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中國歷史上因人嫉妒詩才被殺的兩位詩人,他們詩到底有多好?


中國歷史上因人嫉妒詩才被殺的兩位詩人,他們詩到底有多好?


一、昔昔鹽


垂柳覆金堤,蘼蕪葉復齊。
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蹊。
採桑秦氏女,織錦竇家妻。
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
恆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
盤龍隨鏡隱,綵鳳逐帷低。
飛魂同夜鵲,倦寢憶晨雞。
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
前年過代北,今歲往遼西。
一去無消息,那能惜馬蹄。


【釋義】這是一首閨怨詩。前四句寫春末夏初的景物,引出思婦。接著四句用舊事喻思婦守空閨。再用八句寫思婦的悲苦情狀,妙在用景物的襯托,把思婦的思念之切活畫了出來。最後以問句作結,內心的埋怨之情表露無遺。這首詩同其閨怨詩一樣,並無多少新意,但“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是當時傳誦的名句。牖暗,梁空,蛛網懸掛,燕泥落下,在工整的對偶和確切、形象的語言運用中,把門庭冷落的情況以及思婦極端淒涼悲苦的心情完全表現出來。傳說在大業五年(公元609年),薛道衡將要被處死時,隋煬帝問他:“你還能寫‘空梁落燕泥’這樣的詩句嗎?”由於隋煬帝忌薛的詩才而特別提出這句詩,因而使之傳為名句。這兩句詩可用來形容人去樓空、好景不常這類景況。


中國歷史上因人嫉妒詩才被殺的兩位詩人,他們詩到底有多好?


二、代悲白頭翁 / 白頭吟 / 有所思


[ 唐 ] 劉希夷

原文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釋義】洛陽城東的桃花李花隨風飄轉,飛來飛去,不知落入了誰家?

洛陽女子有著嬌豔的容顏,獨坐院中,看著零落的桃李花而長聲嘆息。

今年我在這裡看著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顏色衰減,明年花開時節不知又有誰還能看見那繁花似錦的勝況?

已經看見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殘砍伐作為柴薪,又聽說那桑田變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現在已經不再悲嘆洛陽城東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卻依舊對著隨風飄零的落花而傷懷。

年年歲歲繁花依舊,歲歲年年看花之人卻不相同。

轉告那些正值青春年華的紅顏少年,應該憐憫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頭老翁。

如今他白髮蒼蒼,真是可憐,然而他從前亦是一位風流倜儻的紅顏美少年。

這白頭老翁當年曾與公子王孫尋歡作樂於芳樹之下,吟賞清歌妙舞於落花之前。

亦曾像東漢光祿勳馬防那樣以錦繡裝飾池臺,又如貴戚梁冀在府第樓閣中到處塗畫雲氣神仙。

白頭老翁如今一朝臥病在床,便無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樂、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裡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嬌顏同樣又能保持幾時?須臾之間,已是鶴髮蓬亂,雪白如絲了。

只見那古往今來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黃昏的鳥雀在空自悲啼。


劉希夷是初唐時期的詩人,字庭芝,汝州人(今河南臨汝),二十五歲就中了進士。他擅長寫軍旅和閨情詩。由於初唐的詩壇時尚是南朝以來的綺靡宮體詩,而劉希夷的詩則喜歡用魏晉古風,詩意悲苦,因而不為時人所重視。

不過劉希夷這人有著美姿容,喜好談笑,擅彈琵琶,喝酒千杯不醉,雖然落魄也並以為意,個性爽直不受拘束。

可惜這樣一個瀟灑活潑的帥哥,未滿三十歲就死了,而且是被謀殺而死。兇手據傳是他的舅舅宋之問。而謀殺的起因是因為一首詩。

韋絢的《劉賓客嘉話錄》記載了這一殺人事件:“劉希夷詩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問苦愛此兩句,知其未示人,懇乞,許而不與。之問怒,以土袋壓殺之。”《唐才子傳》中對這一殺人過程描寫得還更詳細:“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

劉希夷創作了一首長篇歌行《代悲白頭翁》,讓他舅舅宋之問看到了。宋之問一看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就非常喜歡,便問劉希夷這首詩是否給過別人看,劉希夷老老實實說還沒有,宋之問便向外甥懇請要這首詩。一開始劉希夷答應了,但是後來他又反悔了,宋之問便讓人用裝土的袋子把他壓死。真是好殘忍的舅舅!

這個宋之問到底何許人也?其實他也是初唐鼎鼎有名的詩人,在格律詩上與沈佺期並稱“沈宋”。

宋之問與劉希夷雖然是舅甥關係,但是年齡相近,甚至宋之問還要比劉希夷小五歲。因為劉希夷父母早亡,自小在外祖父家生活。劉宋兩人從小一起讀書學習寫詩,就像兄弟一般。那麼既然親如手足,宋之問怎麼會因為一首詩殺人呢?

這就不能不說說宋之問這個人了。宋之問身材高昂,儀表堂堂,19歲就進士及第,踏入仕途。武則天掌政時,宋之問成為宮廷詩人,頗受恩寵。他在歷史上有三個主要事蹟。

其一,他也想成為武則天的面首(即男寵)之一,可是因為口臭,被武則天嫌棄,面首之路只好作罷。

其二,他討好武則天的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時常為他們捉刀代筆寫詩,以討武則天的歡心。不過最經典的諂媚之舉,便是他親自為張易之捧尿壺。

其三,由於張氏兄弟被誅殺,宋之問因諂媚張氏兄弟的緣故也受牽連,被貶到今天廣東羅定的地方參軍。他嫌辛苦,偷偷逃回洛陽,躲到朋友張仲之的家裡。後來碰巧聽到張仲之和王同皎密謀誅殺宰相武三思,覺得這是可以翻身的機會,便讓自己的侄子去找武三思告密。通過出賣救命恩人,他又重新得到了提拔,“由是深為義士所譏”。

所以,宋之問的名聲並不好,猥瑣小人,奴顏婢膝,出賣朋友。他這樣的人嫉妒詩才,也不是不可能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想把外甥的詩據為已有,奉獻給武則天,牛皮已經吹出去了,結果外甥反悔,他就殺人滅口。

那麼那首讓劉希夷丟掉性命的詩到底有多好呢?這首《代悲白頭翁》在詩史上的地位可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相比肩。劉希夷死後,孫季良將此詩編入《正聲集》,“以劉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為時人所稱”(《大唐新語》)生前無名的劉希夷,死後因此詩而得名,並流傳千古。

還記得林黛玉的《葬花詞》嗎?“儂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儂知是誰?”便與此句意境極為相似。曹雪芹極為推崇劉希夷,他將劉希夷列為具有正邪兩賦之性情中人,與李煜、秦觀、顧愷之同榜。

一年又一年,每年開的花看上去都是一樣的,但是每一年來賞花的人,卻已經不同了。此句更是不勝悲涼。

據《大唐新語》記載,劉希夷“嘗為《白頭翁詠》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詩似讖,與石崇“白首同所歸”何異也?’乃更作一句雲:‘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既而嘆曰:‘此句復似向讖矣,然死生有命,豈復由此!’乃兩存之。”劉希夷自己作完這兩句詩,都深感有不祥預兆,即為“詩讖”。果然,不到一年,他就被害了。

《代悲白頭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曲舊題,此詩是一首擬古樂府詩,因此又名《代白頭吟》。此詩前半部寫洛陽女子以花自憐,感嘆人生短促、紅顏易老。後半部寫白頭翁淪落潦倒,抒發人事變遷、富貴無常之感。

劉希夷短暫年輕的生命,就像歷史划著的火柴,綻放了瞬時璀璨的光芒後旋即熄滅。但是,他在剎那的綻放間卻留下了永恆的佳作,用詩的光芒延續了生命的價值,照耀了後代。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價值。既是如此,不如奮力一劃,劃出更大更耀眼的火花,讓青春與生命獲得超越肉身的永恆。


中國歷史上因人嫉妒詩才被殺的兩位詩人,他們詩到底有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