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他的電影,怎能不看?

《好萊塢往事》絕對是今年最命運多舛的電影。

備受期待、幾經改檔、醜化風波、黯然撤檔。晚於北美觀眾數月,國內影迷終於等來了這部遲到的佳作。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對於“一輩子只拍10部電影”的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而言,這部創作生涯的第9部電影顯得意義非凡。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部爭議十足的電影。

01

1960年代:會過去,被忘記

《好萊塢往事》改編自1969年好萊塢最血腥殘忍的事件——莎朗·塔特謀殺案

兇手是臭名昭著的邪教頭頭查爾斯·曼森,他招徠了一大批瘋狂無知的信徒。在他的組織下,曼森家族成員喪心病狂、殺人如麻。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其中不乏美麗的年輕女孩,是公社性奴也是殺人工具)

莎朗·塔特的丈夫是知名導演波蘭斯基,他於1968年拍攝了電影《羅斯瑪麗的嬰兒》,片中有部分情節指涉了邪教。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波蘭斯基與莎朗因電影《天師捉妖》而結緣)

彼時的曼森打算進軍音樂圈,認識了好萊塢的音樂製作人泰瑞,但兩人沒有談攏合作。泰瑞在比弗利山莊的豪宅住進了新主人波蘭斯基一家。機緣巧合之下,身懷六甲的莎朗·塔特成為了曼森家族的目標。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1969年8月9日,莎朗和朋友們被曼森家族成員殘忍殺害,在歐洲拍片的波蘭斯基逃過了一劫。莎朗被亂刀刺死,殺人現場而留下了用血寫下的“Pig”字眼。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除了莎朗·塔特謀殺案,1969年的美國還發生了哪些大事呢?

60年代盛極一時的嬉皮士運動,推動了萬千特立獨行的年輕人走上街頭。他們反抗習俗與政治,反對主流文化與宗教。1969年8月,伍德斯托克音樂節順利舉辦,這是屬於嬉皮士的精神狂歡。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1969年,尼克松總統上任就職、人類首次登上月球

、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淖、黑人民權運動走向尾聲……舊時代在分崩離析,新時代在急速降臨。

隨著社會層面的風起雲湧,電影界也面臨著巨大變革:好萊塢黃金時代被新好萊塢時代取代,大銀幕面臨著小熒屏的夾擊,紅極一時的西部片走向落寞大製片廠制度瓦解……

選擇鉅變的1969年作為影片的背景,從中不難看出昆汀的野心。他想複製的是一個混亂又迷人的年代,會過去,被忘記,但能在銀幕中得到永恆。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在籌備拍攝階段,影迷們就很放心:把“暴力美學”作為招牌的昆汀,和血腥謀殺案的調調倒是很相配。

然而最終成片卻讓每一個熟悉昆汀的人大跌眼鏡——他居然換了一種溫柔的方式來講述這起謀殺案

02 好萊塢往事:既溫柔,又憂愁

電影分為三條敘事線索,分別圍繞三位主角展開。

半過氣明星瑞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飾)是西部片演員,但不得不面臨著西部片過時的現狀。脆弱急躁的他在酒精中尋找安慰,難以找回巔峰演技的狀態。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瑞克的替身兼司機兼經紀人克里夫(布拉德·皮特 飾)是他最知心的朋友,每天都陪伴他工作和娛樂。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莎朗·塔特(瑪格特·羅比 飾)住在瑞克家隔壁,她和丈夫波蘭斯基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沉醉在一場場應接不暇的party中。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電影開場不久,昆汀就用一場車內戲把三人連綴在一個時空:正在閒聊的瑞克和克里夫,無意間看到了波蘭斯基車裡的莎朗。看著光鮮亮麗的好萊塢紅人,兩人不禁陷入了歆羨又自憐的情緒中。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正當觀眾以為三人會碰撞出什麼火花時,昆汀卻把他們推向了不同的軌道。

瑞克穿梭於大大小小的片場,在自我懷疑中不斷NG。

他最後被童星演員點醒,貢獻了一場出色的表演。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克里夫和李小龍交手後,開著車在城裡閒逛。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在對決中克里夫更佔上風,這也是片中最具爭議的一段)

搭便車的陌生女孩,卻把他無意間引入了曼森的老巢。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莎朗快樂地在街上漫步,走入了一家電影院。

電影院裡正上映著她出演的新片,她混在觀眾中興奮地觀察他們的反應。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這無非是好萊塢再平常不過的一天,有人快意飲酒盡歡,有人略帶憂愁地討生活。日落大道的熠熠星光從來都不屬於每一個名利場中人。

鏡頭一轉,半年之後——

1969年8月9日,三人的命運再次發生交集。

也許你還記得,這正是現實時空裡莎朗慘死的那一日。

半夜,瑞克和克里夫喝得爛醉如泥;莎朗和朋友們在家中小聚;曼森家族的成員來到比弗利山莊,準備實施他們的殺人計劃……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從此刻開始,昆汀改寫了現實的結局。正如他十年前在電影《無恥混蛋》中所做的一樣(猶太人復仇成功,希特勒死於電影院中),以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把結局改寫成和現實相左的模樣。

03 鬼才昆汀:愈痴迷,愈虔誠

對於昆汀的老影迷而言,《好萊塢往事》或許有些難以接受。

這位玩轉暴力與情色的天才導演,從長片處女作《落水狗》開始就賺足了眼球。《低俗小說》中新奇的環形敘事,讓他在佳片雲集的1994年榮獲戛納金棕櫚大獎。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殺死比爾》系列進一步確立了他的作者風格:戀足、叨叨、配樂好話癆、非線性、暴力美學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近些年的《無恥混蛋》《被解救的姜戈》與《八惡人》,更加證明了他解構類型片、玩轉歷史題材的嫻熟能力。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然而,《好萊塢往事》前兩個小時都在懷舊的氛圍內平淡滑行,最後半小時的血拼橋段也不復往日之風采。這足以讓新作口碑兩極分化:有人更青睞以前快意恩仇的風格;有人欣賞昆汀的破與立。

也許,昆汀並不在乎《好萊塢往事》的評價。

曾經的他,用眼花繚亂、刺激感官的元素拍爽了自己,也看爽了觀眾;

現在的他,只是想安安靜靜給好萊塢黃金時代寫下一封愛意充沛的情書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成為橫空出世的導演之前,昆汀是碟店的打工仔。藉著工作的機會,他觀看了大量電影。如果說大部分導演是在電影學院學習規則與制度,那麼他則是在觀影體驗中無師自通。

昆汀最愛的電影是意大利西部片和香港邵氏武打片,對好萊塢黃金時代電影和中國功夫文化充滿了濃厚興趣。

在《好萊塢往事》中,他終於得到了一個機會——拍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致敬電影本身似乎成為了知名導演的創作趨勢,如費里尼的《八部半》、特呂弗的《日以作夜》、伍迪·艾倫的《星塵往事》等等。但用昆汀自己的話來形容,《好萊塢往事》是屬於他的《羅馬》(阿方索·卡隆獻給自己的私人影像)。

1969年,昆汀5歲。在他的印象裡,“繼父載著我們在洛杉磯晃悠,我抬眼看到了隨處可見的電影海報、商品廣告牌”。於是,他斥巨資打造了60年代風格的街景,精準到每一塊廣告牌的氣息都是復古的。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曼森家族曾住在廢棄的片場,交換條件是讓女信徒們給80歲的農場主提供性服務。這一橋段也被照搬到銀幕中,昆汀按1:1比例還原了施潘農場,營造了靜謐又詭異的氣氛。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昆汀至愛的電影們,被悉數還原在了《好萊塢往事》裡。

布拉德·皮特扮演的克里夫的原型是《比利傑克》中的男主角,兩人還擁有相似的經歷。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電影《兩對鴛鴦》亦啟發了他對男主角人設的設置。

莎朗在電影院觀看自己主演的電影《勇破迷魂陣》,這部諜戰片有不少武打場面。而莎朗的武打指導正好是和波蘭斯基來往密切的李小龍。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電影裡花了不小篇幅演繹瑞克與小女孩的戲中戲,這部名為《蘭瑟》的電視劇是真實存在的。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篇幅有限,就不在此贅述昆汀到底致敬了哪些影視劇了。值得注意的是:他豐富的閱片量,為觀眾設下了觀影門檻。倘若能完全get他精心設置的影視梗與彩蛋,那麼會收穫更佳的觀影體驗。

因為愛得痴情,所以分外虔誠。

出於致敬鍾愛電影和成長生涯的目的,昆汀交出了一份柔情蜜意的情書。

情書的重點在於緬懷好萊塢黃金時代,而非表現曼森家族殺人事件

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也是造夢的機器。影像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復刻,還在於超越與改寫。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結尾處,字幕緩緩升起: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它是風起雲湧的往事,是封存已久的時光,亦是如願以償的童話。

他的电影,怎能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