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浙江湖州市提升小微企業園產出效益——小微企業住進“標準房”

經濟日報記者 黃 平 通訊員 徐燕飛

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推進小微企業園“標準房”制度,鼓勵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高成長性項目和“專精特新”、科技型、創新型小微企業入園,工業經濟持續顯現集聚效應。

近日,在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的愛花印花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對新引進的智能成衣塗料數碼直噴機Rival等三種設備調試生產。“用無水數字印花代替傳統印花,就能實現全程零汙染。”公司總經理侯帥說。

吳興區是國內最大的童裝基地,產量約佔全國一半。在童裝產業壯大的同時,周邊低小散、高汙染的砂洗、印花等配套產業迅速擴張。得益於該區推行的小微企業園“標準房”制度,園區吸引了300多家砂洗印花企業入駐,通過統一鋪設天然氣管道、引入汙水處理廠、統一管理,這些企業不僅摘下了“汙染帽”,每年還可節省近三分之一的能耗、水耗成本。

什麼是“標準房”制度?吳興區發改經信局副局長倪海潮介紹,“標準房”制度注重主導產業培育,鼓勵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高成長性項目和“專精特新”、科技型、創新型小微企業入園。同時,實行履約退出機制,力爭形成“事前定標準、事中做監管、事後強履約、畝產論英雄”的新型管理模式,推動小微企業園建設管理高質量發展。

事前定標準,打出提質增效“組合拳”。2017年,湖州市德清縣推出全國第一塊“標準地”。借鑑“標準地”改革經驗,吳興區探索小微企業園“標準房”機制,助推小微企業走上集聚、規範、創新、綠色之路。該區突出土地利用效率導向,明確特色產業佔比額度不小於70%,要求入園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強度達到300萬元/畝以上(含房產),入園企業年產值達到400萬元/畝以上、稅收達到30萬元/畝以上,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項目年產值達到300萬元/畝以上、稅收達到15萬元/畝以上。

事中做監管,推進小微園區快成長。吳興區將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與小微企業園建設管理有機融合,通過政策扶持正向激勵和綜合施策反向倒逼同步推進的方式,由點及面、由簡及難,讓不少園區摘掉了“低散亂”標籤,實現快速成長。位於織裡童裝產業園內的恩碩服飾,去年完成了“小升規”,實現5000萬元的年銷售額,企業負責人餘繼生透露,“預計今年還能增長30%”。去年,織裡鎮將“小升規”申報順序與小微企業園區“入園拍賣”報名、童裝名品城“選鋪入駐”優先度掛鉤,出現了童裝企業踴躍“上規”的情況。

事後強履約,倒逼企業算好“畝產賬”。入園企業須與園區運營管理機構與屬地政府簽訂協議,約定項目投資強度、畝均產值、畝均稅收、履約退出等事項,屬地政府負責對合同約定事項跟蹤管理。若企業達不到事先承諾要求,則按相應違約條款退出園區,屬地政府享有優先回購(租)權。同時,建立產權證分階段管理制度。由屬地政府牽頭,對小微企業園及入園企業竣工驗收(複核),驗收合格的核發相應權屬證明,並註明達產複核的期限。企業投產後,在約定期限內,屬地政府會同有關部門對畝均產值、畝均稅收、能耗和環保標準等指標實行達產複核。通過複核後,換髮不動產權證。

眼下,中節能(湖州)節能環保產業園項目正在加速推進。讓投資方想不到的是,新推出的“標準房”制度讓這一項目發展更有質效。根據“標準房”制度,該產業園在原閒置土地上建廠房,允許其改建小微園區並分割出讓,目前已成功引入30多家企業入駐,節能環保、機械裝備、工業科技等環保產業佔比80%以上。“標準房”制度不僅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還提升了土地之上園區空間的產出效益。

“標準房”改革,讓吳興區工業經濟持續顯現集聚效應。目前,吳興區已建成並運營“標準房”小微企業園14個,總用地1959.3畝,總建築面積204.9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120餘家。小微企業園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由170.5萬元/畝提高到280.3萬元/畝,畝均稅收由12.1萬元/畝提高到16.3萬元/畝,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15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