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通化市“快”“早”“實”推動項目建設

  近日,通化市各地、各職能部門統籌兼顧,按照兩手抓、兩手硬、兩手都要贏的原則,在今年的“三抓”“三早”項目建設中突出“快”“早”“實”。截至目前,全市開工復工各項準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推進,預計3月末累計開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38個。

  以“快”為先,全力推進“不見面”審批。通過提前錄製項目現場情況發送給部門和專家,利用“雲視訊”視頻軟件開展部門聯審和專家評審,構建“疫情零阻礙,效率再提升”的項目審批“雲服務”,加快新開工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截至目前,全市117個計劃新開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審批核準備案手續53個,完成用地審批手續35個,完成規劃審批手續23個,完成環評審批手續30個。

  以“早”為要,全力推進“三早”項目。按照項目數量不低於去年的原則,每週動態梳理“三早”項目,組成專班全力推進,確保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截至目前,已安排“三早”項目63個,其中續建40個,新開23個,總投資441.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7.5億元。投資12.3億元的吉林楊靖宇幹部學院和投資2億元的通化市取水口遷移工程兩個重點項目已復工建設。

  以“實”為主,全力推進項目開復工。通過對項目單位進行電話或網絡拜訪,瞭解掌握項目投資額是否變化,開工時間是否延遲,有沒有追加投資的可能,確定年內能夠如期開工復工500萬元以上項目345個,年度計劃投資規模達到183.6億元。統一為企業編制《開復工報備表》《疫情防控責任承諾書》《復工人員健康申報表》《復工人員健康情況監測表》,企業只需向有關部門報備,經過核查後即可開復工。市政府成立企業復工復產服務保障辦公室,抽調111名機關幹部擔任重點企業服務聯絡員,各縣區也選派了聯絡員和監督員,按照項目開工需求清楚、項目開工服務事項清楚、項目完成投資清楚的原則,實行“一項一策”,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監督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措施。(王忠先)

原文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