男老師是孤獨寂寞的。很難找到與自己有共同語言的。農村小學男老師乾乾不幾年就會辭職,這就是為什麼教師年年招聘,但是年年少的原因。

小學農村小學男教師抑鬱之五孤獨寂寞!


小學裡男老師過少,對於學生教育有很多弊端。比如現在的學生普遍缺乏陽剛之氣,缺少冒險精神……

怎麼樣留住農村小學的男老師?還需要有關部門兒真正的重視起來!


我是松高尋鶴,你身邊的教育專家。願意為您在教育上的問題排憂解難,期待您的關注!也歡迎您的轉發和評論!


景行說教育


趙輝是一位28歲的男教師,考上編制後半年多就決心要辭職。而他所在的農村小學原本就只有十幾個老師,趙輝突然辭職讓學校十分著急:學校是包班制,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課,1500元的工資又實在很難找到代課老師。一時之間學生、校長都陷入焦慮。而在我看來,趙輝辭職的原因有這幾個:



1.工資較低,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

教師這個職業本來就十分繁忙,每天除了教學,還要在學生、家長和領導間周旋,一個老師通常需要管理幾十個學生,並且還有大量的作業需要批改、課件需要準備。而在一些農村學校,工資相對較低,每個月的工資甚至不足以支撐生活,在這樣一個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的情況下,確實會有教師選擇辭職去尋找一個更好未來的工作。



2.社會輿論較大,倍感壓力

無論是工資收入的捉襟見肘,還是社會對教師這個職業的輿論壓力,都會讓教師產生很大的壓力。不得不承認的是,當前教師的社會輿論環境,並不是很好,尊師重教的氛圍受到了很大影響,一些老師連管教學生的權力都受到了限制,可是責任卻無限放大,道德無限被拔高,使得一些教師失去了成就感和價值感,倍感壓力。

3.教學環境不盡人意

趙輝在辭職時表示過:其實他也想為教育事業做貢獻,但是當他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回想起新聞裡的各種“案例”,師生互毆、家長老師互毆等等,到底該怎麼樣正確的教育孩子,他還並不是很明白。其實在通過新聞以及各種身邊的例子,不難發現,現在的教育確實非常有難度,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教師這個職業確實很累,但依然有很多人在孜孜不倦的為教育事業做貢獻。看著身邊很多一邊吐槽教師這一行一邊關心學生盡職工作的老師們,正是這些基層教育工作者們,在支持著整個國家的教育。希望在未來,男教師也好,女教師也好,能生活得更好。而離開教育崗位的人,也期望大家可以在其他崗位上發光發熱,會社會的進步做貢獻。

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期待你的留言分享。


許悠然


我很理解這位年輕男教師的抑鬱心情,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社會環境,輿論環境,都可能有許多的無奈與心酸。

第一,陰盛陽衰環境的壓力。

從工作環境來看,現在很多的小學,教師主體都是以女教師居多,男教師是非常少的。

在這種陰盛陽衰的環境裡,真正想要當好一名男教師,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心情與格局。

第二,工資收入太少的壓力。

就當前小學教師的工資收入水平來看,作為一名男教師,想要養活家裡,可能存在很大的困難。

第三,個人前程的壓力。

對於一名年輕人來說,可能除了提高工資收入之外,還需要在個人的前程方面,有著希望與動力。不過如果是一所小學的話,他還是會覺得自己的前途沒有希望。

第四,社會輿論的壓力。

無論是工資收入的捉襟見肘,還是教師社會地位的尷尬,特別是一位小學教師,可能更顯這種尷尬。

不得不承認的是,當前教師的社會輿論環境,並不是很好,尊師重教的氛圍受到了很大影響,一些老師連管教學生的權力都受到了限制,可是責任卻無限放大,道德無限被拔高,使得一些教師失去了成就感和價值感,倍感壓力。


碧翰烽


教師本是受人尊敬的工作,著名的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經說過“太陽底下再也沒有比教師這個職業更高尚的了”,我國向來也有尊師重道的傳統,為何現在的農村小學越來越留不下男教師了呢?關於28歲的農村小學男教師決定不幹了,並感嘆:再幹就抑鬱了!”這個現象,我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一下:

首先,趙輝剛考上教師編半年,就因為各種原因而放棄工作確實有點輕率,但教師這份職業有它的複雜性,必須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才能勝任,吃不了苦,抗不了壓,不忠於教育事業的人繼續任教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第二,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跟其他行業相比確實有些低,跟城市教師之間也有一定的差距,對男教師來說養家餬口有一定的壓力。

第三,教師地位日趨下降。現在網絡媒體傳播的各種教育亂象,給教師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剛入職的教師處理不好師生關係,不可避免的會有退縮心理。

第四,教師跟家長關係緊張。教育亂象的發生及傳播,讓家長對教師之間產生了不信任感,再加上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管教十分困難。有些家長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文化低,孩子不聽話、學不好就是讓你們老師教育的,孩子學習上不去是你們老師的問題。學校教育跟家庭教育的脫離讓現在的教師很棘手。

剛入職半年的趙輝快乾到抑鬱了,無非就是經濟壓力跟工作壓力。農村的發展需要好的教育,需要合格的教師。作為一名合格教師一定要有職業定力,否則還不如趁早離開。

【大鄉】專注農業、農村、農民,承載您的鄉土、鄉村和鄉情,歡迎關注!

大鄉


鄉村青年教師流失,這並非個別現象。有人會說,不幹拉倒,總會有人幹,但是,當相當數量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生存狀態不滿時,這會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我國鄉村學校教師流失嚴重,尤其是25到40歲年齡段的男老師離職率高,說明鄉村教師職業缺乏吸引力,必須直面這一問題加以解決。

在我國鄉村學校,教師年齡結構呈現“U”形結構,剛畢業的年輕教師多(免費師範生、農村特崗計劃教師,以及對教育充滿理想的大學畢業生),45歲以上的多,而中間年齡段教師少,原因是這一年齡段的教師,已瞭解鄉村學校情況,看不到在鄉村繼續當教師的希望,工作壓力大不說,工資待遇還不如外出打工,於是選擇離職。

建設鄉村教師隊伍,需要認真聽取這些教師的意見。一個簡單的道理是,免費師範生服務期為六年,即便我國一直推行這一政策,會為鄉村學校注入新鮮活力,然而,如何留住教師,讓他們對職業發展充滿希望,這才是根本問題。有人以鄉村教師素質不高為由,覺得不應該再提高鄉村教師待遇,而要求加強對鄉村教師的師德教育,教育他們愛崗敬業,這純屬於胡扯,不解決鄉村教師的實際問題,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是很難補上鄉村教育這塊短板的。

鄉村教育是我國教育的短板,而鄉村教師又是鄉村教育的短板,鄉村教師待遇保障是鄉村教師的短板,這是發展我國教育需要弄清楚的基本事實,由此抓住解決問題的重點。


熊丙奇看教育


菲凡說,如果是我,我也會抑鬱的。

第一,農村小學老師的工資怎麼樣。

現在的人有點錢的,就去縣城或者是大城市買房子。因為買了房子,就可以把孩子帶到縣城或者是大城市裡去讀書。

大家普遍認為,越發達的地方,教育越好。而越發達的地方,工資也普遍高一些。所以,可以想象,農村小學的孩子越來越少,而老師的工資必然不會越來越多。

我記得我一個朋友說她們老家那邊的學校的情況。以前,她上學的時候,幼兒園,小學初中都是挨在一起的。初中的時候,她們那一屆就有七個班級。

後來,初中被撤了,合併到鎮上的初中了。而且,現在小學有的年級連一個班級的學生都不滿,招生困難。可是縣城的學校,學生幾乎都是爆滿的。

這種情況下,老師的工資自然不會高的。

第二,農村孩子的普遍素質。

有很多農村的孩子都是有爺爺奶奶帶的,爸爸媽媽們都出去打工了。

爺爺奶奶管孩子,是有心無力啊。而孩子長期缺乏父母的愛,是而會比較難管教。

所以,農村的孩子,不做作業,考試考得很不好的情況非常多見。

做老師的想管,也是有心無力的。自身價值得不到體現,長期處於一種沒有成就感的狀態,人也是容易抑鬱的。

第三,旁人的議論。

當老師本來是一件非常好的工作。可是,如果家庭聚會上,大家都問你工資怎樣,你如實回答後,得到的卻是一片噓聲的話,你會不會鬱悶!

的確,現在去做快遞員都比農村老師的工資高。你還覺得老師光榮嗎?這樣,自尊心會很容易受到打擊的。

這只是我的一點淺見。大家還有其他要補充的嗎?


菲凡說


說下我的親身經歷。我教齡29年,畢業時被分配到一所新建初中。那時候國家已經發過幾次文件,要求中小學減負,推進素質教育。我很樂觀,看來教育要改革了!我主動擔任班主任,一個學期後,搭檔班女班主任被學生氣哭了,我找到校長請求:我可以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因為宣傳說魏書生擔任兩個班班主任),只給我一份班主任費就行,校長拒絕了我。那時班主任費每月7元。我教這兩個班語文,六天工作制的週日和平時的下班後我經常家訪,一個學期把全班學生家訪個遍,上我的課沒有學生搗亂。後來我反思自己:我太天真了,自不量力,校長怎麼會給我這個機會呢?其他老師怎麼想?其他學校怎麼議論?教育局長怎麼看?年輕人嫩啊?有一次班會,我挨個問學生長大想做什麼?說什麼的都有,但一個女生說:做什麼都行,只要不當老師!我瞬間崩潰了,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是“偉大的教育事業”嗎?

分配的那年,我八月份上班,我的一些同學十月十一月份才上班,公檢法司文化局電視臺報社工會銀行等都有。我當時稍微疑惑了一下:不是說只能分配到學校嗎?但很快就不想了,這些同學關係都不錯,現在都是科級處級國家幹部。我這個當時熱心的班幹部終於在很多年後意識到我和他們在一起時是弱勢群體。

我樂觀的中小學減負素質教育改革從86年到現在32年了,現在連做夢都沒有再夢到過;我在教育教學上以魏書生老師為榜樣的理想現在連幻想妄想都不是;從剛參加工作時豪爽的月光族變成為了省一塊錢公交費經常步行;從經常主動約同學小聚變成了他們約我也不去……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半輩子過去了,得出的結論是:知足吧,滄海一粟,活著是福。

所以28歲可能抑鬱的鄉村教師看我的經歷可能看見自己58歲的樣子,但大可不必悲觀糾結,國家經濟向好,也就是物質文明上去了,會逐漸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中小學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業,放在歷史長河裡看也會慢慢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