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妄而為
沒有乾隆皇帝的允許紀曉嵐肯定不敢在皇帝面前抽菸的,清朝的法律非常嚴格。皇帝說出的話就是法律,凡事要得到乾隆皇帝的允許。
我們看一看紀曉嵐在乾隆朝的主要工作。(紀曉嵐雕像)
紀曉嵐、文字獄和《四庫全書》。
一、紀曉嵐學識淵博,博覽群書,以文采見長,乾隆皇帝用他主要是看中他的文采。1773年,紀曉嵐任《四庫全書》的總篡官,乾隆皇帝的第五次和第六次南巡他都伴駕出行,算是乾隆的信任的大臣。遇到解決不了或者有疑問的時候就召見紀曉嵐商量一下,看一看有什麼高見。
二、高危的修書工作。編修《四庫全書》這樣的工作在今天看來是比較輕鬆的工作了。但是在乾隆朝編寫《四庫全書》卻是一個高危工作。乾隆皇帝大興文字獄,並且開創了“精神犯罪”。《四庫全書》開館以來共牽連了50多起文字獄,大都是在修書的過程中發現的線索。和紀曉嵐一起工作的修書大臣們,有的被嚇死,有的被罰沒財產,幾乎沒有得到善終的人,紀曉嵐是獨一個。他數次也被牽連到文字獄中,也曾經被罰過款,自己出資將出現錯誤的《四庫全書》部分章節賠寫出來。(乾隆大閱圖)
三、紀曉嵐抽菸軼事。高壓政策,紀曉嵐也是心驚膽戰。據說有一次紀曉嵐等待召見,他正在抽菸,突然乾隆皇帝緊急召見。他急忙將眼袋鍋子滅火,順手將菸袋塞進朝靴就去覲見了。不小心的是,菸袋仍有餘火,結果將紀曉嵐的腳給燒壞了,他又不敢說。結果此後上朝,拄了幾天的柺杖上朝。
大臣們敢不敢當面稱“紀大煙袋”?
因為紀曉嵐喜歡抽菸,大臣們送他一個外號——“紀大煙袋”,大臣們敢不敢當面稱呼他的外號吶?回答是否定的,都是在背後偷偷的說,不敢當面稱呼紀曉嵐。紀曉嵐也算是乾隆的信任的大臣,都尊敬他,說外號肯定是被虐了。
紀曉嵐、劉統勳、劉墉和和珅。
紀曉嵐的鄉試主考官是劉統勳,他非常感激劉統勳的知遇之恩。1768年,紀曉嵐給貪腐人員痛風報信,被髮配到新疆烏魯木齊。巧的是這次的主審官竟然是劉統勳的兒子劉墉。1771年,劉統勳舉薦紀曉嵐編修《四庫全書》,這才從發配地新疆回到京城。劉墉、紀曉嵐等幾個大臣是為數不多的不依附於和珅的,乾隆皇帝也正是看中紀曉嵐這一點的。(劉統勳像)
紀曉嵐比和珅大26歲,入職京城也比和珅早很久,兩個人的的關係不錯。更多的是政見不同引起的爭吵,紀曉嵐知道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御用文人,和珅則處於實際權利中心,兩個人鬥不起來的。
乾隆皇帝的權威很高,和珅、紀曉嵐都是小心伺候,稍有差池就可能獲罪的,何況是在皇帝面前抽菸,沒那麼隨便的。
穿越再現彼岸
紀曉嵐被稱為"紀大煙袋",是個地地道道的"癮君子"。據梁章鉅《歸田瑣記》記載,他的煙槍巨大,煙鍋子能頂上小號的飯碗,足足能裝三四兩菸絲,從他的府邸到圓明園,煙鍋裡的菸絲都吸不盡。有一次,他嫌水菸袋太小,於是就改用了旱菸袋。他命人做了一個煙鍋。是特製的,能容三四兩菸絲,據說在全京城乃至全國也找不到第二支。
紀曉嵐抽菸軼事。高壓政策,紀曉嵐也是心驚膽戰。據說有一次紀曉嵐等待召見,他正在抽菸,突然乾隆皇帝緊急召見。他急忙將眼袋鍋子滅火,順手將菸袋塞進朝雪就去覲見了。不小心的是,菸袋仍有餘火,結果將紀曉嵐的腳給燒壞了,他又不敢說。結果此後上朝,住了幾天的柺杖上朝。
從皇宮大院的材質上看,隨時隨地抽菸也是不可能的。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其建築是磚木結構,最怕失火。所以皇宮對用火有嚴格的管理,萬一失火也被看作不祥之兆。即使冬天採暖也有專門的設備生火,採用優質的木炭,異味小,熱量大。如果像電視劇裡那樣,估計失火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用煙鍋抽菸,其濃烈成都可想而知,估計整個朝堂之上是烏煙瘴氣,氣味刺鼻,有失皇家體統
尉霖
大家對紀曉嵐的瞭解,其實基本上來源於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
在電視劇中,紀曉嵐嗜煙如命,平時根本離不開他的大煙鍋,甚至還敢在皇帝面前抽菸鍋,但歷史上的紀曉嵐真的敢這麼做嗎?
其實在一些史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就比如在《清禆類鈔》中有這樣的一段文字:
(紀曉嵐)一日當直,正吸菸,忽聞召命,亟將菸袋插入靴筒中趨入。奏對良久,火熾於襪,痛甚,不覺嗚咽流涕。上驚問之,則對曰:“臣靴筒內走水。”在皇宮之中,為了預防火災,自然是禁止吸菸的,可是像紀曉嵐這樣的“煙鬼”,很難剋制自己,因此就偷偷的吸菸。
沒想到皇帝恰好要見他,嚇得他驚慌失措,急忙將煙鍋藏在靴子裡,結果煙鍋中的火苗引燃了靴子,這讓他又鬧出了笑話!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紀曉嵐沒那個膽子在皇帝面前抽菸鍋,畢竟他在乾隆朝也就只是個禮部侍郎,外加協辦大學士,官職一直沒有超過從一品。
而且在乾隆皇帝眼中,紀曉嵐只是一個有點文采的文人,算不上什麼重要人物,只能替自己編纂《四庫全書》。
有一次紀曉嵐有點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曾委婉的勸諫皇帝不要多次下江南,但乾隆皇帝聽了之後勃然大怒,直接怒罵他不過是個娼妓一般的人物,還敢幹涉國事?
朕視汝不過優伶爾,怎敢妄談國事。乾隆這樣的態度,也讓紀曉嵐惶恐不已,直接跪地求饒。
從這裡也能看出,紀曉嵐的地位不高,乾隆皇帝從來沒有重用他。
對於一個大臣而言,得不到皇帝的賞識,自然也就沒有作威作福的資本。
如此一來,紀曉嵐在乾隆皇帝面前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哪敢惹怒皇帝。
因此,歷史上的紀曉嵐肯定不敢在皇帝面前抽菸鍋。
東方大史
紀曉嵐這個名字隨著諸如《鐵齒銅牙紀曉嵐》等影視作品的熱播,和乾隆、和珅一起成為了熒幕鐵三角。那個手裡總要拎著個大煙袋的紀曉嵐,風趣而又機智的文學大家,都讓人記憶猶新。
紀曉嵐吸菸成癖,煙癮極大,絕對算得上是老菸民,他所用的旱菸袋是訂做的,容量很大,據說一次能裝三四兩菸絲,因此他也就有了一個“紀大煙袋”的綽號。
同時我們知道,紀曉嵐四歲讀書,十七歲考上秀才,二十四歲考為解元,三十一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負責繼授編修。雖然只有一次擔任貴州都勻知府,但其一生都被乾隆留在身邊,還負責主持編纂了《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熱河志》等,自己也著有《閱微草堂筆記》。
《四庫全書》幾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典籍,這樣一個相當浩大的編書工程,交給紀曉嵐主持,按理說紀曉嵐應該很得乾隆寵信才是。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有次紀曉嵐為好友向乾隆求情,乾隆勃然大怒道:
“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
在乾隆眼裡,紀曉嵐根本不是什麼重臣,而只是把他當作給自己解悶的戲子。所以紀曉嵐雖然好煙,但他根本不可能敢肆無忌憚的在乾隆面前抽。
有一次,乾隆駕臨圓明園巡視《四庫全書》的編纂情況,紀曉嵐這手不離煙,此時正在抽著呢,突然聽到皇帝駕到的消息,匆忙把沒嗑去煙火的菸袋插到了靴筒裡,跪下給乾隆請安、起身後覺得腳後跟火辣辣的疼,但又不敢打斷乾隆說話,只能咬牙忍著。乾隆見他一副疼痛難忍的表情,就問他怎麼了?紀曉嵐回答鞋子失火了。乾隆急忙揮手讓他出去,紀曉嵐跑到殿外,趕緊將鞋子脫了,把菸袋拿了出來。
這足以表明,紀曉嵐並沒有資格也沒有膽量在乾隆面前抽菸,要是有的話,何必慌慌張張來不及滅煙。這也是紀曉嵐為何給自己作了這麼一副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邯鄲醉
紀曉嵐雖然確實是個大煙鬼,但讓他在乾隆米啊年吞雲吐霧他卻是不敢的。
乾隆也禁菸
菸草最早應該是在明朝時期就傳入了中國,隨著時間的發展,菸草在中國越種越多,吃吸菸草的人也越來越多,當時的醫生也漸漸發現菸草的危害,朝廷也開始下令禁止種植、販賣、吃吸菸草,但因為菸草癮大,又有暴利,從崇禎到皇太極、康熙、雍正、乾隆,他們都下令要求禁止過,都沒有成功。其中乾隆前前後後將近禁菸十年,最終也是無功而返,只能廢除菸草的禁令,朝廷中也很多文武大臣也吸吃煙草,除了紀曉嵐,還有一個將領那彥成也是一個大煙槍。
紀曉嵐是出名的大煙槍
紀曉嵐的吸菸出名到什麼地步,清代姚遠之《竹葉亭雜記》說紀曉嵐的煙槍能乘下三四兩的菸葉,這麼大的眼袋以至於小偷偷走也無人能用,只能賣掉,紀曉嵐以此將自己的菸袋輕鬆找回,但在《清稗類鈔》中說紀曉嵐的煙槍能乘菸葉一兩多,這個量也很大,相比較之前的那個就比較可信了。紀曉嵐的嗜煙的名聲很大,大到朝鮮人到北京前來朝拜乾隆,還專門給紀曉嵐這個當時的禮部尚書準備了一些朝鮮產的上好菸葉,紀曉嵐十分高興。
紀曉嵐不敢在乾隆面前放肆
紀曉嵐確實是有才,乾隆根據他的能力讓他主修《四庫全書》,但紀曉嵐生性幽默風趣,經常調笑同殿為臣的大臣,民間也有很多紀曉嵐調笑大臣甚至乾隆皇帝的軼事,這些事很多不知真假,但紀曉嵐性格肯定很是詼諧,否則不會讓人們形成這種印象。紀曉嵐曾經為了好友向乾隆求情,請求乾隆免除自己好友的死刑,但乾隆訓斥他實乃倡優,雖然乾隆當時是十分生氣,但也能看出乾隆對待紀曉嵐的真正態度。
有一則故事說紀曉嵐正在抽菸和同僚議事時,乾隆來了,紀曉嵐急忙把煙槍插到靴子裡,結果有菸絲沒有滅漸漸燒起來,燙的紀曉嵐涕淚橫流,乾隆好奇詢問,紀曉嵐解釋是自己的靴子裡走水(著火)了,乾隆揮手讓他出門處理,他才趕緊走出去脫下了靴子,這時候腳已經燙壞了。可見在乾隆面前紀曉嵐寧肯自己忍受皮肉之苦也不敢失了禮儀,更何況是抽菸。
對待紀曉嵐這樣性格詼諧跳脫的人,乾隆作為一個殺伐果決,有作為的皇帝,一定不會允許紀曉嵐在自己面前的放肆,紀曉嵐在朝堂上混了幾十年,對於自身的地位也瞭解的十分清楚,所以也必不敢在乾隆面前吞雲吐霧。
天天故史匯
紀昀,字曉嵐,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人。是清代政治家、文學家。紀曉嵐一生經歷雍正、乾隆、嘉慶三個皇帝,名聲遠播朝野,不僅僅因為他文思敏捷、幽默詼諧,還因為他的一些奇葩愛好。比如他的抽菸,喜歡對聯等等。這裡我們介紹一下他的抽菸。
紀曉嵐被稱為"紀大煙袋",是個地地道道的"癮君子"。據梁章鉅《歸田瑣記》記載,他的煙槍巨大,煙鍋子能頂上小號的飯碗,足足能裝三四兩菸絲,從他的府邸到圓明園,煙鍋裡的菸絲都吸不盡。有一次,他嫌水菸袋太小,於是就改用了旱菸袋。他命人做了一個煙鍋。是特製的,能容三四兩菸絲,據說在全京城乃至全國也找不到第二支。可見他對於自己吸菸是多麼的投入和著迷。
紀曉嵐和乾隆皇帝有這麼一個真實故事。有一次紀曉嵐在辦公室處理公務,正在抽菸,抽得很帶勁,乾隆忽然召見他,他一急,便把正燃著煙槍插入靴筒中,一路小跑去見皇帝。沒想到乾隆心情賊好,和他說了很多話。乾隆和他說話時間一長,我靴子裡的菸絲慢慢就燒了起來,紀曉嵐就感覺好熱。腳丫子都快被烤焦了,也顧不得君前失儀了,一邊叫喚著一邊涕流眼淚,拍打著靴子。通過這件事我們看出他是比較害怕的,立馬把煙槍插入靴筒中。一路小跑見皇帝。而且清代律己嚴厲。君臣禮儀。所以他是萬萬不敢的。
我是曉白讀歷史,感謝你的閱讀,喜歡的朋友點贊,關注我。謝謝。曉白說歷史
近些年的影視劇將乾隆、紀曉嵐、和珅描繪成快樂玩耍的好夥伴。為了表現紀曉嵐人精的一面,有時候乾隆都得跟著打醬油。
這是極其不符合事實的。歷史上的君臣關係是非常嚴苛的,這跟什麼聰明或是功勞不發生關係,膽敢在皇帝面前不守規矩,挑釁皇帝的權威就是死路一條。
都知道紀曉嵐號稱紀大煙袋,他的煙槍時刻不離手,好像不抽上幾口才思就會枯竭。但是在皇帝面前肯定的說他是不敢帶著自己的大煙槍的,一般跟皇帝說話你得跪著,就算皇帝心情好,讓你起身,你也得彎著老腰,做出一點拘束的樣子來。
歷史上這三人的真實關係是這樣的。和珅是紀曉嵐的頂頭上司,兩人差著十好幾歲,根本就不常見面。而紀曉嵐是漢臣,乾隆根本沒把他當回事兒。“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從乾隆的這句話可見一斑。
所以這三人沒理由湊到一堆兒去。紀曉嵐再才思聰明也不行,他比和珅的官銜低,下級整上級那是找死。紀曉嵐在皇帝那更是謹小慎微,他要有一點出格的地方,那就玩完了。現實總比影視戲說來的殘酷。
紀曉嵐真想抽菸回他的閱微草堂去。若是見了皇上,必須是嚴苛的君臣之禮。有關他抽菸的趣聞也有不少,摘錄一個,大家品嚐品嚐。
在《歸田瑣記》中記載,他的煙槍巨大,煙鍋子能頂上小號的飯碗,足足能裝三四兩菸絲,從他的府邸到圓明園,煙鍋裡的菸絲都吸不盡。
你看這文人的記載是不是很誇張?一次裝小半斤菸絲,那是燒火呢?還是抽菸?他能抽得動嗎?
書中說正因為他的煙槍容量大,若是丟了去東市尋找,總能找得到,因為這麼大的煙槍,一般人根本消受不了。
一次他抽菸正抽得過癮了,乾隆皇帝來了,他趕緊將煙槍插入靴筒中。乾隆看到了,故意沒完沒了的說話。靴子裡的菸絲便燒了起來,紀曉嵐感覺腳丫子都快被烤焦了,也顧不得君前失儀了,一邊叫喚著一邊涕泗橫流。
乾隆忙問道:“愛卿,你這是咋了?”紀曉嵐回答道:“臣靴子裡著火了。”乾隆停止問話,急忙把紀曉嵐打發出去。他跑到大殿外脫下靴子一看,靴子裡濃煙奔騰,火苗一竄一竄的,腳都被燒焦了。
由此也可見得,紀曉嵐在乾隆面前是耍不了他的那杆大煙槍的。
說史聽濤
在諸如《鐵齒銅牙紀曉嵐》等影視作品的演繹中,一杆長長的大煙袋,成為了清乾隆朝名臣、一代文學大家紀曉嵐的標配。歷史上的紀曉嵐,在諸多歷史文獻的記載中,也是一個煙癮極大,擁有“紀大煙袋”雅稱的老菸民。
也就是說,歷史上的紀曉嵐,除了擁有“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和“日御數女、好色不衰”兩大特點外,還有著煙癮極大的特點。
但是, 作為臣子的紀曉嵐,是否真想影視作品所演繹的那般,敢在乾隆皇帝面前抽菸?
通過對相關歷史文獻記載的研究,可以肯定:紀曉嵐於御前抽菸的情節絕對只能出現於影視作品中,歷史上的紀曉嵐絕不敢在乾隆皇帝跟前抽菸!
在清代文人孫靜庵所著的《棲霞閣野乘》中,記載了清代太監的一個生財之道:
內廷凡遇慶節演戲,召王大臣入座聽戲者,時間以六小時為限。王大臣之有煙癖者,癮發輒不自禁,內監乃得因以為利,度其癮將發,即送茶一杯至,媵以煙泡三枚。犒賞之額,視官缺之肥瘠為等差,自十金至百金不等。上述文獻的記載重點,雖然在於對太監“生財有道”的說明,但這也能明確說明清代皇宮的規矩之嚴苛。對於王公大臣中“有煙癖者”,即使花費重金向內監購茶壓制煙癮,也斷然不敢在宮廷之內吞雲吐霧。
這碗被王公大臣用以無奈壓制煙癮的茶,甚至在晚清時期擁有了“第一闊煙茶”的稱呼,而且其價格高昂一度達到了“每茶索犒千金”的瘋狂地步;一場筵宴或者宮中大戲下來,往往會付到“數萬金”。由此,足以說明清宮對於抽菸者明令禁止,也足以證明“紀大煙袋”在宮中、在御前的日常狀態。
另外,在有關紀曉嵐的軼事典故中,關於其抽菸惹禍的傳說,流傳甚廣。
《清稗類鈔》有載:
一日當直,正吸菸,忽聞召命,亟將菸袋插入靴筒中趨入。奏對良久,火熾於襪,痛甚,不覺嗚咽流涕。上驚問之,則對曰:“臣靴筒內走水。”蓋北人謂失火為走水也。乃急揮之出。比至門外脫靴,則煙焰蓬勃,肌膚焦灼矣。這裡就直接描述了紀曉嵐在乾隆皇帝面前的真實狀態,為了掩蓋自己在宮中抽菸的“罪行”,應急藏於靴筒的菸葉,儘管已經“煙焰蓬勃,肌膚焦灼”,紀曉嵐也必須拼命壓制,強忍堅持。由此可見,在乾隆皇帝面前,這個煙癮極大的老菸民也必須忍著!
所以,歷史上的紀曉嵐絕非影視作品中演繹的那般,能夠在乾隆皇帝面前吞雲吐霧,這就是有違“君臣之禮”、宮內規矩的“僭越之舉”;又是於御前無禮、放縱的“大不敬之罪”。所以,紀曉嵐即使煙癮再大,也絕對不敢在乾隆皇帝面前抽菸!
正說清代十二朝
紀曉嵐在皇帝面前抽菸鍋,那只是文學作品裡寫的而已,包括什麼跟和坤鬥智鬥勇,那更是胡扯了。
紀曉嵐不過是乾隆蓄養的文學詞臣而已。
紀曉嵐是河北滄州人,乾隆年間做過官,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而最有價值和意義的,大概就是這個《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和坤是軍機大臣,跟一個小小的文官幾乎照面都很少打的,哪還有那麼多機會去尋釁滋事的。
紀曉嵐是清代政治家、文學家。
這個稱呼倒是沒多少錯,他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但到了老年卻固步自封,保守不變,而《閱微草堂筆記》便是他老年時期封閉自我的見證。
紀曉嵐妻妾成群也是真。
電視劇裡的他,似乎很專情,還能抵擋住來自各個方面的誘惑,而實際上,他是最多情的人,妻子一個,妾室五六個,據說天天要與不同女子云雨,方才能安,不然身體會出現很多怪象。
作為官員,他是有機會見皇上的,他喜歡抽菸,但是作為一個受儒家思想影響太深的學士,真正的在見皇帝時畢恭畢敬,即使是煙癮再大,也不至於那麼沒禮教,當著皇帝老兒抽起來,所以我個人覺得,真實的他,應該是沒在皇帝面前抽菸鍋的。
我是青鸞驚鴻,70後蜀女,喜歡讀書寫文字和心理學。感謝相遇在頭條,感恩喜歡我的文字。青鸞驚鴻
肯定不敢啊,至少在明面上不敢當著乾隆抽菸。在古代,社會等級觀念之分相當嚴重,尤其是君臣之間,尊卑有別,大臣們見著皇帝都得跪著說話,哪還敢抽菸啊。如果紀曉嵐敢明目張膽的在乾隆面前吞雲吐霧,最少都是個流放。
不過工作歸工作,私底下抽不抽可就不知道了,畢竟是愛卿,如果不是在朝堂之上,乾隆也應該會體諒。要知道紀曉嵐可是出了名的大煙鬼,抽菸是紀曉嵐平生三大嗜好之一,且吸菸成癖,煙癮奇大,所用的旱菸袋是訂做的,容量很大,有人說一次能裝三四兩菸絲,這雖有誇張之嫌,但在京中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也屬罕見。因此就有了“紀大煙袋”的綽號。
大家都知道,抽菸時會上癮的,一天不抽,渾身難受。而乾隆第五次南巡,紀昀曾伴駕,隨侍左右,如果不抽菸,那不得憋死。
有次,乾隆急詔,紀昀來不及將煙熄滅,只好把菸袋藏在靴子裡去朝見聖上。煙在靴子裡燃燒起來,紀昀忍著痛,希望皇上快點結束,直到褲腳冒出煙來,皇上問他怎麼回事,紀昀答:“失火了!”皇上趕快讓他出去救火,紀昀才顛著一隻腳出去了。以後有好長時間,紀昀不得不拄著柺棍。
當然了,抽菸不算什麼,丘吉爾還抽大雪茄呢,紀曉嵐還有更奇葩的。歷史上的紀老師一生有三大愛好——抽菸,吃肉,泡妞!抽菸咱們都說過了,咱們再講講著其他兩大愛好。
首先,吃肉。史載他: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平生不食谷面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但雖喜食肉,卻絕不食鴨,總覺鴨腥穢難以下嚥。一次不慎誤食之,立刻大吐。
再者就是泡妞了,紀曉嵐是個猛男,“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又有“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如此可見,紀老師對女色的喜愛,簡直達到病態的地步。
紀曉嵐編《四庫全書》時,一直在在宮中加班加,好多天沒接近女人,整個人被折磨得目紅面赤的。乾隆來視察時被他的模樣嚇了一跳,忙問老紀是不是累病了?紀老師直接跟乾隆說是性急上火鬧的。乾隆倒是爽快,當即發了兩個宮女給他當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一生酷愛抽菸,吃肉,泡妞的紀老師,居然活到了八十二歲,那可是在清朝,可謂高壽。難道這也是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