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一個三年虧光首付小散的自白

一個三年虧光首付小散的自白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要更恐懼。

秋風蕭瑟,略帶涼意。晚上閒來無事,本人約了以前在南財讀書的一個朋友喝茶聊天。

“近來發財了吧?”我笑問那朋友。他是學審計的,早些年就風聞他在搞投資理財,這兩年“低調”不少。(這是。。。悶聲發大財了?)

“沒有,連買房的首付都虧光了。”他一咬牙,暗暗地說。(煙雨中,蛋蛋的憂傷……)

這讓我很驚訝,他的財務分析功底和投資邏輯,我還是很服的。當年炒股、期貨、基金,從技術理論到基本面研究,無所不通,“實戰”戰績也挺不錯。(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2015年押中了贛鋒鋰業,天齊鋰業這樣的鋰電池牛股,當時贛鋒鋰業才六、七塊錢,可惜不解風情的小編並沒有跟上)

後來,他告訴我,他加了槓桿,之前賺的都賠了,而且買房子首付的錢也搭進去了,好容易才渡過難關。事到如今依然懊悔不已。

我笑著問他:“那你現在有什麼體會?”

他告訴我,他每天早上醒來,看到股友圈討論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巴菲特2004年的經典名言,而這批傳播最歡的人早就虧得沒了褲衩。今年他把巴菲特的金句做了修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要更恐懼。”並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01

這位朋友說,在2015年股市大跌時,他中途抄了幾次底,全部割肉了,那一次,他把他工作兩三年的積蓄全都虧完。爾後面對熔斷帶來的“黃金坑”,他又心癢癢進場了,又折損幾萬。2018年對股市陰跌,他全都“佛系”堅守,高拋低吸,而且加了槓桿,損失慘重。

後來,為了彌補損失,他甚至湊上了用作首付的三十萬,發現同樣行不通。轉頭去做期貨,由於這兩年鐵礦,螺紋鋼瘋漲,做空的他頻頻爆倉,現在已經彈盡糧絕。

“別人恐懼時,你貪婪,說明你內心也不懂恐懼。”他說,不懂恐懼是他失敗的根源,而“貪婪”卻相對不嚴重,那年買了幾隻股票,賺了2%,3%都拋了,甚至茅臺、萬科全買過,都沒賺到錢。“我一點也不貪。”

他說,自己並不太適合投資。

因為自己人性中對“恐懼”和“貪婪”的配比不夠,只是50%對50%,而恐懼要佔到六、七成以上,才能做好投資。

巴菲特能拿一隻股票10年,20年,最後賺的盆滿缽滿,緣於他對市場的認知過程中“恐懼”多於“貪婪”。你說他貪婪嗎?穩定年化15%,20%的收益,巴菲特就滿足了。但絕大多數人以為他不懂“恐懼”,因為風裡雨裡,持倉就那麼幾隻,雷打不動,就不怕像我們一樣時不時來個暴跌嗎?

恰恰相反,巴菲特不貿然去調倉,是恐懼更多未知的風險侵入自己的股票池。

一個三年虧光首付小散的自白

先要了解恐懼,你才有資格去談貪婪。在這一點上,有一個很生動的例子。棉花期貨大鱷林廣茂在2010年一波堪稱波瀾壯闊的棉花行情中,林廣茂堅持26個月,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創造了從浮虧60%到20個億的傳奇。

如果是一般人玩期貨,浮虧60%,早已經被恐懼衝昏了頭腦,甚至去做反手的都有,但林還保留一定的“貪婪”因子,這個因子背後是有他自己對市場的調研作為支撐的。

鉅虧慢慢縮減後,林的“貪婪”才開始逐漸佔據上風,但林對每一步加倉都先衡量了風報比,即使在價格遠離他成本區的“貪婪”階段,也沒有忘記恐懼,每天覆盤,更新策略。

一個三年虧光首付小散的自白

你有沒有聽說過其他做期貨賺10個億,20個億的?也許是有,但你去他們的“自傳”看看,這些人全都經過爆倉,甚至穿倉的都有。如果不經歷徹頭徹尾的爆倉,這些人根本沒法鳳凰涅槃,因為他們對“恐懼”對認識還不夠,貪婪佔主導,是沒法在投機市場存活的。

期貨市場帶了槓桿,是恐懼和貪婪最容易放大的地方。放到股市裡,也是一樣。

這幾年拿著平安,招行,茅臺並不“貪婪”但卻對垃圾股敬而遠之的股友,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而貪婪地去賭重組,賭各種各樣的垃圾股“浪子回頭”的小散,最後死得不明不白。

你要問這些長線守著大牛股的人:“你貪婪嗎?”他們可能一年都不會打開賬戶看一下浮盈,自己賺了多少都不知道。但他們是否比你恐懼?你去跟他們比較一下對市場宏觀形勢的研判,他們比你更擔心貿易戰下中美關係的走向。你要建議他們去買“性價比很高”的垃圾股,他們第一個要向你發問:這個公司現金流怎麼樣?

“恐懼”比之“貪婪”為什麼要多一點?因為有對自己不能避免虧錢的恐懼,也有對自己不能吃到“魚尾”的貪婪,這些都是主觀的。

而投資往往需要“恐懼”更多客觀的東西,比如經濟形勢怎麼樣?公司轉型是否順利?有沒有政策風險?這些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很多吹捧“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的人都吃了大虧。因為在別人恐懼時,他同樣只體會到了主觀的內容,就是別人對那一瞬間“不能賺錢,趕緊止損”的恐懼,並且把這個當做自己選擇貪婪的藉口。這種故意的反向思維,和戰場上看到密密麻麻的敵人,卻心理安慰“只有我出來應戰,他們肯定會覺得有蹊蹺,一定不敢打我”而獨自走上前送死的心態並無二樣。

這種以臆想別人的“疑似過失”去投機倒把的思維不是巴菲特老人家的本意。實際上,這種情況下往往是因為客觀因素引起的恐懼,主觀只能起到助推作用。比如,公司的重組預期已經落空了,那原來的抬高估值的邏輯就不存在,你去“貪婪”沒有任何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抄底,你不虧,誰來承擔這個損失?

捫心自問,你的貪婪有幾分,恐懼又有幾分?哪個佔比更高?

02

這位朋友還說,這些年為了炒股,和老婆吵了不少次,差點都離了婚。現在想想,挺對不起家人的。

有意思的是,我也認識很多痴迷炒股的人,有些人甚至是全職在家裡炒股,但這些人,普遍和家裡人關係不太好。

為什麼會這樣?很簡單,恐懼和貪婪的權衡適用於一切場景,包括家庭關係,這不是股市獨有的,而股市只是在數字化這樣的矛盾。

在你炒股時,你是不是怪老婆孩子不理解你,他們一質問你,你就以“大家都虧損,你憑什麼怨我”為理由,對他們怒目而視,甚至破口謾罵?

這就是缺少恐懼,缺少對家庭關係在這種負能量侵蝕下逐漸丟失的恐懼。在你的潛意識裡,只要你後面賺錢了,家庭關係能夠立馬修復。

在你炒股時,是不是巴不得家裡人一有錢就拿過來給你補倉,甚至老爸,老媽都有義務“贊助”你賺錢,因為你看起來已經變成了現實中的“炒股養家”?

這就是過分貪婪,放不下槓桿思維。在你投進更多的資金時,往往行情是朝著相反的方向走,是不是?絕大多數股市中的加倉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貪婪”到最後,家裡的血汗錢也被凍結在了股市裡。這都歸咎於你貪婪地以為,你可以幫家裡全部人的財富增值。

一個三年虧光首付小散的自白

甚至在你責怪父母,妻子不給你足夠的錢時,你何嘗不是在貪婪?你覺得,他們天生應該“贊助”你,你向他們索取什麼都是應該的,這是一種對“愛”無限索取的貪婪。

炒股,先“炒”人性。如果你增加了對家庭關係處不好的恐懼,減少了對愛人、父母有求必應的貪婪,你的家庭氛圍不會差到哪裡去。反過來,你炒股的目的,不也是為了提升家庭幸福指數嗎?

所以我才說,炒股的結果和你家庭生活的和諧程度是正相關的。因為人性中對貪婪和恐懼的認識是相通的。那些因為炒股而拋棄了家庭關係的人可以想一想,自己辛辛苦苦去炒股盯盤,究竟是為了什麼?

03

會面的最後,朋友告訴我,他現在不怎麼炒股了,以理財為主,這很適合沒有過多恐懼感的人。

我很贊成他的轉型,在用這個標準衡量完自己後,也許有一天我也會效仿他。

如果你是一個對恐懼認識更多的人,歡迎你來股市、期貨、P2P淘金,因為你的性格已經幫你淘汰掉一大批你的“對手盤”。即使短期遭遇滑鐵盧,在這個過程中恐懼的加深,貪婪的減少對你來說也是一種更為逼近成功的平衡。

如果你的“貪婪”還佔據大頭,那你最好趁早打消華而不實的念頭,去一個更為溫和的投資戰場,因為你不能失去一個溫暖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