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咖啡渣”變“咖啡杯”?

沉迷咖啡而引發的聯想…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網(ID:foodaily)

咖啡是世界範圍內最廣泛流行的飲料之一,咖啡文化也在時代發展中愈發深入人心,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近年來,隨著氣溫的升高和新的降雨模式的到來,氣候變化可能會限制阿拉比卡咖啡的咖啡植株在未來50年的種植面積。與此同時,全球咖啡消費量又處於一個極高的水平,隨之而來的是難以處理的大量咖啡殘渣。本著回收利用、可持續發展的清潔理念,用咖啡渣重新制成可循環使用的咖啡杯這一想法應運而生,柏林的一家小型創業公司實現了這一想法,他們稱之為“Kaffeeform”

2018德國紅點獎剛剛落下帷幕,Kaffeeform UG設計和製造的咖啡渣回收杯實力斬獲最佳產品設計獎,在眾多創意作品中大放異彩。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1

沉迷咖啡而引發的聯想

Julian Lechner是一名在意大利學習工業設計的學生,他和他的同學都痴迷於咖啡的魅力,每天飲用的咖啡大概能達到六杯。在某天,Julian聯想到這些大量消耗的咖啡之後會何去何從,意識到巨大數量的咖啡渣在完成使命之後被直接丟棄,他覺得應該為此做出一些改變。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Julian花了大約4年時間,在德國一家研究所的幫助下,發明了現在的Kaffeeform模式。這項發明背後的理念十分明確,回收現有的有限資源,否則它們就會被隨意丟棄。

2

咖啡渣的“進化”之路

Julian Lechner和他的團隊共同創造了這款令人難以置信,但又非常引人注目、時尚感十足的杯子,不僅環保,而且還可以用於日常的咖啡飲用,也可以供應給繁忙的咖啡店。

這款看似樸實無華的咖啡杯,誕生過程卻漫長坎坷。製作這些杯子的過程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和調整。一開始,Lechner將使用過的咖啡渣和糖結合在一起,試圖做出一個結實的杯子,同時可以使咖啡在杯子裡變甜。然而這一想法以失敗告終,在反覆使用後,咖啡渣糖杯子被打破了。Julian Lechner表示,他們嘗試了很多不同的東西,試著用糖等材料,然而最終的成品基本上是一個糖果杯,在使用了三次之後就開始溶解。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為了使製成的咖啡杯經久耐用且適用於洗碗機,Lechner必須找到適當的植物纖維,咖啡渣,木質顆粒和生物聚合物物質之間的比例平衡。咖啡渣在烘乾之後與磨碎的木材質地非常相似,如果添加正確的粘合劑,它會變的堅硬。Lechner團隊在德國研究所的幫助下,通過大量的實驗,並對膠水和粘合劑以及現有和前瞻性材料進行了充分研究,最終添加了山毛櫸木材料。通過混合咖啡渣,木質顆粒和木質素來製成堅固可靠的形狀類似於深鑄鐵杯的咖啡杯,但重量卻很輕。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在高溫下,物質會轉移到形成杯子和碟子的模具中,甚至可以保留咖啡的味道。咖啡碟中還帶有專屬咖啡杯的凹槽設計,使咖啡杯的擺放更加穩固。Kaffeeform指出,一個杯子和碟子會用到大約六杯濃縮咖啡的殘渣。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3

咖啡杯的實際生產也極具環保意義

為了實際製作可回收的容器,Kaffeform從三名柏林烘焙商那裡收集用過的咖啡渣,然後將它們運送到一個名為Mosaik的組織。

Mosaik是一個僱傭殘疾工人的公益組織,工人們將用過的咖啡渣乾燥並打包,然後運到Baden-Württemburg的一家工廠,咖啡渣與木質顆粒,生物聚合物和天然纖維混合後,然後運到科隆去進行融化並壓縮成杯狀模具。最後,回收和成型的杯子被送回Mosaik,再由工人在重複使用的咖啡袋中再次包裝,然後寄給顧客。整個過程都十分環保,公益價值盡顯。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圖片來源:Young Germany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咖啡渣改頭換面變身環保咖啡杯,德國紅點獎也被其收入囊中

Lechner 指出,由於這款咖啡渣杯的輕巧的設計和較高的隔離品質,可能成為未來餐飲業的一個很好的選擇。kaffeeform首次亮相阿姆斯特丹咖啡節,這套杯子和咖啡碟作為家用產品或禮物在歐洲各地設計商店和博物館中出售,現已發行包括濃縮咖啡杯,卡布奇諾杯,便攜式Weducer Cup多種款式,未來kaffeeform在咖啡界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市場效應,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網(ID:foodail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