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在美國,不會做飯的留學生就生存不下去麼?

在大多數人眼裡,留學生給人留下的印象無外乎是外語水平優秀,家境好,整天活躍於各社交圈子,滿世界旅行等。但真正進入留學圈,才發現外表的光鮮無以掩蓋背後的心酸與付出。俺來也採訪了幾位留美的學生,聽他們講述留學生活的酸甜苦辣。

從來不做飯也能變大廚

就從飲食來說,美國人的吃喝與中國式大相徑庭。留學於南加州大學的韓同學談道,在長途飛機上吃的幾頓美式套餐讓我的胃感覺很不舒服,到洛杉磯後不久我就奔向亞洲超市,回家做了糖醋排骨、下了一碗西紅柿雞蛋麵。

在美國,不會做飯的留學生就生存不下去麼?

在美國,不會做飯的留學生就生存不下去麼?

對留學生來說,西紅柿炒雞蛋應該是一道有故事的菜。不但方便易操作,還帶著家鄉的味道,更是南北皆宜的菜餚。對習慣中餐的學生來說,冰箱裡的西紅柿是常駐之客。

美國街上的甜甜圈、穀物麥片、各種做法的薯條、煎蛋卷、烤薄餅,乍一看形式多樣顏色誘人,實際上都是高油高熱量的食物。這對剛到美國的留學生來說無疑是個難題。有些人在家十指不沾陽春水,到了美國後無奈生活所迫也學起做菜來。

在美國,不會做飯的留學生就生存不下去麼?

自己做飯除了能更符合自己對食物的要求之外,還有更省錢的優點。一般的留學生一週下一次館子,每次消費10刀至100刀不等。因為在外吃飯需要付服務生小費,又是一筆額外的支出。在美國,服務生基本靠小費生活,小費的比例一般在15%到20%不等,如果不給或是介意這筆支出,可能與美國餐飲習慣格格不入。

除了學費,房租成了留學的大開銷

和國內的學校不同,美國絕大多數的大學要求研究生在外租房,或是提供的宿舍床位很少需要競爭。對本科生而言,前兩年可能要求住校,後兩年選擇餘地較大,可以選擇和異性、不同國家的學生一起居住;對研究生來說,找房子的難度堪比選校。

在波士頓大學學習傳媒的李同學說,在波士頓寸土寸金的地方,1200刀(人民幣8200元左右)只能在學校周圍3公里租到一間客廳,而且這樣的房源還需要手速,得從中介或是房東那裡搶的快才能定下來。房租之高,更不提紐約、洛杉磯這類的大城市了。

在美國,不會做飯的留學生就生存不下去麼?

為了節省房租,美國留學生活還有一個特殊的名詞——"廳長",指的是住在客廳裡的租客。一般來說,留學生在美國租studio(沒有客廳,性價比較高租金較高)、townhouse(樓上樓下兩層)、1b1b(一間臥室一間洗手間)和2b2b(兩間臥室兩間洗手間)。除了studio外,其他的客廳相對較大,合租的留學生一般都會考慮找廳長分擔房租。

沒有車,幾乎寸步難行

沒有高鐵,沒有地鐵,美國大部分學校坐落在村裡。這裡的村更多指交通不方便,周圍高樓大廈少,購物選擇少。沒有自己買輛車代駕,每天只能過家-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

美國人出行多是飛機,就連鐵路也是很不方便。波士頓到紐約的火車動輒就要100刀,凌晨或者半夜的車是30刀左右,但時間都是4小時。這對想在美國境內遊玩的朋友來說,時間成本有些高,讓人不禁懷念國內的高鐵,價格適中,轉車方便。

開車不僅方便上下學,還能去城市周邊逛逛。在範德堡大學留學的餘同學說,公交車次不如國內的多,而且時間間隔大,有時候趕著時間出門只能打uber或者lyft。如果自己開車,可以更加靈活而且週末能去周邊的公園郊遊,放鬆一下。

在美國,不會做飯的留學生就生存不下去麼?

也有人說,車是享受生活一族的必需品,平時若是隻上下學、逛逛超市、打打兼職,完全可以用不上車。畢竟油錢、保養車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來美國生活不僅需要語言能力,更是要對美國文化有一定的瞭解。在外生活,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是必需,瞭解烹飪常識、拿到駕照、熟悉美國的派對文化等等。留學數年,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所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