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你的未來如一張餅,餅能攤多大,並不是看你的技術有多好,而是取決於你的鍋有多大。


鍋,就是你的格局。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1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一個人對自己的定位

決定一生的走向


讀高中的時候,班主任老馮經常在用《孫子兵法》裡的一句話教育我們——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老馮說,清華北大怎麼了?雖然我們是鄉鎮中學,條件比較差,但夢想還是要有的。先把目標定高,結果一定不會太差。


老馮確實沒有騙我們。


高考成績公佈後,那些奔著清華北大努力的人沒有一個考上清華北大,但都上了不錯的大學;


那些一開始就想混一張高中文憑的同學,最後果然去了工地搬磚。


然而就是搬磚,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


有人說自己是在搬磚,有人說自己是在蓋一棟大樓,有人說自己是在建設一座城市。


許多年後,第一個人還在搬磚,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成了開發商。


決定你能站多高、走多遠的,是你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2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世界上沒有不委屈的工作


有這樣一種調侃:在中國大城市的街頭,穿西裝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外國人,一種是中國銷售。


張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從農村來到大城市的銷售。

用一句話形容張先生的工作——


平常穿得西裝革履,像個律師;工作起來點頭哈腰,像個孫子。


很多人受不了這種委屈,幹不了兩三天就捲鋪蓋走人了。


而張先生非但沒有任何抱怨,還在每天的工作後認真做總結,沒有一天停止讀書,並自費報了專業銷售課程。


鐵打的職場,流水的銷售,而張先生一干就是五年。


五年後,張先生從一線城市調到內地,成為大客戶區域經理,全面負責華中地區的銷售業務。


世界上沒有不委屈的工作。


格局小的人,會無限地放大委屈,自怨自艾;

格局大的人,則會把委屈當作人生的必修課,負重前行。


人活著就要經歷必要的痛苦,挺不過的,便在痛苦裡死去,挺過去的,便涅槃重生。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3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什麼是“大格局”


何權峰在《格局》這本書裡的一段話很好地詮釋了什麼是“大格局”——


不管是侮辱、批評、攻擊,或是得失、成敗,對一個心胸“開闊”、有“大器量”的人來說,他的內心就像一個大湖,你丟進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會熄滅;你丟進去一包鹽,它很快就會被稀釋。


反過來,如果你把一大把鹽倒入一杯水中,這杯水還能下嚥嗎?為什麼有些人遇到一點小問題、小困難,就那麼容易生氣、挫敗、難以消受?沒錯,是因為格局太小。


所謂大格局,就是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4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大格局的人?


並非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大格局,但每個人都有變“大”的可能。


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大格局的人?


1. 更高層次的追求。


女人,大美為心淨,中美為修寂,小美為貌體;

男人,大智為信仰,中智為克己,小智為財奴。


格局小的人尋求安逸,格局大的人尋求突破。


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關鍵要看他在追求什麼。


2. 更長遠的投資。


同樣是銷售工作,有的人只會練嘴皮子,有的人卻能靜下心來學習更專業、更系統的知識。


有人說健身無用,有人說學習無用,這都是目光短淺的表現。


格局小的人只看得到眼前的蠅頭小利,格局大的人都在偷偷地為未來作準備。


3. 更樂觀的態度。


人活著,一定看得長遠一點,一定要從當下的生活中抽離出來,以更大的格局俯視生活。


如此,我們現在正承受的,痛苦也好,貧窮也罷,都不是什麼大事。


與其在痛苦中死去,不如放手一搏。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這一句老掉牙的話我們聽了無數次,但真正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