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一位古董店主的自白:你不知道的“古董局中局”,民藏路在何方

一、文玩亂象

我是山東人,大學畢業後中規中矩,在某央企上了八年班。六年前辭職,開始慢慢接手家裡的生意。六年前,正是古董行業由盛轉衰的時候。這幾年我見了太多的人,看了太多的事,酸甜苦辣俱全。一夜暴富的、一夜傾家蕩產的、撒潑打滾的、抹脖子上吊的、忠厚老實被人騙的、心黑手辣專坑人的。一句話,咱們藏家不容易。

古董行業的參與者,大概有民間藏家、文玩市場、拍賣行、鑑定專家、仿古制造者五大主體。藏家是下游,其他四家都是上游。換言之,他們都依賴基數巨大的民間藏家生存。但因為古董行沒有標準,沒有售後,有沒各種各樣的質量監督體系,所以矛盾衝突激烈,對立情緒極濃。別的行業,上游企業如果對自己的“衣食父母”如此鄙視,那就做不長久;消費者如果對上游充滿敵意,行業很快就會消亡。只有古董這行,上游大佬們鄙視著、“蹂躪”著消費者,安然無恙。消費者痛罵著、詛咒著,內心卻盼望著拍賣公司能看自己一眼,各路專家們能給開張證書……

來到頭條之後,和不少藏友有了些交流。我一直想把我知道的,我瞭解的,告訴給大家。可能你不信我,可能我眼光有限,有些地方說的不對,但是我可以保證沒有為任何利益群體代言。我只是希望我的經驗,能讓大家有所借鑑。

一位古董店主的自白:你不知道的“古董局中局”,民藏路在何方

濟南英雄山古玩市場,“看攤兒”的“小掌櫃”

二、傳說中的仿古匠人

1.樊家井

景德鎮樊家井,恐怕中國的瓷器玩家都聽說過這個名字。有人對它破口大罵,可罵裡還帶著點敬畏;有人對它不屑一顧,認為不可能做出“高仿”官窯,都是“炒作”。

2017年,我有幸在當地業內人士的帶領下,短暫接觸過這個隱秘且充滿傳說的行業。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大開眼界”。

一位古董店主的自白:你不知道的“古董局中局”,民藏路在何方

樊家井某仿古車間

老張是我接觸的第一位高仿者,40多歲,地中海,小眼睛,第一感覺就是此人狡黠的很。不過因為有熟人帶領,他倒是很痛快,基本算是有問必答。

釉料是完全根據老方子配的,最好的礦物質顏料。胎也是傳統的二元配方,磁石是清晚期的老礦,高嶺土是村民晚上偷挖的。氣泡最好辦,現在都是氣窯,只要控制溫度,什麼樣的氣泡都能燒出來。畫工重意不重形,力求不留下猶豫的筆跡,構圖畫意對就可以。老化嘛,早就不用高錳酸鉀了,問他用什麼,卻是怎麼也不肯說了。

至於高仿品的銷售渠道,最頂尖的走拍賣,次等的就給各地的古玩商分下去了。

我聽的一愣一愣的,帶我來的叔叔開始給我打眼色,催我走。我這位叔叔是珠山八友的後人,在行內頗有名氣,沒有他,我是進不來的。

出來以後,叔叔給我說,老張這兒也就算中檔貨,別聽他胡吹了。我問還有什麼更高級的招數嗎?叔叔說,有

一兩家專門“接老底”,他們的貨比老張這裡“更真”。

我接著問:“名頭很響的黃雲鵬、尚源華二位先生,算是最頂尖了嗎?”叔叔笑了笑說,他們二位當然不錯,但是名聲在外,某種程度上也不是好事情。其實最牛的人,都躲在山裡呢。

2.山裡人

後面幾天,我在贛北的群山中,見識了真正的高仿匠人。具體情況,在我之前的文章中講過一些,不再贅述,太細節的東西我也不好透露。但是我可以負責的說,目前任何的科學檢測,對他們而言就是擺設。至於“眼學”,我不敢說做到100%,但是一件仿品,能仿到90%,再加上牛津熱釋光等等科檢機構開具的證明,又有幾人不打眼呢?

肯定會有藏友不相信,其實也很好理解。這些人為了仿古,是不計成本的。景德鎮,千年窯火不息,世家代代相傳,他們的配方工藝,很多都是祖傳的。極昂貴的礦物質顏料,他們人工研磨;所有流程,所有配方,完全依循古法,成本是極高的。

而且一些鑑定機構,都是他們贊助的;甚至一些科研項目,都是他們發起的。他們會針對某一品類做技術攻關,先送檢找問題,然後反覆改,直到過關為止。他們懂得比你多,見的比你廣,手段比你高,投入比你大,一件真正精品的“元青花”或者“明清官窯”,拿貨價最低十幾萬,高則幾十萬。這種情況下,你憑什麼覺得他們做不出仿古官窯?

當然,大多數的藏家是接觸不到這個層次的仿品的,各地古玩市場、地攤上的仿貨,破綻還是很多的。

一位古董店主的自白:你不知道的“古董局中局”,民藏路在何方

正在做舊的“中低端”仿品

市場好的那些年,一些國內的中小拍賣行,確實是高仿匠人這兒的常客。最近幾年很少了,他們的東西大多數流去海外拍行了。

最後再說一句,高仿匠人們,從來對外說的都是“仿古工藝品”,至於買走的人用來幹什麼,不是他們的責任範圍。

三、難搞的拍賣公司

1.中小拍賣行

我們山東是文玩大省,尤其是書畫市場,最輝煌的時候佔中國書畫交易的份額的50%以上,至今青州仍然是全國第一。所以在古董文玩火熱的那些年,山東大大小小的拍賣公司多如牛毛。

做的好的那幾家,或多或少都與我家打過交道,有幾位老闆可以算是很熟了。這幾年,基本都不做了,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但是有意思的是,這些拍賣公司不做“正常業務”之後,選擇轉型的方向是不同的。

一位古董店主的自白:你不知道的“古董局中局”,民藏路在何方

多年前的“山寨”小拍賣會現場

一類很乾脆,關門大吉,這個沒啥好說的。一類轉做了司法拍賣、罰沒拍賣。一般這類公司有人脈、有資源,轉型頗為成功。我認識其中的幾位老闆,說實話不比前幾年掙得少。但是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沒有完全放棄藝術品拍賣市場,隔三差五的躍躍欲試,看看慘淡的景象又唉聲嘆氣,也許他們心中都還有一些文玩情懷吧。

再有一類,就淪落成了騙子公司,也是我們藏友需要重點防範的對象。其實是不是騙子,我們行裡的一看就明白,我也不好點名,外省的我也不太熟悉,但是有兩個方法是可以用來甄別騙子拍行的。

第一就是有拍前費用的、有流拍費用的,一概不要信。他們的藉口五花八門,什麼鑑定費用、送拍費用、託關係走後門費用等等,千萬不要被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也不要對他們幾百上千萬的預估成交動心。

第二就是營銷手段很“野”的拍賣行,不要信。一家拍賣行,倒是像做保健品的,絕對是有問題的。

2.大拍賣行

大拍行絕對是可以走的,前提是你要遵守他們的規則。

第一,國家規定宋(包括宋)以前的“高古瓷”不準上拍,這個是沒有辦法的。許給你能拍的,基本都有問題。

第二,元、明、清官窯、近現當代名家書畫、玉器(不含高古玉)、名家紫砂、金銀珠寶器、部分錢幣、佛造像,這些是比較好走的。

現在市場不景氣,如果你要玩小眾,就要承受不好變現的代價。

第三,就是越貴越好,不要怕你的東西太好走不掉,起碼三十萬以上是比較理想的。

一位古董店主的自白:你不知道的“古董局中局”,民藏路在何方

2016瀚海春拍現場

廣大民間藏友提起大拍行一肚子氣,我理解。但是有些話,該說還是要說:

首先,拍賣行是企業,企業必定是要逐利的。“傳承有序”這四個字,就意味他們會有更大的利潤。因為文物價值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體現在“傳承”二字,或者說是“背後的故事”。“玫茵堂”出來的官窯小碗,就是比在我們手裡值錢。我覺得大家進入這行之前,都應該明白。所以,保利、嘉德很多時候拍熟不拍生,是可以理解的。假如你是拍賣行的老闆,你也得這麼做。拍生貨,瀚海好一點。

其次,大拍行確實有、也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徵集渠道。這裡面有沒有貓膩?有的,但是不多。敢於這麼做的員工,一旦查出來代價也是很大的。而相信自己熟悉的徵集渠道,我真的也覺得無可厚非,什麼行業不會發展固定的合作伙伴呢?

再次,保利、嘉德、瀚海他們每年都有民藏徵集,確實不會大規模宣傳。因為他們往年的民藏徵集會,確實搞得比較尷尬,動手的情況都有發生,弄得他們也是心驚膽戰的。

所以民藏和大拍行之間的“矛盾”就不可調和嗎?很遺憾,我覺得是的。人人都想上拍賣高價,而拍賣公司作為逐利的資本,是不可能完全滿足這種“需求”的。他們不依靠民藏的藏品掙錢,咱就拿人家沒辦法。所以,

不以上拍為目標,別給自己“添堵”,是每個收藏人入行前就應該想明白的道理。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些人聲稱是大拍行的“送派員”,問你要前期費用,千萬不要相信。再就是所謂的海外拍行,記住:你能聯繫到的,或者主動聯繫你的海外拍行,100%都是騙子,沒有例外。

四、無話可說的“專家”與古董商

之所以說“無話可說”,是因為這些人的套路隨著媒體的曝光,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某鑑寶節目的劉姓專家不就剛剛被繩之以法了麼。

要我說,行業裡昧良心的“專家”確實不少,不過現在這年頭,傳媒發達,藏家也不像之前那麼好騙了,所以最近也收斂很多。

還有的老先生著書立說,從不出山,不問世事,讓人尊敬。他們代表著中國鑑定學最高水準,代表著故宮,是中國文物的守門人。正因為使命在肩,再加上十分了解景德鎮的“手段”,才讓他們多說多動都是錯,乾脆不出“宮門”半步了。

至於那些古董商,就有意思多了。其實他們也有比較固定的“上貨”渠道,不會輕易收陌生人的物件。遇到的也都是值100報10000的,撿漏基本不用想。而且現在市場不景氣,買家基本也都是熟人,行家裡手的,利潤也就透明的很。還有一類,本身就是“國寶幫”,一屋子假貨,全是自己收來的,做著一夜暴富的春秋大夢,也絕對不在少數。

一位古董店主的自白:你不知道的“古董局中局”,民藏路在何方

可愛的“國寶幫”

五、幾句心裡話

古董,可能是最需要好心態的行當,眼見著拍賣行幾百上千萬的物件滿天飛,再看著自己一屋子“無人賞識”的寶貝,確實讓人沮喪。但是隻要是行當,就有規律:比如入行要選好門類,自己要玩隕石、漢綠釉,就要承擔不易變現的後果;比如不能悶頭只想撿漏,抬頭看看,多與本地的藏家交流,融入了圈子,收貨容易,變現也能多條通路;比如收起“一夜暴富”的幻想,那些騙人的“套路”就基本和你絕緣了……

而且,大家最開始入了古董的“坑”,不是因為發自內心的喜愛嗎?又有多少人是直眉瞪眼奔著錢去的呢?

所以,尊重規律、不忘初心,也就是現在行情下,我們“民藏”唯一能做的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