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全球財富報告》:中國家庭財富總值增長17倍

《全球財富報告》:中國家庭財富總值增長17倍

文 |吳海珊

2019年10月21日,瑞信研究院(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發佈了第十份《全球財富報告》。報告顯示,自2000年起,中國家庭財富總值從3.7萬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年中的63.8萬億美元,增長接近17倍,增速超過多數其他國家的3倍。

創富中國

中國目前的家庭財富總值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的106萬億美元。

根據瑞信的統計,中國目前的百萬富翁人數為440萬(按美元百萬富翁人數計,僅次於美國),財富超過5000萬美元的超高淨值人士數目為18,132人,全球排名第二位,超過美國以外的其他任何國家。瑞信預計到2024年,中國百萬富翁人數將接近690萬。同時,2019年,在全球最富裕的10%人口中,中國佔1億人,首次超過美國的9900萬。

瑞信亞太區首席投資官伍澤恩(John Woods)表示:“儘管美國仍居全球榜首,中國緊隨其後,但兩國的相對差距可能縮小,預計美國百萬富翁數量增加23%,而中國將增加 55%,達到690萬人。2024年印度百萬富翁數量可能達到120萬人,相當於未來五年增長56%。”

根據瑞信的報告,中國家庭資產中非金融財產比例從2015年的43%提高到2019年的53%,體現了房地產市場的強勁。2018年年中,中國成人平均實際資產為29,760美元,而平均債務僅為4,410美元,相當於總資產的7%。因此,儘管市場出現了一些對中國家庭債務增長的擔憂,這一債務比例按國際標準計算,仍處於較低水平。

瑞信認為,儘管中國城鄉分化造成極大差距,但在本世紀初總體財富不均程度較低,部分原因是無遺產繼承、以及農村土地和私有化住房仍相對平等。但是自2000年以來,財富不均程度顯著加劇。

瑞信國際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官兼全球經濟和研究主管Nannette Hechler-Fayd’herbe表示:“儘管過去一年美中貿易局勢緊張,但兩國的創富能力強勁,分別貢獻3.8萬億美元和1.9萬億美元財富。2019年全球百萬富翁人數也增加110萬人,達到4,680萬人,總計擁有158.3萬億美元財富,佔全球財富總值的 44%。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對這一不斷增加的人群貢獻最為顯著,顯示出發展跡象和投資機會。”

亞太區是全球最大的財富貢獻者

全球來看,過去一年財富總值增長2.6%至360萬億美元,成人人均財富創歷史新高,達 70,850美元,比2018年年中增長1.2%。美國、中國和歐洲對全球財富增長貢獻最大,分別為3.8萬億、1.9萬億和1.1萬億美元。

2019年年中,亞太區 (包括中國和印度) 家庭財富總值達到141.219萬億美元,在360.603萬億美元全球財富總值規模中佔比最高。這一年,中國和印度的家庭財富總值分別增長3.1%和5.2%。其他地區財富總值也有所增長。北美家庭財富增加了4.1萬億美元,其中3.9萬億來自美國。

伍澤恩表示:“過去一年,全球所有地區財富總值均實現增長。截至2019年年中的12個月,亞太區(包括中國及印度)的家庭財富穩定增長2.4%,達到141.219萬億美元,佔全球財富的近40%,成為最大的財富區。”瑞信預計到2024年,亞太區家庭財富將增長33%,達到188萬億美元,而同期全球家庭財富總值將增長27%,達到458.577萬億美元;亞太區百萬富翁人數將達到1910萬人,比2019年年中的1270萬人增加50%;同時,全球百萬富翁人數將增加34%,歐洲和北美分別增加35%和24%。

瑞信未來五年,中國將佔亞太區超高淨值總人數的 42%。

瑞銀預計到2024年,亞太區超高淨值人士數量將增加約 21,300人,相當於年均增長8%,總數達到近 66,000人,其中42%將來自中國。同時,全球超高淨值人士數量將每年增長6.5%,北美和歐洲分別每年增長6.6%和6%。

儘管金融資產在全球總體財富增長中佔39%,但非金融資產增速超過金融資產,佔中國、歐洲和拉美新增財富的主體,而在非洲和印度幾乎佔新增財富的全部。

表1:2018年年中到2019年年中的家庭財富總值變化(按地區劃分)

《全球財富報告》:中國家庭財富總值增長17倍

資料來源:James Davies, Rodrigo Lluberas 和 Anthony Shorrocks,《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Databook 2019》注:以當期美元計算

論人均:瑞士第一,中國香港第二

放眼全球,按成人平均財富計算,瑞士仍以564,650美元高居2019年年中成人平均財富榜首,其次是香港地區 (489,260美元)。澳大利亞(386,060美元) 和新加坡 (297,870美元) 分別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排名第四和第六位。從財富中位數來看,財富不均程度較低的地區仍然擁有較高的成人平均財富中位數,瑞士第一,為227,890美元,澳大利亞以181,360美元超過香港(146,890美元),位居第二。位列全球前十的其他亞洲國家地區包括新西蘭以116,440美元排名第五,日本以110,410美元排名第六。

表2: 2019年年中成人平均財富最高的10個主要經濟體

《全球財富報告》:中國家庭財富總值增長17倍

資料來源:James Davies, Rodrigo Lluberas 和 Anthony Shorrocks,《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Databook 2019》

全球財富報告十年

瑞信的此份報告考慮通脹影響,評估了各國實際金額而非名義金額的表現。

瑞信在研究中發現: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 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佔自2008年以來財富增長的三分之二,是北美貢獻的兩倍;無論是按實際美元、當期美元還是本地貨幣單位衡量,中國均表現優異;而2008年以來,歐洲平均實際美元財富為負增長,部分原因是歐元緊縮;高收入亞太區國家在這一變化中的作用很小,世界其他地區(包括多數非洲和拉美國家)只是抵消了歐洲的負面影響。

報告考察了更長期間內財富與國民生產總值(GDP)之比率,發現最成功的國家是那些解決制度和金融板塊缺陷,從而成功提高財富與GDP比率的國家。這可以帶來一個財富增長刺激GDP增長,從而進一步增加財富的良性循環。中國、印度和越南提供了這一良性循環運作的實例。

2019全球財富金字塔

為確定全球財富如何在成人中分配,報告綜合了各國家庭財富水平預測,以及各國內財富分配方式的信息。下圖中的財富金字塔捕捉了成人間的財富差距。龐大的低財富人群基礎支撐著逐級減少的高財富成人。2019年,預計29億成人或57%的全球成人財富少於1萬美元。接下來的一檔,財富在1萬美元到10萬美元的人數是本世紀增長最快的人群,從2000年的5.14億人增加到2019年年終的17億人,是原來的三倍。這體現了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的繁榮,以及發展中地區中產階級人群的擴大。這一群體的平均財富是33,530美元,略低於全球平均財富水平的一半,但仍顯著高於他們中多數人所居住國家的平均財富水平。

《全球財富報告》:中國家庭財富總值增長17倍

女性就業參與率提升推動女性財富增長

由於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提高、夫妻間財富分配更加平均以及其他因素,女性財富較男性財富增長更快。

傳統上,繼承一直是對女性比對男性更重要的財富來源,部分原因是較低收入限制了她們自己的財富積累,部分原因是守寡,還有部分原因是女性一般壽命更長,比男性繼承人擁有遺產的時間更長。二十世紀上半葉,繼承財富的減少,令更依賴於繼承的女性的相對財富減少。

父母財務支持和繼承可能幫助千禧一代積累財富

報告指出,千禧一代不夠幸運。他們不僅在年輕時經歷全球金融危機,由此引發的經濟衰退以及隨之而來的就業前景黯淡等,而且他們在很多國家遭遇高房價、低利率和低收入等不利因素,因此他們很難購買房產或積累財富。儘管千禧一代似乎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他們或將受益於父母的財務支持以及財產繼承。預計繼承財富的激增將為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同樣帶來財富分配和財富不均的問題。未來繼承造成的財富分配後果或許更為突出,可能為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平等壓力雪上加霜。

全球近1% 的成人是百萬富翁

截至2019年年中,全球有4,680萬名百萬富翁,佔全球成人的0.92%,總計擁有158.3萬億美元財富(佔全球財富總值的44%)。在截至2019年年中的一年裡,新增的110萬名百萬富翁中,美國佔一半以上,日本和中國分別新增百萬富翁18.7萬和15.8萬人。自2000年以來,儘管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百萬富翁人數僅佔成人人口的 0.37%,但這些國家的百萬富翁人數增長最快。增長主要歸因於平均財富增長(78%),其次是人口增長(16%)和財富不均增加(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