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單田芳去世,但評書藝術不會衰亡

9月11日下午3點30分,一代評書藝術家單田芳與世長辭,享年84歲。聽單田芳評書的人,上到鬍鬚盡白的老人,下到牙牙學語的孩童,囊括幾代人。大家集體懷念這位逝去老人,也足以證明單田芳的評書影響力之大。古人講,“凡有井水處,皆有歌柳詞”,化用此句說“凡有華人處,皆聽單田芳”,並不誇張。


單田芳去世,但評書藝術不會衰亡


通過自傳和採訪,可以知道單田芳的人生經歷,充滿跌宕起伏與苦難往昔。單田芳1934年出生於曲藝世家,“從日本人、國民黨那年代過來”,災難頻發。1954年他得以登臺表演評書,之後定居遼寧省鞍山市,卻緊接著遇上文革。單田芳因為說錯了話,成為現行反革命分子,被下放到農村。可他不論經歷何種現實磨難,都能淡然處之,並始終保持對藝術的追求和人生的平常心。聽單田芳的評書,幾乎聽不到他在評書表演裡直接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但他說書時剛勇而不失淡然的語言風格,已經在向聽眾們傳達自己的人生哲學。

在曲藝文化中,單田芳已經成為一種符號。他的去世,容易被解讀為評書藝術大勢已去的標誌,甚至是評書藝術走向衰亡的分水嶺。對於此種類似“大師之後再無大師”的說法,筆者不贊同。何況很多放在老藝術家身上的“大師”光環,都是他人安上的。出色的藝術家,謙虛和低調的姿態是其一貫的風格。

單田芳去世,但評書藝術不會衰亡

關鍵在於,我們要從逝去的藝術家身上汲取他們的優秀精神,比如單田芳在評書藝術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專注,以及不慕名利的人生觀念等。

評書這類依託於傳統平臺的藝術形式,真實處境如何?很多年輕人對此興趣不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用“後繼無人”來形容評書藝術,確實有些誇張。評書如同相聲表演一樣,原本是街頭和茶樓之間的表演形式,後來隨著廣播、電視等現代傳媒的發展,得到更多的普及。但是,現代休閒娛樂方式愈發多樣化,評書、相聲已不再是很多人的唯一娛樂選擇,聽眾喜歡評書的程度被稀釋了。可藝術形式和藝術載體的關係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在一些知名的音頻APP上,單田芳評書的下載量依然驚人。這說明,若利用好網絡媒介,評書會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只不過,評書“新人”們和今天的聽眾們,很難再找回單田芳那代評書藝術家,一個人、一套桌椅、一把扇子、一塊醒木就能暢談古今中外,歷史風雲的快感了。這種相對靜態的藝術形式,雖不如今天諸多娛樂方式那麼多彩、熱鬧,卻擁有獨到的質樸美感和透徹的生命強度。

我們懷念單田芳,正是因為明白這樣的藝術感染力很難被複刻,好在他的表演和音容,已經存於我們的記憶當中,也因為影音記錄,永遠不會消失。或許,這也是後人對逝去的老藝術家們的唯一慰藉吧。(黃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