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的你土地還剩多少?

木匠說裝修


農村的你土地還剩多少?



由於我國為了穩定農業生產,保護農民對土地的投入,以及農民種地的基本的收益。對於土地的分配實行了連續承包責任制,也就是二輪土地承包權延包30年不變,二輪土地承包期結束後,承包權延保30年不變,也就是說農民的承包權能延續到至少2057年。

在這種我國土地的分配原則情況下,實行了“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土地分配原則,這主要是保障了農民對土地投資的根本利益,以及農業的穩定生產。這種情況下也造成了二輪延包的時間,在出生的人口就分不到土地了,應該是在98年以後,出生的農民幾乎沒有分到土地了。當然也不是全部這樣,也有一些農村機動地比較多,現在還有在農村出生的小孩繼續分得土地。



現在農村土地確權了,實行了三權分立,也就是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進行分立,這樣就使得土地升值了,而且土地可以靈活的運營,也就是土地的所有權不變,土地的承包權不變,土地的經營權可以進行變動或者流轉給他人,這樣就是土地的流動性增加了,也可以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參與社會的其他勞動。

對於農村的我,家裡土地的計算方法是宅、地統算,也就是說宅基地和承包的責任田是統一算在一塊的,如果宅基地面積大了,承包的責任田面積就小,我們這裡人均1.5畝,宅基地包括房屋建築面積和院子的面積,一般是三分地左右,這樣剩下的責任田一般人均在1.2畝左右。



總之,從80年代初期開始,農村的我就分到了這一畝二分地,靠著這一畝二分地,一直活到現在,即便是娶妻生子,整個家庭也就這一畝二分地,妻子、子女也沒有趕上分得土地的那時間。當然現在物價比較低,僅靠種地是不能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了,畢竟子女的教育費用,贍養老人的費用,醫療費用,家庭的正常開支費用,人情往來費用,油鹽醬醋水電費等費用。所以農民的我不能靠在一畝二分地養活家庭了,只能外出打工賺錢,十幾年如一日,年年如是。但至少有著一畝二分地,糧食解決了,蔬菜也可以解決了,做起來也相當輕鬆,管理起來,可惜收入特別的低,有時會出現捉襟見肘的現象。農村的你家裡還有多少地,進行留言交流?


宗元三農堂


我是河南南陽農村的,我家一共七口人,還剩八點七九畝地,這些土地都是基本農田,而且都是旱能澆,澇能排的良田。承包期限是從一九九八年十月一日至二零二八年十月一日。一共分成了四塊,一塊四點五四畝,一塊一點三九畝,一塊二點一五畝,一塊零點七一畝。四塊地其中一點三九畝的流轉給了土地承包大戶,每畝八百五十塊錢,去年承包大戶賠錢了。我村有一養雞戶承包了,每畝四百塊錢。十年前我家裡有十二三畝地,由於南陽市淅川縣南水北調移民搬遷到我們村。為了影響國家號召,我們村劃拔給移民幾千畝地,我家給移民三四畝地。


豫宛小馬


在農村哈土地,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家,土地早就沒有了,就剩下了家裡面的這種宅基地。


怎麼說呢?

1,因為我們是之前是農村,在這個城市的郊區,那後來,這個城市是在很早的,就是擴展了,90年代的時候,就是擴展的過程中間,農村那個村裡面的集體用地,早就把他交出去了,唯一剩下的就是農村的宅基地。


2,我舅舅,他們家在農村,高峰期的時候,他們家有差不多是10畝水田,十畝耕地,加上100多畝的這個山地。


去年過年回去,我就跟我舅舅在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哈,因為我舅舅跟我舅媽常年,只有他們兩個人在家,年紀都大了,也沒辦法去做,那麼重的這種體力活,所以呢,他們把他們這個10畝水田,現在他只要了兩畝水田,就種些大米呀,讓自己有口飯吃。

這個10畝耕地它全部丟掉了,就留下了自己的這個自留地,種點菜自己吃一吃。

他這個山地呢,全部都保留了,因為它這個山地上面他是100畝的這個板栗,他一年最主要的收入,也是來自於,板栗,那個行情好的話,一年可以收入四,五萬塊錢。


以上就是我們家和我舅舅他們的家庭土地的實際。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饅想你


三分地,已被划走。

我們那地方的農村在三十年前的時候,還屬於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典型的人多地少,一戶平攤下來有一畝地算不錯的了。我由於家裡人多,當時擱置一段時間,直到小學畢業,才爭取到三分地。

但爭取到的時候,農村土地漸漸就因為外出務工的原因,開始有棄田現象的出現。而且三分地也只是象徵意義,說明我有田地而已。

那三分地位置還算可以,在我家附近,發揮不了種糧作用,平時種點蔬菜到也還可以。但上了大學以後,戶口遷出農村,一直到工作一段時間,期間農村土地承包沒有啥變動,申請的也不多,三分地還在大家庭的框架下。

再後來,由於遷出農村戶口時間太長,在城裡落戶,有正常社保,然後村集體就收回去了。現在家裡地少了,只留一點種些蔬菜了,其他的,因為不想拋荒,都免費給村裡一個農戶了,但這個農戶可能是思路和地獄自然資源本身限制,發展的不是太好。所以我們家的地就免費給他種,也算是對他的一點支持。


春秋文策


農村的我壓根就一直沒有土地!我93年出生的都沒有,堂弟96年出生的都有,家裡為此也鬧過,後來也沒有個結果,就不了了之了。
我家是安徽的,家裡有3口人,一共也就2畝9分地。本來是兩塊的,前幾年有一塊1畝6分的地租給村裡一個人養龍蝦了,現在就種1畝3分地了。說實話,這1畝3分地種著也沒啥收入,還得跟著插秧、撒化肥、打農藥等,挺費事的。但是咱畢竟是農村人嘛,種的不僅僅是地,也有情懷在裡面。再退一步說,雖然少點,但是放著地不種,不是浪費資源嘛,況且咱也得接地氣呀,所以每年這1畝3分地也還是精心地打理著~


這不是土地要確權了嘛,我們那裡還沒有開始,也不知道
具體是個什麼情況。不過對我們影響挺大的,因為我們那裡屬於塌陷區,到時候補助肯定也會和土地有關係。你們呢?你們土地還有多少?看看我家屬於什麼水平…

我是[農村一棵小草],希望能和大家做個朋友,謝謝閱讀與支持,我們有緣再見。


皖農


分單幹後,我父親是戶主,兄弟姐妹加父母7份田,共6畝田。其間鄰近初中學校徵收了3分水田,得了5百元,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父親還算開明,三個姐出嫁後,把田地對半分給我們兄弟倆。這麼多年生產隊初初想分田的,但爛田遠田無人要,而且碎片化,後來不了了之至今沒分過田。其他生產隊也是一樣狀況。縱觀全村,田地基本平衡,當時分田應該是以二個兒子為幻想基礎的吧,一路以來生一兒的田地多了點,超生三兒的田地就少了點,這是極少數,更多的農戶都是平衡的。還有偷賣土地的也變少了。我的老婆子女和兄弟老婆子女是沒有分到田的,但每家都有2.8畝,一分不少,這就是現狀態了。其他地方的應該以此類推吧。


用戶81802390837


本人1988年生,去年剛結婚,有一個小孩,家裡一共就1.56畝,老婆和小孩都沒有地,出去建房子,剩下不到一畝。


今年土地確權,估計老婆和小孩估計二十年不會有地了,地標廣西,村裡好多嫁進來和新生兒都是沒有地了,主要是現在的土地改革週期太長,聽說是三十年,三十年,意味著有些人三十年不會有地,而有些人去世三十年,家裡照樣享受土地,繼續享受土地的補貼,這就導致土地分配不公,三十年的土地改革週期過長,身為農村人,卻沒有土地。按照農村農合,一年交一次,而土地改革卻要三十年,為啥農合不是三十年一交,而卻每年都在上漲,我覺得沒有土地的農合應該是國家交。促使改革週期變短,做到農民有地可耕。


山村額赫


我們組83年分田到戶時總面積約400畝,有約100個戶主。20年前對低湖田與離村較遠的劣等田以每畝約一年200元的價格承包給了幾位村民,保留約100畝精產水稻田(人均O.5畝組民囗糧田)。當初第一次分田時集體成員表示同意以後5年左右重分,一拖再拖再加上又劃區域的承包(規定5年為一承包期,屆滿重新發包)。結果是兩種(分田到戶,再變成大部分田被承包)一分一包都到了至今。簡單總結,我現一家八口人(二老加二個兒子,二個媳婦,二個孫孑)實實在在有水田一畝整再加別人委託的0.6畝。田委託給堂兄種(無償)被轉包出了的田(全組一樣至今未見一分錢的收益)


手機用戶54744545690


總共七畝一分地。我們這兒九九年實行的土地三十年不變。我和弟弟各領父母中一人的土地。孩子兩千年出生,沒有分到地。所以,三個人本應該六畝地,其中一塊地靠邊邊角角,有一畝多,歸我耕種。

每人兩畝地,在我們當地也是多的。很多小的村子人均不足一畝。土地少的地方以種植蔬菜為主。我們主要種糧食和花生。近年來也開始發展果蔬大棚。葡萄,油桃為主。

今天剛繳納了小麥保險四塊五每畝。而小麥補貼今年是每畝一百八十。


世忠張


我們家鄉自八二年分田到戶以來,一直到現在沒有調整過,一般採取的自願組合,有的認為種田不賺錢,將自己的承包田拋棄了一部分,縮小自己的承包田規模,只夠自己養家餬口就可以了;有的有孩子上學讀書的,家庭負擔重的,為了增加家庭收入的,就必須擴大承包田的規模,撿了別人拋棄的承包田。

到了九十年代,承包費特別重了,早稻田喜歡僵苗,早晚稻不如一季稻,一百斤稻穀才五十元,畝產一千稻穀才五百元,而每畝承包費達五百多元,已經達到資不抵債了;每畝承包費五百多元,春季不完成總任務的要罰息達百分之二十五,實際每畝承包費達到六百多元了。

我們現在的人都是文化人,都是會算賬的人,每畝達六百多元的田,這田誰種得下去?

那時候,我為了兩個孩子讀書,不得不將我的承包田全部拋棄了,到南下打工去了。

九十年代,由於承包費重了,許多人拋棄自己的田土,鄉村收不到承包費了,社會無法運轉了。

這時候全縣搞起了減赤減負運動,將那些拋荒的曾是過去的承包田改為了低價的合同田,低價的地租田,抵債給了那些放債給村委的高利貸者,抵債給了那些拖欠村組管理工資者,有錢的買了低價的地租田,使他們有了許多土地,他們擁有這麼土地,既不合理,也也合法,這都是社會畸形發展的結果。

有的人住在農村,卻沒有耕種田的土地了,我有三畝土地,都是我父親老了,轉讓給我的。

自八二年分田到戶以來,國家的士地基本是私有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