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酒泉市生態環境局 雙管齊下助力企業渡難關


酒泉市生態環境局 雙管齊下助力企業渡難關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主動作為,近一步完善疫情期間政策措施,多渠道、多舉措,認真做好項目服務保障工作,實現了項目環評“不見面”、“零接觸”辦理,暢通疫情防控期間環評手續辦理,最大限度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促進經濟穩定發展。

一是建立“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服務。疫情期間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搶險救災等建設項目主動與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衛生健康等部門對接,瞭解項目新建需求,在項目設計階段提前介入,協助建設單位優化項目選址,需辦理環評手續的,實行登記管理,先開工建設待疫情結束後再補辦手續,臨時性的建設項目可豁免環評手續。疫情結束後仍需使用的,一個月內向我局申報補辦環評手續,在環境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做好疫情防控配套項目的環評跟進服務工作,對存在選址或汙染控制措施不當的情況,在補辦手續工作中一併理順。疫情防控急需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採取“告知承諾制”審批,申請人主要條件具備、完成書面承諾的前提條件下,不用開展現場勘查和技術評估,直接做出審批決定,著力提高審批效率。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失信行為的企業,經有關當事方出具證明,可暫不列入聯合懲戒名單。目前,我市已臨時登記豁免3戶企業75%乙醇消毒液生產項目環評手續,產能共計25 t/d。

二是推行“不見面”審批,保障項目建設。全面推行網上審批,有效避免辦事群眾聚集流動。2月1日於門戶網站發佈了《關於採用網上受理、暫停酒泉市生態環境局政務大廳窗口受理事項的通告》,建議企業通過甘肅省政務服務網、甘肅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在線申報辦理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登錄全國排汙許可證信息管理平臺公開端進行排汙許可申請、延續變更,並同時公開受理諮詢電話,審批材料採取電子郵件和快遞等方式及時辦理、送達,項目技術評估實行網絡專家函審,提倡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電話辦等“非接觸式”辦理服務,行政服務中心開展建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中介超市,我局第一批46箇中介機構已納入政務中心中介超市庫,方便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全力保障技術服務,推動項目建設。2020年至今,全市已審批建設項目環評35個,備案登記表137個。其中,告知承諾制審批項目22個,不見面審批項目9個,不見面技術函審項目6個,生豬養殖項目審批2個,產能共計60萬頭/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