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鶴唳華亭》陛下為何要立後?“誅心”的操作,蕭定權不疼也難

  《鶴唳華亭》第39集,陛下要立趙貴妃為後,相信不少觀眾看到這波操作,都會覺得陛下太“渣”了,立後就不說了,還讓趙貴妃住在懿德宮,用的還是正安樂,這每一件都是在誅太子的心啊。

《鶴唳華亭》陛下為何要立後?“誅心”的操作,蕭定權不疼也難

  陛下之所以立後,是因為看到蕭定權一次又一次在他能夠忍受的邊緣上瘋狂試探,甚至還有逾距的行為。本來陛下確實是想要給蕭定權一個滿意的答覆,但是因為邊防戰事被耽誤,顧思林一直不出兵,這也就導致了陛下又對蕭定權有所猜忌。於是他非要壓下這件事,因為一旦處理了趙貴妃,那齊王那邊也只會鬧騰,而這邊又因為邊防的事情已經焦頭爛額了,若是再加上齊王,這朝政不亂才怪。

《鶴唳華亭》陛下為何要立後?“誅心”的操作,蕭定權不疼也難

  於是用一個宮女來解決這件事無疑是最好的結局,但陛下怎樣也沒有料到蕭定權會為了一個宮女再次頂撞他,這對父子真的是“太虐”了。於是,他只能夠把趙貴妃立後,這一招,就是為了完全制衡蕭定權,但這一招,也是真的狠。

《鶴唳華亭》陛下為何要立後?“誅心”的操作,蕭定權不疼也難

  從陛下的角度出發,他要的是天下安定,要的是朝政穩定,於他而言,太子妃的性命還真的比不上整個國家,當然,事情終歸要有一個結果,所以必須拉一個人出來墊背,之所以選擇顧內人而不是選擇那個宮女,一個是護住了趙貴妃的面子,二是用太子妃的宮女無疑也能夠讓太子得到一種警示。


  但他覺得這樣還不夠,不夠懲罰蕭定權,於是立後,遷宮,用正安樂。懿德宮的蕭定權母親住過的地方,正安樂是封元后所能夠使用的禮樂,而這一切都被趙貴妃奪去,他的港灣,他的記憶,也活生生被踐踏了。


  從蕭定權的角度出發,他就是在遵循自己的道,他就是想要一個明確的結果,有人說他罔顧朝綱,有人說他過於重視兒女情長,有人說他只想著父親是否還愛著他。然,他要的就是一個公道罷了。他希望自己能過無怨恨,希望能夠找到殺自己妻兒的真正凶手,希望一切真相能過大白。但,這又談何容易?


  他之所以這樣,還不都是性格使然,他一直都在失去——妹妹早夭,母親亡故,父親卻並不怎麼多看自己一眼,待他如父的盧尚書為了太子的清名了結了自己的性命,跟自己從小到大的玩伴奔赴前線離他而去,來了一個溫婉的太子妃還沒陪著他好好走一程就被人毒死了,而一直守著的顧內人,即使知道她身份不詳,但知道她是一個不得已的好人,可又差一點,這個人就死了。


  他就是想要守護身邊的人,可這森嚴的皇宮規矩以及綱常倫理都在束縛著他,撕扯著他,他想要走自己的路,總會有人在伸出腳來絆他,好不容勇敢一把,卻被自己的父親壓制了,最後,他連自己的最後的念想都被踩得稀碎。

《鶴唳華亭》陛下為何要立後?“誅心”的操作,蕭定權不疼也難

  蕭定權說:“求你,求你,就算你不做我的父親,也求你做一個……”,這句話並沒有說完,他會說什麼?明君?賢夫?還是人?

《鶴唳華亭》陛下為何要立後?“誅心”的操作,蕭定權不疼也難

  在蕭定權眼裡,他就是一個人,有七情六慾的人,他要的很簡單,就算不當太子,他也只想好好守護身邊的人,但是在權利至高的陛下面前,他這個人,真的是太脆弱了。


  陛下立後一事,真的寒了太子的心,即使他有他的想法,有他的決定。他是一個擅長權術的皇帝,但他並不是一個稱責的父親。當然,他也不需要當後者,所以蕭定權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